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2022-08
ISBN: 978730261143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 本书主要包括概论、尺寸极限与配合、配合公差的应用、几何公差及检测、公差原则及几何公差选择、表面粗糙度、光滑极限量规、尺寸链、公称尺寸常用测量工具等内容,集理论教学、实操实训为一体,采用新国家标准,文字叙述精炼,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孙庆唐(1974-),男,甘肃庆阳人,高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创新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与无损检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修订工作,主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教材《化工检修钳工》。 第1章概论 

     
    1.1互换性概述 

     
    1.1.1互换性的起源 

     
    1.1.2互换性的含义 

     
    1.1.3互换性的种类 

     
    1.2标准化和优先数系 

     
    1.2.1标准与标准化的含义 

     
    1.2.2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3计量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1.3.1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2三坐标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3传统测量技术与三坐标测量技术的区别 

     
    1.4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 

     
    1.4.1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4.2本课程在机械类课程中的位置 

     
    1.5课后微训 

     
    第2章尺寸极限与配合 

     
    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2.1.1孔和轴 

     
    2.1.2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2.1.3有关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2.1.4有关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2.2线性尺寸公差的国家标准 

     
    2.2.1极限制 

     
    2.2.2配合制 

     
    2.2.3常用、优先选用的公差带与配合 

     
    2.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2.3.1极限与配合的选择方法 

     
    2.3.2基准制的选用原则 

     
    2.3.3公差等级的选用 

     
    2.3.4配合类型的选用 

     
    2.4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2.5课后微训 

     
    第3章配合公差的应用 

     
    3.1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3.1.1键连接的结构和类型 

     
    3.1.2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 

     
    3.1.3键及键槽的检测 

     
    3.1.4矩形花键连接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3.2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3.2.1螺纹的种类及使用要求 

     
    3.2.2普通螺纹的基本几何参数 

     
    3.2.3螺纹的公差等级 

     
    3.2.4螺纹的基本偏差 

     
    3.2.5旋合长度与配合精度 

     
    3.2.6螺纹的标注 

     
    3.2.7螺纹的测量 

     
    3.3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 

     
    3.3.1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工作要求 

     
    3.3.2误差的形成与评定指标 

     
    3.3.3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3.3.4圆柱齿轮精度等级推荐的应用范围 

     
    3.3.5齿轮副的精度项目及图样标注 

     
    3.3.6齿轮精度检测 

     
    3.4课后微训 

     
    第4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4.1概述 

     
    4.1.1几何误差 

     
    4.1.2几何公差 

     
    4.1.3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4.1.4位置误差及其评定 

     
    4.2形状公差 

     
    4.2.1直线度公差及公差带 

     
    4.2.2平面度公差及公差带 

     
    4.2.3圆度公差及公差带 

     
    4.2.4圆柱度公差及公差带 

     
    4.2.5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 

     
    4.3方向公差 

     
    4.3.1平行度公差 

     
    4.3.2垂直度公差 

     
    4.3.3倾斜度公差 

     
    4.4位置公差 

     
    4.4.1同轴度公差 

     
    4.4.2对称度公差 

     
    4.5跳动公差 

     
    4.5.1圆跳动公差 

     
    4.5.2全跳动公差 

     
    4.6形位公差的选择方法 

     
    4.6.1形位公差项目的确定 

     
    4.6.2形位公差值的选择 

     
    4.7几何误差的测量 

     
    4.7.1几何误差的检验操作 

     
    4.7.2几何误差检测与验证方案 

     
    4.7.3基准的建立 

     
    4.8课后微训 

     
    第5章公差原则及几何公差选择 

     
    5.1概述 

     
    5.1.1公差原则分类 

     
    5.1.2有关术语的定义和符号 

     
    5.2独立原则 

     
    5.2.1独立原则的含义 

     
    5.2.2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5.2.3零件的合格条件 

     
    5.2.4独立原则的应用范围 

     
    5.2.5检测方法和计量器具 

     
    5.3包容要求 

     
    5.3.1包容要求的含义及特点 

     
    5.3.2图样注释 

     
    5.3.3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5.3.4包容要求的应用范围 

     
    5.3.5检测方法与计量器具 

     
    5.4最大实体要求 

     
    5.4.1最大实体要求的含义及特点 

     
    5.4.2最大实体要求的应用 

     
    5.4.3图样注释 

     
    5.4.4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5.4.5计量器具和检测方法 

     

     
    5.5公差原则的选用 

     
    5.5.1独立原则 

     
    5.5.2包容要求 

     
    5.5.3最大实体要求 

     
    5.6课后微训 

     
    第6章表面粗糙度 

     
    6.1概述 

     
    6.1.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6.1.2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6.1.3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6.1.4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改进措施 

     
    6.2零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 

     
    6.2.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6.2.2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6.3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 

     
    6.3.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 

     
    6.3.2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的各种标注方法及其意义 

     
    6.3.3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图样标注 

     
    6.3.4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简化注法 

     
    6.4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6.4.1检测的基本原则 

     
    6.4.2检测方法 

     
    6.5课后微训 

     
    第7章光滑极限量规 

     
    7.1基本概念 

     
    7.1.1光滑极限量规的概念 

     
    7.1.2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 

     
    7.2光滑工件尺寸检验 

     
    7.2.1光滑工件尺寸的验收原则 

     
    7.2.2光滑工件尺寸的安全裕度和验收极限 

     
    7.3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7.3.1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理 

     
    7.3.2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规则 

     
    7.3.3光滑极限量规的工作量规设计实例 

     
    7.4常用尺寸的测量仪器 

     
    7.4.1卧式测长仪 

     
    7.4.2立式光学比较仪 

     
    7.4.3电感测微仪 

     
    7.4.4三坐标测量机 

     
    7.5课后微训 

     
    第8章尺寸链 

     
    8.1概述 

     
    8.1.1尺寸链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8.1.2尺寸链的特征 

     
    8.1.3尺寸链的分类 

     
    8.1.4尺寸链的确立 

     
    8.2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8.2.1尺寸链计算的目的 

     
    8.2.2尺寸链计算的类型 

     
    8.2.3尺寸链计算的常用方法 

     
    8.3课后微训 

     
    第9章公称尺寸常用的测量工具 

     
    9.1游标卡尺的使用与测量 

     
    9.1.1游标卡尺的类型 

     
    9.1.2游标卡尺的作用 

     
    9.1.3游标卡尺的组成 

     
    9.1.4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及分度值 

     
    9.1.5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 

     
    9.1.6游标卡尺使用的注意事项 

     
    9.2外径千分尺的使用与测量 

     
    9.2.1外径千分尺的类型 

     
    9.2.2外径千分尺的作用 

     
    9.2.3外径千分尺的组成 

     
    9.2.4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及分度值 

     
    9.2.5外径千分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 

     
    9.2.6千分尺使用的注意事项 

     
    9.3内径指示表的使用 

     
    9.3.1内径指示表的类型 

     
    9.3.2内径指示表的作用 

     
    9.3.3内径指示表的组成 

     
    9.3.4测头组及测量范围 

     
    9.3.5指示表及分度值 

     
    9.3.6指示表的读数值 

     
    9.3.7内径指示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9.4课后微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概论、尺寸极限与配合、配合公差的应用、几何公差及检测、公差原则及几何公差选择、表面粗糙度、光滑极限量规、尺寸链、公称尺寸常用测量工具等内容,集理论教学、实操实训为一体,采用新国家标准,文字叙述精炼,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 作者简介:
    孙庆唐(1974-),男,甘肃庆阳人,高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创新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与无损检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修订工作,主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教材《化工检修钳工》。
  • 目录:
    第1章概论 

     
    1.1互换性概述 

     
    1.1.1互换性的起源 

     
    1.1.2互换性的含义 

     
    1.1.3互换性的种类 

     
    1.2标准化和优先数系 

     
    1.2.1标准与标准化的含义 

     
    1.2.2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3计量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1.3.1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2三坐标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3传统测量技术与三坐标测量技术的区别 

     
    1.4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 

     
    1.4.1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4.2本课程在机械类课程中的位置 

     
    1.5课后微训 

     
    第2章尺寸极限与配合 

     
    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2.1.1孔和轴 

     
    2.1.2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2.1.3有关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2.1.4有关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2.2线性尺寸公差的国家标准 

     
    2.2.1极限制 

     
    2.2.2配合制 

     
    2.2.3常用、优先选用的公差带与配合 

     
    2.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2.3.1极限与配合的选择方法 

     
    2.3.2基准制的选用原则 

     
    2.3.3公差等级的选用 

     
    2.3.4配合类型的选用 

     
    2.4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2.5课后微训 

     
    第3章配合公差的应用 

     
    3.1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3.1.1键连接的结构和类型 

     
    3.1.2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 

     
    3.1.3键及键槽的检测 

     
    3.1.4矩形花键连接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3.2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3.2.1螺纹的种类及使用要求 

     
    3.2.2普通螺纹的基本几何参数 

     
    3.2.3螺纹的公差等级 

     
    3.2.4螺纹的基本偏差 

     
    3.2.5旋合长度与配合精度 

     
    3.2.6螺纹的标注 

     
    3.2.7螺纹的测量 

     
    3.3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 

     
    3.3.1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工作要求 

     
    3.3.2误差的形成与评定指标 

     
    3.3.3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3.3.4圆柱齿轮精度等级推荐的应用范围 

     
    3.3.5齿轮副的精度项目及图样标注 

     
    3.3.6齿轮精度检测 

     
    3.4课后微训 

     
    第4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4.1概述 

     
    4.1.1几何误差 

     
    4.1.2几何公差 

     
    4.1.3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4.1.4位置误差及其评定 

     
    4.2形状公差 

     
    4.2.1直线度公差及公差带 

     
    4.2.2平面度公差及公差带 

     
    4.2.3圆度公差及公差带 

     
    4.2.4圆柱度公差及公差带 

     
    4.2.5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 

     
    4.3方向公差 

     
    4.3.1平行度公差 

     
    4.3.2垂直度公差 

     
    4.3.3倾斜度公差 

     
    4.4位置公差 

     
    4.4.1同轴度公差 

     
    4.4.2对称度公差 

     
    4.5跳动公差 

     
    4.5.1圆跳动公差 

     
    4.5.2全跳动公差 

     
    4.6形位公差的选择方法 

     
    4.6.1形位公差项目的确定 

     
    4.6.2形位公差值的选择 

     
    4.7几何误差的测量 

     
    4.7.1几何误差的检验操作 

     
    4.7.2几何误差检测与验证方案 

     
    4.7.3基准的建立 

     
    4.8课后微训 

     
    第5章公差原则及几何公差选择 

     
    5.1概述 

     
    5.1.1公差原则分类 

     
    5.1.2有关术语的定义和符号 

     
    5.2独立原则 

     
    5.2.1独立原则的含义 

     
    5.2.2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5.2.3零件的合格条件 

     
    5.2.4独立原则的应用范围 

     
    5.2.5检测方法和计量器具 

     
    5.3包容要求 

     
    5.3.1包容要求的含义及特点 

     
    5.3.2图样注释 

     
    5.3.3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5.3.4包容要求的应用范围 

     
    5.3.5检测方法与计量器具 

     
    5.4最大实体要求 

     
    5.4.1最大实体要求的含义及特点 

     
    5.4.2最大实体要求的应用 

     
    5.4.3图样注释 

     
    5.4.4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5.4.5计量器具和检测方法 

     

     
    5.5公差原则的选用 

     
    5.5.1独立原则 

     
    5.5.2包容要求 

     
    5.5.3最大实体要求 

     
    5.6课后微训 

     
    第6章表面粗糙度 

     
    6.1概述 

     
    6.1.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6.1.2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6.1.3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6.1.4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改进措施 

     
    6.2零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 

     
    6.2.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6.2.2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6.3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 

     
    6.3.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 

     
    6.3.2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的各种标注方法及其意义 

     
    6.3.3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图样标注 

     
    6.3.4表面粗糙度要求的简化注法 

     
    6.4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6.4.1检测的基本原则 

     
    6.4.2检测方法 

     
    6.5课后微训 

     
    第7章光滑极限量规 

     
    7.1基本概念 

     
    7.1.1光滑极限量规的概念 

     
    7.1.2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 

     
    7.2光滑工件尺寸检验 

     
    7.2.1光滑工件尺寸的验收原则 

     
    7.2.2光滑工件尺寸的安全裕度和验收极限 

     
    7.3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7.3.1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理 

     
    7.3.2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规则 

     
    7.3.3光滑极限量规的工作量规设计实例 

     
    7.4常用尺寸的测量仪器 

     
    7.4.1卧式测长仪 

     
    7.4.2立式光学比较仪 

     
    7.4.3电感测微仪 

     
    7.4.4三坐标测量机 

     
    7.5课后微训 

     
    第8章尺寸链 

     
    8.1概述 

     
    8.1.1尺寸链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8.1.2尺寸链的特征 

     
    8.1.3尺寸链的分类 

     
    8.1.4尺寸链的确立 

     
    8.2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8.2.1尺寸链计算的目的 

     
    8.2.2尺寸链计算的类型 

     
    8.2.3尺寸链计算的常用方法 

     
    8.3课后微训 

     
    第9章公称尺寸常用的测量工具 

     
    9.1游标卡尺的使用与测量 

     
    9.1.1游标卡尺的类型 

     
    9.1.2游标卡尺的作用 

     
    9.1.3游标卡尺的组成 

     
    9.1.4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及分度值 

     
    9.1.5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 

     
    9.1.6游标卡尺使用的注意事项 

     
    9.2外径千分尺的使用与测量 

     
    9.2.1外径千分尺的类型 

     
    9.2.2外径千分尺的作用 

     
    9.2.3外径千分尺的组成 

     
    9.2.4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及分度值 

     
    9.2.5外径千分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 

     
    9.2.6千分尺使用的注意事项 

     
    9.3内径指示表的使用 

     
    9.3.1内径指示表的类型 

     
    9.3.2内径指示表的作用 

     
    9.3.3内径指示表的组成 

     
    9.3.4测头组及测量范围 

     
    9.3.5指示表及分度值 

     
    9.3.6指示表的读数值 

     
    9.3.7内径指示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9.4课后微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4版)()
邢闽芳、房强汉、陈丙三 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机械设计基础()
潘承怡、鲍玉冬、刘红博、李云峰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作者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郭飞飞 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王成宾、梁群龙 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张清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4版)()
邢闽芳、房强汉、陈丙三 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机械制造实验技术(郭春芬)
谷晓妹 主编;郭春芬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第2版
刘卫胜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案例教程 第3版
马惠萍 主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周宏根 李国超 刘勇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周养萍 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孙全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李凤秀)(第二版)
孙莉莉 主编;李凤秀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机械制图
孙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