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7
版次: 1
ISBN: 9787569508376
定价: 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5页
字数: 280千字
分类: 历史
5人买过
  • 丛书简介:
      “大迁徒抗战实录丛书”将抗战内迁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察抗战迁徙史,多角度再现中国人民为延续民族血脉、支援前线、振兴大后方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迁徙之旅。该丛书包括《国府西迁》《文化存续》《烽火兵工》《守望科学》《金融对垒》和《工业重塑》六卷。
      内容简介:
      《文化存续》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以专题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从谋划、准备到实施搬迁的全过程。抗日战争时期,各大文化机构争分夺秒,纷纷内迁,其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史无前例。本书同时还从大批学者的视角,展示了知识分子在文化内迁过程中体现出的社会担当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坚守与情怀。 丛书主编:

        潘洵,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抗战大后方史和重庆大轰炸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出版《抗战时期西南后方社会变迁研究》等学术著作,多项成果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作者简介:

    郭川,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先后主持2013年度重庆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重大委托项目“中外人士抗战大后方历史记忆研究”, 201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抗战文化重大专项委托项目“中国苏联联合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研究”。 第一章 史上最大的“文化诺亚方舟”

    新闻业的内迁

    出版业的内迁

    古籍文物的内迁

    高校的内迁

    第二章 救火的鹦鹉

    “丧家之狗”

    露宿

    书生的脚步

    淑女的肩膀

    “应该留在祖国吃苦”

    第三章 别妇抛雏断藕丝

    漂洋过海的“候鸟”

    郭沫若的遗嘱

    去住两难

    从日本回来了

    第四章 提个小箱撵中华 

    不再宁静的青岛

    风雨飘摇的济南

    不能让敌人夺走气节

    快活得要飞了

    舍予就是“无我”

    第五章 湘黔滇旅行团

    用脚丈量的三千五百里

    旅行不是旅游

    湘西遇匪

    风雨沅陵

    地无三尺平的贵州

    It\'s a long way to联合大学

    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

    第六章  不指南方不肯休

    偷渡敌占区

    屯溪受困

    再上征途

    染上了疟疾

    行李被窃

    千里走单骑

    第七章 宁做流浪者,不做亡国奴

    辞缘缘堂

    还我缘缘堂

    艺术的逃难

    第八章 才丧仲儿又失妻

    “侠”女飞天

    校长也是家长

    气象学家的日记

    “魂”兮归来

    浙大保姆

    第九章 前丁后陈 并垂不朽

    无车无钱的运书之苦

    无处安妥的藏书之地

    求神拜佛

    节外生枝

    第十章 动物也不当亡国奴

    炸弹下长大的大学

    让罗家伦折服的另类“长征”

    动物的“敦刻尔克”

    苏武归来

    第十一章 斩不断的文化血脉

      抗战文化运动

      大后方文学、艺术的发展

      大后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大后方教育的发展

    后记
  • 内容简介:
    丛书简介:
      “大迁徒抗战实录丛书”将抗战内迁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察抗战迁徙史,多角度再现中国人民为延续民族血脉、支援前线、振兴大后方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迁徙之旅。该丛书包括《国府西迁》《文化存续》《烽火兵工》《守望科学》《金融对垒》和《工业重塑》六卷。
      内容简介:
      《文化存续》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以专题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从谋划、准备到实施搬迁的全过程。抗日战争时期,各大文化机构争分夺秒,纷纷内迁,其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史无前例。本书同时还从大批学者的视角,展示了知识分子在文化内迁过程中体现出的社会担当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坚守与情怀。
  •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

        潘洵,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抗战大后方史和重庆大轰炸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出版《抗战时期西南后方社会变迁研究》等学术著作,多项成果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作者简介:

    郭川,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先后主持2013年度重庆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重大委托项目“中外人士抗战大后方历史记忆研究”, 201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抗战文化重大专项委托项目“中国苏联联合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研究”。
  • 目录:
    第一章 史上最大的“文化诺亚方舟”

    新闻业的内迁

    出版业的内迁

    古籍文物的内迁

    高校的内迁

    第二章 救火的鹦鹉

    “丧家之狗”

    露宿

    书生的脚步

    淑女的肩膀

    “应该留在祖国吃苦”

    第三章 别妇抛雏断藕丝

    漂洋过海的“候鸟”

    郭沫若的遗嘱

    去住两难

    从日本回来了

    第四章 提个小箱撵中华 

    不再宁静的青岛

    风雨飘摇的济南

    不能让敌人夺走气节

    快活得要飞了

    舍予就是“无我”

    第五章 湘黔滇旅行团

    用脚丈量的三千五百里

    旅行不是旅游

    湘西遇匪

    风雨沅陵

    地无三尺平的贵州

    It\'s a long way to联合大学

    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

    第六章  不指南方不肯休

    偷渡敌占区

    屯溪受困

    再上征途

    染上了疟疾

    行李被窃

    千里走单骑

    第七章 宁做流浪者,不做亡国奴

    辞缘缘堂

    还我缘缘堂

    艺术的逃难

    第八章 才丧仲儿又失妻

    “侠”女飞天

    校长也是家长

    气象学家的日记

    “魂”兮归来

    浙大保姆

    第九章 前丁后陈 并垂不朽

    无车无钱的运书之苦

    无处安妥的藏书之地

    求神拜佛

    节外生枝

    第十章 动物也不当亡国奴

    炸弹下长大的大学

    让罗家伦折服的另类“长征”

    动物的“敦刻尔克”

    苏武归来

    第十一章 斩不断的文化血脉

      抗战文化运动

      大后方文学、艺术的发展

      大后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大后方教育的发展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法学()
郑宁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夏杰长等著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的意义:彻底关系主义的纲要(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郑震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自信与中医探源
何清湖, 陈小平主编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周晓虹 著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学遗产》编辑部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与旅游研究(202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慧旅游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觉醒者:我怎么成了心理咨询师
王学富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土壤论(扎根文化土壤,建设文化强国)
何大新 著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
彭兆荣著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遗产法:中国与世界
王云霞
文化存续(抗战大迁徙实录丛书)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 未名社科 媒介与社会丛书
(英)约翰·斯道雷 著, 常江,田浩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