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2020-11
版次: 1
ISBN: 9787510896408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254页
分类: 法律
5人买过
  • 本书是陈新宇老师的研究生课程“中国法律史”(2017―2018年春季)的教学成果。该课程由教师引导学生沿着照着说、接着说、借着说的方法,深入研读法史学经典著作――清末法学大家沈家本的《寄m文存》。教师在课程中引导学生拓宽研读角度,创新思维方式,由点及面铺陈展开。学生分别担任主讲人、评议人和讨论人等角色,对该经典著作进行发散性思考和理论性阐释。课程研读内容既立足于著作,又不拘泥于著作;既有对著作文本的引申,也有对部分观点的商榷。本书作为批判性研读成果的汇集,反映了精读文本的价值与教学改革的效果。 陈新宇,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代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日本名城大学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学者。著有《寻找法律目前的失踪者》《帝制中国的法源与适用》《陈说新语》等书,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曾获“十大法治图书”、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首都法学很好成果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清华大学年度教学很好奖等学术和教学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

    翟家骏,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史学博士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硕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曾在《法律适用》《清华法治论衡》《法律史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曾获第六届、第九届张晋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三等奖。

    杨同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法学院比较法与法文化学硕士,南昌大学法学学士。曾获北京市很好毕业生、清华大学很好毕业生、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荣誉毕业生”、清华大学很好硕士学位论文奖等荣誉。 导读:沈家本的新研究与《寄m文存》
    转型司法的困局:以清季陕西赵故杀胞弟二命案为例
    法律文化的宋代转型:以阿云之狱为视角 
    清代旗产的历史变迁与法律规制:以《变通旗民交产旧制折》为中心 
    清代“杀奸权”的废立与中国近代法律转型 
    清朝买卖人口的相关法律问题 
    潘杜氏应否离异之争 
    传统法中的“情理”:以“威逼人致死”条研究为中心
    从“情有可矜”到“实无罪责”:清代“疯病杀人”的法律规制及其近代转型
    后魏刘辉之狱的法律与文化思考由旗民异制到趋于画一:清代旗人犯罪免发遣制度浅析 
    沈家本《法学盛衰说》浅析异姓不嗣问题中的礼、法与情
  •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新宇老师的研究生课程“中国法律史”(2017―2018年春季)的教学成果。该课程由教师引导学生沿着照着说、接着说、借着说的方法,深入研读法史学经典著作――清末法学大家沈家本的《寄m文存》。教师在课程中引导学生拓宽研读角度,创新思维方式,由点及面铺陈展开。学生分别担任主讲人、评议人和讨论人等角色,对该经典著作进行发散性思考和理论性阐释。课程研读内容既立足于著作,又不拘泥于著作;既有对著作文本的引申,也有对部分观点的商榷。本书作为批判性研读成果的汇集,反映了精读文本的价值与教学改革的效果。
  • 作者简介:
    陈新宇,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代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日本名城大学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学者。著有《寻找法律目前的失踪者》《帝制中国的法源与适用》《陈说新语》等书,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曾获“十大法治图书”、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首都法学很好成果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清华大学年度教学很好奖等学术和教学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

    翟家骏,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史学博士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硕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曾在《法律适用》《清华法治论衡》《法律史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曾获第六届、第九届张晋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三等奖。

    杨同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法学院比较法与法文化学硕士,南昌大学法学学士。曾获北京市很好毕业生、清华大学很好毕业生、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荣誉毕业生”、清华大学很好硕士学位论文奖等荣誉。
  • 目录:
    导读:沈家本的新研究与《寄m文存》
    转型司法的困局:以清季陕西赵故杀胞弟二命案为例
    法律文化的宋代转型:以阿云之狱为视角 
    清代旗产的历史变迁与法律规制:以《变通旗民交产旧制折》为中心 
    清代“杀奸权”的废立与中国近代法律转型 
    清朝买卖人口的相关法律问题 
    潘杜氏应否离异之争 
    传统法中的“情理”:以“威逼人致死”条研究为中心
    从“情有可矜”到“实无罪责”:清代“疯病杀人”的法律规制及其近代转型
    后魏刘辉之狱的法律与文化思考由旗民异制到趋于画一:清代旗人犯罪免发遣制度浅析 
    沈家本《法学盛衰说》浅析异姓不嗣问题中的礼、法与情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新裁:民族与历史视野中的法律
陶钟灵 著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问津
刘玉堂 著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学刊(第1卷·2006)
中国法律史学会 编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学刊(2007年第2卷)(总第11卷)
中国法律史学会 编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学与社会科学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 编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随想
徐爱国 著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学刊(2021年卷·总第16卷)
张生、王帅一 著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
陈新宇、杨同宇 著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学刊(2020年卷·总第15卷)
张生 编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学刊(2022年卷·总第17卷)
张生;王帅一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学刊(2019年卷总第14卷)
张生 编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法史人生
张晋藩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LaTeX论文写作教程(新时代·技术新未来)
陈新宇 金杰灵 廖琼华 张程远 陈晓旭 著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俄语语法(1)
陈新宇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中医妙方巧治冠心病
陈新宇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构成艺术
陈新宇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仁和弘道(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建行政管理)
陈新宇 著;刘平安、易辉、肖清华、王爱辉 编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水木法意:制度·人物·文化(近代清华大学法政教育研究史)
陈新宇 著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中医正骨疗伤法
陈新宇、王春英 编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岐黄司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岗位管理)
陈新宇 著;刘平安、李红、肖清华 编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中台实践: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与解决方案
陈新宇、罗家鹰、江威、邓通 著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陈说新语
陈新宇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中台战略:中台建设与数字商业
陈新宇、罗家鹰、邓通、江威 著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寄簃文存>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
陈新宇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