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实现模式与农民工城市融入

住房实现模式与农民工城市融入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7
版次: 1
ISBN: 978752016247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2页
字数: 248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 从研究内容上,本课题主要以农民工住房投资决策与城市迁移融入决策为核心,按照“提出问题→实证分析→政策设计”的思路逻辑,首先基于农民工迁移与住房变动新特征提出问题,然后在准跨国主义—社会融入的联合视角下,利用调查数据在十个方面分别展开研究,分别为农民工住房变动趋势动因研究、民族特性、地理位置与流动范围与农民工住房实现研究、少数民族城市自有住房获得研究、家庭迁移模式与新生代农民工自有住房关系研究、迁移模式与农民工住房负担研究、乡—城流动人口与城—城流动人口住房差异研究、农民工住房投资决策决定机制研究、家乡住房投资与城市自有住房关系研究、居住现实模式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关系研究、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系研究,*后进行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的机制设计 王子成,河南南阳人,1981生。201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口流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管理世界》《统计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全国农民工住房变动趋势及动因分析:213~217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全国农民工住房变动趋势特征

      第三节 全国农民工住房趋势变动因素分解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务工地购买还是家乡住房投资:农民工住房决策机制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农民工住房选择决定机制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家乡住房投资阻碍了农民工城市住房产权实现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制度背景和理论框架

      第四节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第五节 实证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地理位置、流动范围与农民工住房选择——以广东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家庭迁移模式与新生代农民住房实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特征

      第三节 家庭迁移与农民工住房实现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乡—城与城—城流动人口城市住房差距何以产生

        ——基于收入分异视角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制度背景与理论框架

      第四节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第五节 收入分异视角下流动人口自有住房差异决定的实证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有产权住房获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迁移模式选择与农民工住房负担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实证估计结果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居住现实模式对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影响效应分析:城市融入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节 住房影响城市融入的传导机制

      第六节 小结

    第十一章 保障性住房能促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吗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保障性住房与移民融入:研究进展与评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实证策略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二章 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

      第一节 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设计依据

      第二节 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基本思路

      第三节 农民工住房保障措施

    参见文献

    后记

    图目录

    图1-1 2008~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与流动特征002

    图1-2 2008~2018年全国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化003

    图1-3 2008~2018年农民工当地住房实现形式变化趋势004

    图1-4 本书研究内容009

    图1-5 本书技术路线013

    图4-1 农民工家乡住房投资与目的地城市住房产权实现的理论框架054

    图6-1 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规模094

    图6-2 流动人口年龄住房自有率(注:已剔除在学和离退休人群)095

    图7-1 移民身份、收入和住房所有权113

    表目录

    表2-1 2013~2017年农民工主要特征016

    表2-2 2013~2017年全国农民工住房产权形式变化018

    表2-3 2013~2017年农民工住房支出变动019

    表2-4 2013~2017年全国农民工住房相对负担变动020

    表2-5 农民工自有住房和住房支出影响因素分析022

    表2-6 2013年和2017年全国农民工住房产权Fairlie分解结果025

    表2-7 2013年和2017年农民工住房产权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026

    表3-1 农民工现实住房投资选择035

    表3-2 描述性统计036

    表3-3 农民工住房决策决定Mlogit分析038

    表3-4 农民工住房投资决策Mlogit边际效应042

    表4-1 变量定义055

    表4-2 变量均值T检验(按住房所有权划分)058

    表4-3 农民工在城市住房产权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Probit回归059

    表4-4 农民工住房产权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IV-LPM062

    表4-5 生命周期层面农民工住房实现异质性效应067

    表4-6 户籍地—目的地层面农民工住房产权的异质性效应069

    表4-7 家乡住房投资与农民工城市住房产权实现的作用机制(边际效应)072

    表5-1 变量及其定义方式081

    表5-2 广东省农民工流入的地理区位与住房选择083

    表5-3 广东省农民工的流动范围与住房选择083

    表5-4 影响广东省农民工选择个人产权住房的Probit回归分析084

    表5-5 影响广东省农民工选择社会租赁住房的Probit回归分析086

    表5-6 2013年、2014年、2016年广东省农民工居住选择因素分析088

    表6-1 新生代农民工迁移模式与家庭结构的交叉分析094

    表6-2 变量及其定义方式096

    表6-3 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购房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Probit回归结果)098

    表6-4 举家迁移对农民工住房获取的影响:交互效应分析101

    表6-5 农民工家庭在城市购房的Probit边际效应(全国样本)102

    表6-6 不同结构的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105

    表7-1 农民工主要变量均值116

    表7-2 流动人口城市住房自有率情况(按收入组划分)118

    表7-3 流动人口住房所有权差距决定的Logit回归分析119

    表7-4 社会保险对住房所有权的Logit回归影响124

    表7-5 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与均值差异(按收入组划分)126

    表8-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住房状况132

    表8-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134

    表8-3 少数民族自有住房获取决定137

    表8-4 少数民族自有住房获取决定:细分民族139

    表8-5 少数民族与汉族流动人口自有住房差距原因:Fairlie分解141

    表9-1 2017年全国农民工主要特征145

    表9-2 迁移模式与农民工住房负担:均值T检验148

    表9-3 农民工流动模式与住房负担:Tobit估计150

    表10-1 旋转后各指标的因子载荷矩阵163

    表10-2 变量定义及其统计特性164

    表10-3 不同住房模式下流动人口城市各维度融入的均值比较165

    表10-4 住房模式与城市融入:OLS回归与2SLS回归结果168

    表10-5 住房模式与各子维度融入171

    表10-6 住房模式与持久性迁移:Logit模型172

    表10-7 不同的迁移距离与城市融入174

    表10-8 初次外出年龄与城市融入174

    表10-9 不同户籍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入175

    表10-10 住房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机制176

    表11-1 旋转后各指标的因子载荷矩阵185

    表11-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188

    表11-3 保障性住房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OLS回归191

    表11-4 有序响应Logit模型估计结果和不同定居意愿各变量边际效应194

    表11-5 保障性住房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各维度融入度OLS回归结果196

    表11-6 城—城与乡—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差异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198
  • 内容简介:
    从研究内容上,本课题主要以农民工住房投资决策与城市迁移融入决策为核心,按照“提出问题→实证分析→政策设计”的思路逻辑,首先基于农民工迁移与住房变动新特征提出问题,然后在准跨国主义—社会融入的联合视角下,利用调查数据在十个方面分别展开研究,分别为农民工住房变动趋势动因研究、民族特性、地理位置与流动范围与农民工住房实现研究、少数民族城市自有住房获得研究、家庭迁移模式与新生代农民工自有住房关系研究、迁移模式与农民工住房负担研究、乡—城流动人口与城—城流动人口住房差异研究、农民工住房投资决策决定机制研究、家乡住房投资与城市自有住房关系研究、居住现实模式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关系研究、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系研究,*后进行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的机制设计
  • 作者简介:
    王子成,河南南阳人,1981生。201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口流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管理世界》《统计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全国农民工住房变动趋势及动因分析:213~217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全国农民工住房变动趋势特征

      第三节 全国农民工住房趋势变动因素分解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务工地购买还是家乡住房投资:农民工住房决策机制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农民工住房选择决定机制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家乡住房投资阻碍了农民工城市住房产权实现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制度背景和理论框架

      第四节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第五节 实证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地理位置、流动范围与农民工住房选择——以广东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家庭迁移模式与新生代农民住房实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特征

      第三节 家庭迁移与农民工住房实现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乡—城与城—城流动人口城市住房差距何以产生

        ——基于收入分异视角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制度背景与理论框架

      第四节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第五节 收入分异视角下流动人口自有住房差异决定的实证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有产权住房获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迁移模式选择与农民工住房负担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实证估计结果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居住现实模式对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影响效应分析:城市融入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节 住房影响城市融入的传导机制

      第六节 小结

    第十一章 保障性住房能促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吗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保障性住房与移民融入:研究进展与评述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实证策略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二章 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

      第一节 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设计依据

      第二节 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基本思路

      第三节 农民工住房保障措施

    参见文献

    后记

    图目录

    图1-1 2008~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与流动特征002

    图1-2 2008~2018年全国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化003

    图1-3 2008~2018年农民工当地住房实现形式变化趋势004

    图1-4 本书研究内容009

    图1-5 本书技术路线013

    图4-1 农民工家乡住房投资与目的地城市住房产权实现的理论框架054

    图6-1 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规模094

    图6-2 流动人口年龄住房自有率(注:已剔除在学和离退休人群)095

    图7-1 移民身份、收入和住房所有权113

    表目录

    表2-1 2013~2017年农民工主要特征016

    表2-2 2013~2017年全国农民工住房产权形式变化018

    表2-3 2013~2017年农民工住房支出变动019

    表2-4 2013~2017年全国农民工住房相对负担变动020

    表2-5 农民工自有住房和住房支出影响因素分析022

    表2-6 2013年和2017年全国农民工住房产权Fairlie分解结果025

    表2-7 2013年和2017年农民工住房产权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026

    表3-1 农民工现实住房投资选择035

    表3-2 描述性统计036

    表3-3 农民工住房决策决定Mlogit分析038

    表3-4 农民工住房投资决策Mlogit边际效应042

    表4-1 变量定义055

    表4-2 变量均值T检验(按住房所有权划分)058

    表4-3 农民工在城市住房产权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Probit回归059

    表4-4 农民工住房产权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IV-LPM062

    表4-5 生命周期层面农民工住房实现异质性效应067

    表4-6 户籍地—目的地层面农民工住房产权的异质性效应069

    表4-7 家乡住房投资与农民工城市住房产权实现的作用机制(边际效应)072

    表5-1 变量及其定义方式081

    表5-2 广东省农民工流入的地理区位与住房选择083

    表5-3 广东省农民工的流动范围与住房选择083

    表5-4 影响广东省农民工选择个人产权住房的Probit回归分析084

    表5-5 影响广东省农民工选择社会租赁住房的Probit回归分析086

    表5-6 2013年、2014年、2016年广东省农民工居住选择因素分析088

    表6-1 新生代农民工迁移模式与家庭结构的交叉分析094

    表6-2 变量及其定义方式096

    表6-3 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购房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Probit回归结果)098

    表6-4 举家迁移对农民工住房获取的影响:交互效应分析101

    表6-5 农民工家庭在城市购房的Probit边际效应(全国样本)102

    表6-6 不同结构的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105

    表7-1 农民工主要变量均值116

    表7-2 流动人口城市住房自有率情况(按收入组划分)118

    表7-3 流动人口住房所有权差距决定的Logit回归分析119

    表7-4 社会保险对住房所有权的Logit回归影响124

    表7-5 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与均值差异(按收入组划分)126

    表8-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住房状况132

    表8-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134

    表8-3 少数民族自有住房获取决定137

    表8-4 少数民族自有住房获取决定:细分民族139

    表8-5 少数民族与汉族流动人口自有住房差距原因:Fairlie分解141

    表9-1 2017年全国农民工主要特征145

    表9-2 迁移模式与农民工住房负担:均值T检验148

    表9-3 农民工流动模式与住房负担:Tobit估计150

    表10-1 旋转后各指标的因子载荷矩阵163

    表10-2 变量定义及其统计特性164

    表10-3 不同住房模式下流动人口城市各维度融入的均值比较165

    表10-4 住房模式与城市融入:OLS回归与2SLS回归结果168

    表10-5 住房模式与各子维度融入171

    表10-6 住房模式与持久性迁移:Logit模型172

    表10-7 不同的迁移距离与城市融入174

    表10-8 初次外出年龄与城市融入174

    表10-9 不同户籍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入175

    表10-10 住房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机制176

    表11-1 旋转后各指标的因子载荷矩阵185

    表11-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188

    表11-3 保障性住房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OLS回归191

    表11-4 有序响应Logit模型估计结果和不同定居意愿各变量边际效应194

    表11-5 保障性住房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各维度融入度OLS回归结果196

    表11-6 城—城与乡—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差异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198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住房实现模式与农民工城市融入
古代小说研究论丛 王子成 秦川 古典小说研究
王子成 秦川 著
住房实现模式与农民工城市融入
公共经济学
王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