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8-06
版次: 1
ISBN: 9787511131973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0页
字数: 3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10人买过
  •   稀土属于一种功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磁和超导功能,能够大幅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尽管稀土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却是未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稀土被形象地比喻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科技金属”,即反映了其用量小、功效大的特征。我国是世界上稀土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以占世界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我国稀土资源具有“北轻南重”的稀土资源特性,形成了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氟碳铈矿一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以下简称包头矿)、南方7省(区)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下简称离子型矿)、四川和山东微山氟碳铈矿(以下简称氟碳铈矿)三大稀土矿生产体系,前两者稀土产量分别占我国稀土总产量的53%和26%,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氟碳铈矿一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是全球的轻稀土矿。
      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工艺落后,以前以“搬山运动”为主的“池浸”和“堆浸”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但稀土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其生态环境损失,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付出了巨大的贸易代价,透支了我国稀土资源。2012年,美国、欧盟和日本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2014年,WTO对我国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名提出的上诉予以驳回,裁决我国稀土案败诉。我国需尽快核算并向国际社会公布不同稀土产品的生态环境成本,建立将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市场价格机制,为我国国际贸易战略与长效政策机制提供定量科学依据,提高我国稀土在国际贸易中的决策水平,合理利用我国稀缺性战略资源。
      稀土资源在自然界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需经过采选和冶炼两个过程提取稀土,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包括稀土采选的生态破坏成本和稀土冶炼的环境污染成本两个方面。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与稀土资源特性密切关联,稀土资源特性不同,其生产工艺、稀土产品、生态破坏程度、污染类型及数量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通过对我国稀土资源采选和冶炼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考虑“北轻南重”的稀土资源特性,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基于采选和冶炼企业的污染源普查数据、污染源动态更新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源,采用生态遥感方法和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三大稀土生产基地稀土采选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和稀土冶炼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进行定量评估,计算不同稀土资源特性的单位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分析我国稀土资源采选和冶炼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失成本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我国稀土资源定价及矿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01-2013年,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总成本为761.7亿元,其中,稀土采选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为721.8亿元,稀土冶炼导致的环境治理成本为39.9亿元。我国三大类稀土矿中,北方包头矿稀土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损失以环境治理成本为主,占比为74.3%。氟碳铈矿和离子型稀土矿以生态破坏损失为主,其生态破坏损失占89.5%和98.8%。如果考虑稀土生态环境成本,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下,我国稀土产业利润为负。南方离子型中重稀土矿采选的单位稀土氧化物生态环境成本大,其单位稀土氧化物生态环境成本是氟碳铈矿的9.6倍,包头矿的41.4倍。当前稀土价格过低,没有达到合理的价格水平,不足以完全体现稀土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成本。基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北方包头矿2004年的理论价格比国内市场价格高24.0%,金属钕高20.5%,而2013年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氧化物理论价格是国内价格的2.48倍以上。我国需加强稀土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建立可持续的国家稀土战略;完善稀土资源税改革,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加强稀土资源生产环境监管,优化产业政策,不断改善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秩序。 第1章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情况及生态环境破坏
    1.1 全球稀土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1.2 中国稀土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1.3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生态环境损失评估的理论方法
    2.1 资源生态环境破坏评估基本理论
    2.2 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
    2.3 生态破坏遥感定量评估技术
    2.4 生态环境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核算
    3.1 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损失核算框架
    3.2 稀士资源开发生态破坏损失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3 稀十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损失实物量核算
    3.4 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价值量核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
    4.1 稀土资源开发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框架体系
    4.2 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重点省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推算
    4.4 稀土冶炼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核算
    4.5 稀土冶炼环境治理成本核算
    4.6 包头轻稀土矿“三废”污染物及环境成本变化分析
    4.7 赣江中重离子型稀土矿“三废”污染物及环境成本变化分析
    4.8 稀十冶炼“二废”污染物及环境成本空间分布特征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和经济效益评估
    5.1 稀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评估意义
    5.2 稀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核算
    5.3 单位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
    5.4 稀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
    5.5 基于生态环境损失的稀土资源保护开发空间格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稀土资源理论价格及可持续开发政策研究
    6.1 稀士资源理论价格
    6.2 实现稀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 内容简介:
      稀土属于一种功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磁和超导功能,能够大幅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尽管稀土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却是未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稀土被形象地比喻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科技金属”,即反映了其用量小、功效大的特征。我国是世界上稀土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以占世界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我国稀土资源具有“北轻南重”的稀土资源特性,形成了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氟碳铈矿一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以下简称包头矿)、南方7省(区)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下简称离子型矿)、四川和山东微山氟碳铈矿(以下简称氟碳铈矿)三大稀土矿生产体系,前两者稀土产量分别占我国稀土总产量的53%和26%,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氟碳铈矿一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是全球的轻稀土矿。
      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工艺落后,以前以“搬山运动”为主的“池浸”和“堆浸”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但稀土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其生态环境损失,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付出了巨大的贸易代价,透支了我国稀土资源。2012年,美国、欧盟和日本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2014年,WTO对我国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名提出的上诉予以驳回,裁决我国稀土案败诉。我国需尽快核算并向国际社会公布不同稀土产品的生态环境成本,建立将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市场价格机制,为我国国际贸易战略与长效政策机制提供定量科学依据,提高我国稀土在国际贸易中的决策水平,合理利用我国稀缺性战略资源。
      稀土资源在自然界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需经过采选和冶炼两个过程提取稀土,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包括稀土采选的生态破坏成本和稀土冶炼的环境污染成本两个方面。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与稀土资源特性密切关联,稀土资源特性不同,其生产工艺、稀土产品、生态破坏程度、污染类型及数量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通过对我国稀土资源采选和冶炼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考虑“北轻南重”的稀土资源特性,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基于采选和冶炼企业的污染源普查数据、污染源动态更新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源,采用生态遥感方法和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三大稀土生产基地稀土采选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和稀土冶炼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进行定量评估,计算不同稀土资源特性的单位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分析我国稀土资源采选和冶炼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失成本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我国稀土资源定价及矿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01-2013年,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总成本为761.7亿元,其中,稀土采选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为721.8亿元,稀土冶炼导致的环境治理成本为39.9亿元。我国三大类稀土矿中,北方包头矿稀土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损失以环境治理成本为主,占比为74.3%。氟碳铈矿和离子型稀土矿以生态破坏损失为主,其生态破坏损失占89.5%和98.8%。如果考虑稀土生态环境成本,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下,我国稀土产业利润为负。南方离子型中重稀土矿采选的单位稀土氧化物生态环境成本大,其单位稀土氧化物生态环境成本是氟碳铈矿的9.6倍,包头矿的41.4倍。当前稀土价格过低,没有达到合理的价格水平,不足以完全体现稀土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成本。基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北方包头矿2004年的理论价格比国内市场价格高24.0%,金属钕高20.5%,而2013年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氧化物理论价格是国内价格的2.48倍以上。我国需加强稀土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建立可持续的国家稀土战略;完善稀土资源税改革,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加强稀土资源生产环境监管,优化产业政策,不断改善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秩序。
  • 目录:
    第1章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情况及生态环境破坏
    1.1 全球稀土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1.2 中国稀土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1.3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生态环境损失评估的理论方法
    2.1 资源生态环境破坏评估基本理论
    2.2 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
    2.3 生态破坏遥感定量评估技术
    2.4 生态环境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核算
    3.1 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损失核算框架
    3.2 稀士资源开发生态破坏损失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3 稀十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损失实物量核算
    3.4 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价值量核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
    4.1 稀土资源开发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框架体系
    4.2 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重点省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推算
    4.4 稀土冶炼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核算
    4.5 稀土冶炼环境治理成本核算
    4.6 包头轻稀土矿“三废”污染物及环境成本变化分析
    4.7 赣江中重离子型稀土矿“三废”污染物及环境成本变化分析
    4.8 稀十冶炼“二废”污染物及环境成本空间分布特征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和经济效益评估
    5.1 稀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评估意义
    5.2 稀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核算
    5.3 单位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
    5.4 稀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
    5.5 基于生态环境损失的稀土资源保护开发空间格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稀土资源理论价格及可持续开发政策研究
    6.1 稀士资源理论价格
    6.2 实现稀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及其辅助系统设计原理与应用
姬亚芹、吴丽萍、金陶胜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化学品测试方法理化特性和物理危险性卷(第2版)
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品测试方法》编委会 编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化学品测试方法:生物系统效应卷(第2版)
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品测试方法》编委会 编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
沈珍瑶、刘瑞民、宫永伟、洪倩、陈磊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稀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核算研究:方法与实证
葛察忠、张安文、董战峰、璩爱玉、曾贤刚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监测技术及应用
王强、杨凯 编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
鲁春霞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化学品测试方法3:降解与蓄积卷(第2版)
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品测试方法》编委会 编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R软件及其环境流行病学应用
彭晓武、王家春、余松林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废旧电容器拆解区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究
骆永明、滕应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手册/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朱法华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兽药污染的环境健康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王娜、李斌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多维成本效应评估技术研究
马国霞、周颖、曹国志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新时代美丽玉环建设战略研究
马国霞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15—2016
马国霞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13-2014
马国霞、彭菲、於方 著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9—2010
马国霞 著;於方;杨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