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迁建工程档案初编

永乐宫迁建工程档案初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2020-12
ISBN: 9787501067114
定价: 1800.00
分类: 历史
8人买过
  •   永乐宫是我国一组著名的元代道教建筑群,原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的永乐镇峨嵋岭下。1951年下半年,永乐宫在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山西省古迹勘查工作中被发现,因其保存规模宏大、格局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及大面积精美的元代壁画而轰动一时。
      1956年,三门峡水库建设,永乐官位于淹没区内。鉴于永乐宫在美术史、建筑史、宗教史上的重大价值,为了保护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当即决定将其整体搬迁保护。经大量的前期研究、现场勘察和比选,于1959年3月确定将永乐宫由原址搬迁至位于原址东北方向、距原址20公里左右的芮城县北侧3公里的龙泉村附近。
      文物异地搬迁保护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保护类型,是极少采取的一种保护方式。永乐官迁建工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该工程集全国之力,涉及多部门、多学科,无论从组织形式、保护理念、工程技术、工程管理诸方面均具有开创性,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文物保护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壁画搬迁保护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没有任何壁画保护工作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集思广益、自力更生,创新研发出一套完整的壁画揭取,包装、运输、加固、修复、安装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成功揭取了约1000平方米的壁画及棋眼壁,并完整安装在新址,是我国文物保护历史上的一次壮举。   查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9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师从朱光亚先生,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中国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主持完成邺城遗址保护规划、布达拉宫文物保护规划、老司城遗址文物本体抢救性维修方案设计、海龙屯海潮寺维修技术指导等文物保护项目20余项,其中三项获得全国优秀保护项目奖。出版译著一本,发表论文20余篇。期间,2011~2017年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与规划所副所长;2001年、2003年、2016年分别被派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意大利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法国遗产学院(INP)和法国古迹中心(CMN)培训和访学。 第一部分概述
    1.发现永乐官
    2.永乐官建造及维修历史
    2.1 修建永乐宫缘起
    2.2 修建历史
    2.3 维修历史
    3.永乐宫搬迁前后
    3.1 永乐宫原址
    3.2 永乐宫新址
    4.永乐官的元代壁画
    5.永乐官的价值
    6.永乐宫迁建工程概述

    第二部分 永乐宫迁建工程始末(1952~1966年)
    1.1952~1953年
    1.1 永乐宫现场调查笔记(63)-附录
    2.1954年
    2.1 1954年6月,确定三门峡水库坝址,永乐宫位于水库淹没区
    2.2 1954年第11期《文物参考资料》发表陈明达先生执笔的《永乐宫》
    3.1956年
    3.1 1956年7月,赵正之和宿白先生前往永乐宫考察,梁思成先生派王世仁和杨鸿勋先生前往协助
    测绘
    3.2 1956年9月,《文物参考资料》发表王世仁先生《“永乐宫”的元代建筑和壁画》
    3.3 1956年9月28日,古代建筑修整所拟定“呈请建议提早成立山西永济永乐宫迁建委员会及召开
    专家讨论会”文件呈报中央文化部文物管理局(2)
    3.4 1956年11月16日,杜仙洲先生起草了“永济永乐宫移建工程初步方案”(21)-附录十八
    4.1957年
    4.1 1957年第3期《文物参考资料》发表傅熹年先生的《永乐宫壁画》
    4.2 1957年第3期《文物参考资料》发表王世襄先生的《记修整壁画的“脱胎换骨”》
    4.3 壁画临摹(205)-附录五十
    4.4 彩画和棋眼壁临摹(64)
    5.1958年
    5.1 1958年5月,《永乐宫壁画选集》出版
    5.2 4月28日,请勘永乐宫迁建地址(1)
    5.3 6月10日,请求技术支持报告(1)
    5.4 8月至1959年1月,永乐宫建筑测稿(615)-附录五十
    5.5 9月15日,永乐宫壁画揭取实验报告(8)-附录三十四
    5.6 10月21日,成立“永乐宫迁建临时委员会”-附录十九
    5.7 10月,永乐官碑刻记录草稿(104)-附录三
    5.8 11月10日收到北京市文化局转来山西省文化局“关于商谈北京市文化局大力支援永乐宫迁建工
    作的公函”(2)
    5.9 11月10日,永乐宫预算表(9)
    5.10 12月20日,永乐宫1959年工程计划及预算表(7)
    5.11 12月23日,永乐宫工程1958年工作总结(5)以及永乐宫工程1959年工作计划(3)-附
    录五十二
    6.1959年
    6.1 2月16日,业务会议(2)
    6.2 2月20日,水乐宫1959年年度计划及预算(9)-附录五十三
    6.3 2月24日,制定永乐官1959-1963年工程计划(2)
    6.4 3月4日,业务会议(壁画)记录(2)
    6.5 3月12日,永乐宫壁画棋眼壁揭取第一期工作总结(7)-附录三十五
    6.6 3月13日,关于召开永乐宫迁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知(1)
    6.7 3月15日,工作会议(壁画揭取工作安排)记录(2)
    6.8 3月21-24日, “永乐宫迁建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附录十九
    6.9 3月25日,永乐宫1959年工程协议书(2)
    6.10 4月12日,工作会议(3)
    6.11 4月29日,工作会议(2)
    6.12 5月19日,永乐宫迁建工程5月份上半月工作报告(2)
    6.13 6月5日,永乐宫迁建工程关于启用印章的通知(1)
    6.14 7月15日,选定新址的报告(6)-附录二十
    6.15 7月27日,关于永乐宫壁画正式揭取的报告(39)-附录三十六
    6.16 8月13日,关于永乐宫迁建工作报告(10)-附录二十
    6.17 8周20日,关于永乐宫迁建所需物资及运输工具的报告(2)
    6.18 9月,设计说明书及预算书(394)-附录二十五
    6.19 10月10日,工作会议
    ……
    第三部分 永乐宫迁建工程解析
    第四部分 图 版
    第五部分 永乐官迂建工程人物志
    第六部分 回忆录
    后记
    第七部分 永乐宫迁建工程专题原始档案
    第八部分 永乐宫迁建工程原始档案
  • 内容简介:
      永乐宫是我国一组著名的元代道教建筑群,原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的永乐镇峨嵋岭下。1951年下半年,永乐宫在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山西省古迹勘查工作中被发现,因其保存规模宏大、格局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及大面积精美的元代壁画而轰动一时。
      1956年,三门峡水库建设,永乐官位于淹没区内。鉴于永乐宫在美术史、建筑史、宗教史上的重大价值,为了保护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当即决定将其整体搬迁保护。经大量的前期研究、现场勘察和比选,于1959年3月确定将永乐宫由原址搬迁至位于原址东北方向、距原址20公里左右的芮城县北侧3公里的龙泉村附近。
      文物异地搬迁保护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保护类型,是极少采取的一种保护方式。永乐官迁建工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该工程集全国之力,涉及多部门、多学科,无论从组织形式、保护理念、工程技术、工程管理诸方面均具有开创性,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文物保护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壁画搬迁保护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没有任何壁画保护工作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集思广益、自力更生,创新研发出一套完整的壁画揭取,包装、运输、加固、修复、安装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成功揭取了约1000平方米的壁画及棋眼壁,并完整安装在新址,是我国文物保护历史上的一次壮举。
  • 作者简介:
      查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9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师从朱光亚先生,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中国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主持完成邺城遗址保护规划、布达拉宫文物保护规划、老司城遗址文物本体抢救性维修方案设计、海龙屯海潮寺维修技术指导等文物保护项目20余项,其中三项获得全国优秀保护项目奖。出版译著一本,发表论文20余篇。期间,2011~2017年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与规划所副所长;2001年、2003年、2016年分别被派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意大利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法国遗产学院(INP)和法国古迹中心(CMN)培训和访学。
  •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1.发现永乐官
    2.永乐官建造及维修历史
    2.1 修建永乐宫缘起
    2.2 修建历史
    2.3 维修历史
    3.永乐宫搬迁前后
    3.1 永乐宫原址
    3.2 永乐宫新址
    4.永乐官的元代壁画
    5.永乐官的价值
    6.永乐宫迁建工程概述

    第二部分 永乐宫迁建工程始末(1952~1966年)
    1.1952~1953年
    1.1 永乐宫现场调查笔记(63)-附录
    2.1954年
    2.1 1954年6月,确定三门峡水库坝址,永乐宫位于水库淹没区
    2.2 1954年第11期《文物参考资料》发表陈明达先生执笔的《永乐宫》
    3.1956年
    3.1 1956年7月,赵正之和宿白先生前往永乐宫考察,梁思成先生派王世仁和杨鸿勋先生前往协助
    测绘
    3.2 1956年9月,《文物参考资料》发表王世仁先生《“永乐宫”的元代建筑和壁画》
    3.3 1956年9月28日,古代建筑修整所拟定“呈请建议提早成立山西永济永乐宫迁建委员会及召开
    专家讨论会”文件呈报中央文化部文物管理局(2)
    3.4 1956年11月16日,杜仙洲先生起草了“永济永乐宫移建工程初步方案”(21)-附录十八
    4.1957年
    4.1 1957年第3期《文物参考资料》发表傅熹年先生的《永乐宫壁画》
    4.2 1957年第3期《文物参考资料》发表王世襄先生的《记修整壁画的“脱胎换骨”》
    4.3 壁画临摹(205)-附录五十
    4.4 彩画和棋眼壁临摹(64)
    5.1958年
    5.1 1958年5月,《永乐宫壁画选集》出版
    5.2 4月28日,请勘永乐宫迁建地址(1)
    5.3 6月10日,请求技术支持报告(1)
    5.4 8月至1959年1月,永乐宫建筑测稿(615)-附录五十
    5.5 9月15日,永乐宫壁画揭取实验报告(8)-附录三十四
    5.6 10月21日,成立“永乐宫迁建临时委员会”-附录十九
    5.7 10月,永乐官碑刻记录草稿(104)-附录三
    5.8 11月10日收到北京市文化局转来山西省文化局“关于商谈北京市文化局大力支援永乐宫迁建工
    作的公函”(2)
    5.9 11月10日,永乐宫预算表(9)
    5.10 12月20日,永乐宫1959年工程计划及预算表(7)
    5.11 12月23日,永乐宫工程1958年工作总结(5)以及永乐宫工程1959年工作计划(3)-附
    录五十二
    6.1959年
    6.1 2月16日,业务会议(2)
    6.2 2月20日,水乐宫1959年年度计划及预算(9)-附录五十三
    6.3 2月24日,制定永乐官1959-1963年工程计划(2)
    6.4 3月4日,业务会议(壁画)记录(2)
    6.5 3月12日,永乐宫壁画棋眼壁揭取第一期工作总结(7)-附录三十五
    6.6 3月13日,关于召开永乐宫迁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知(1)
    6.7 3月15日,工作会议(壁画揭取工作安排)记录(2)
    6.8 3月21-24日, “永乐宫迁建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附录十九
    6.9 3月25日,永乐宫1959年工程协议书(2)
    6.10 4月12日,工作会议(3)
    6.11 4月29日,工作会议(2)
    6.12 5月19日,永乐宫迁建工程5月份上半月工作报告(2)
    6.13 6月5日,永乐宫迁建工程关于启用印章的通知(1)
    6.14 7月15日,选定新址的报告(6)-附录二十
    6.15 7月27日,关于永乐宫壁画正式揭取的报告(39)-附录三十六
    6.16 8月13日,关于永乐宫迁建工作报告(10)-附录二十
    6.17 8周20日,关于永乐宫迁建所需物资及运输工具的报告(2)
    6.18 9月,设计说明书及预算书(394)-附录二十五
    6.19 10月10日,工作会议
    ……
    第三部分 永乐宫迁建工程解析
    第四部分 图 版
    第五部分 永乐官迂建工程人物志
    第六部分 回忆录
    后记
    第七部分 永乐宫迁建工程专题原始档案
    第八部分 永乐宫迁建工程原始档案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