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都市论: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

媒介都市论: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2
版次: 1
ISBN: 9787208168633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社会文化
7人买过
  • 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正在渗透入各个学科,城市研究、媒介研究也不可避免地空间化了,甚至有“新城市社会学”之说。新媒介文化重塑了空间与地方,全球化空间生产除了遵循资本的拓殖逻辑之外,也为媒介拟态文化重新定位。
      本书从三个层面探讨了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新媒介文化如何重构了全球化空间和地方主义,地方主义与全球化空间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深刻冲突,以及新媒介如何提供通达“希望的空间”的文化路径以化解冲突。结合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粉丝文化、影像文化、AI文化、青年亚文化以及迪斯尼代表的后现代都市文化,通过演示全球化与地方性之间的冲突及其演化,本书试图提出一些可行的分析路径与可能的乌托邦都市愿景。 朱军,文学博士,都市文化学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教育部重点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论、都市文化理论研究。近著有《晚清文学儒家乌托邦叙事研究》《忧郁、理想与存在:上海文学空间论》《媒介都市论: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哲社一般项目等多项。 1/绪论文化转向:媒介、空间与地方

     

    3/一、新媒介时代的空间生产

    9/二、空间与地方

    14/三、“类城市”

    20/四、“希望的空间”

    25/第一章神话、迷群与消费文化

    27/第一节媒介作为神话

    39/第二节“迷文化”的当代迷思

    63/第三节“负性幻觉”:“佛系”与精神分析

    71/第二章网络、技术与仿真社会

    73/第一节网络时代的存在论

    84/第二节技术“歹托邦”

    92/第三节仿真社会的“媒介挽歌”

    107/第三章地方、民粹与风险世界

    109/第一节“地方”的畸变

    118/第二节网络民粹:一种“空间政治”

    124/第三节空间焦虑:城市空间与网络空间

    133/第四章人工智能、机器与情感

    135/第一节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写作

    154/第二节机器的情感:观点、语义与联觉

    160/第三节从“情感机器”走向诗性语言之思

    175/第五章影像、在场与视域转向

    177/第一节纪录空间转向

    194/第二节影像的“希望之乡”

    205/第三节无言的空间

    230/第四节问题与实事:街头影像亚文化

    245/第六章迪士尼、奇观城市与快乐哲学

    247/第一节作为主题公园的城市

    261/第二节乐园经济的“中国模式”

    277/第三节以快乐哲学重构都市社会

    290/第四节都市唯乐大同主义301/结语

    310/参考文献

    327/后记
  • 内容简介:
    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正在渗透入各个学科,城市研究、媒介研究也不可避免地空间化了,甚至有“新城市社会学”之说。新媒介文化重塑了空间与地方,全球化空间生产除了遵循资本的拓殖逻辑之外,也为媒介拟态文化重新定位。
      本书从三个层面探讨了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新媒介文化如何重构了全球化空间和地方主义,地方主义与全球化空间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深刻冲突,以及新媒介如何提供通达“希望的空间”的文化路径以化解冲突。结合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粉丝文化、影像文化、AI文化、青年亚文化以及迪斯尼代表的后现代都市文化,通过演示全球化与地方性之间的冲突及其演化,本书试图提出一些可行的分析路径与可能的乌托邦都市愿景。
  • 作者简介:
    朱军,文学博士,都市文化学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教育部重点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论、都市文化理论研究。近著有《晚清文学儒家乌托邦叙事研究》《忧郁、理想与存在:上海文学空间论》《媒介都市论: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哲社一般项目等多项。
  • 目录:
    1/绪论文化转向:媒介、空间与地方

     

    3/一、新媒介时代的空间生产

    9/二、空间与地方

    14/三、“类城市”

    20/四、“希望的空间”

    25/第一章神话、迷群与消费文化

    27/第一节媒介作为神话

    39/第二节“迷文化”的当代迷思

    63/第三节“负性幻觉”:“佛系”与精神分析

    71/第二章网络、技术与仿真社会

    73/第一节网络时代的存在论

    84/第二节技术“歹托邦”

    92/第三节仿真社会的“媒介挽歌”

    107/第三章地方、民粹与风险世界

    109/第一节“地方”的畸变

    118/第二节网络民粹:一种“空间政治”

    124/第三节空间焦虑:城市空间与网络空间

    133/第四章人工智能、机器与情感

    135/第一节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写作

    154/第二节机器的情感:观点、语义与联觉

    160/第三节从“情感机器”走向诗性语言之思

    175/第五章影像、在场与视域转向

    177/第一节纪录空间转向

    194/第二节影像的“希望之乡”

    205/第三节无言的空间

    230/第四节问题与实事:街头影像亚文化

    245/第六章迪士尼、奇观城市与快乐哲学

    247/第一节作为主题公园的城市

    261/第二节乐园经济的“中国模式”

    277/第三节以快乐哲学重构都市社会

    290/第四节都市唯乐大同主义301/结语

    310/参考文献

    327/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