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论中国画

水论中国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7
版次: 1
ISBN: 9787108075550
定价: 1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艺术
16人买过
  • 本书在传统中国画笔墨的基础上提出“水论”,从技术(包括工具材料)和观念(包括绘画形式)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来论证中国画与“水”相关的技法和观点,对现代中国画提供水这一角度的物质与精神的支持。
      水是传统中国画与现代中国画的分水岭。传统中国画因水从中锋派生出侧、卧笔的发展过程,是用线造型派生出用笔造型的发展过程;现代没骨画是有笔派生出无笔的发展过程,即侧、卧笔派生出融合两类不同性质颜料的“撞”“泼”造型的发展过程。对水的各种形式的运用,是中国画审美落实在意象造型的不同表现,具体形式是现代没骨的实验水墨与重彩重构。 林若熹,1963年生,广东惠来人,广东美术学院国画学学士,暨南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三度在法国、中国台湾、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作品《春夏秋冬》《花环》被《美术》杂志作为封面介绍,有《秋NO.2》等近十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著有《中国画线意志》《解读传统》《没骨风写生创作方法》《破形中国画》等,其中《中国画线意志》被韩国翻译出版。画著有《为水》《2016》《握手中国》《行愿》等。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形式和内容的错位

    第二章 传统与现代中国画的分水岭

    第三章 骨因水而没骨

    第四章 画技水的条件

    第五章 泼破墨与撞水撞粉

    第六章 水造意

    第七章 水形式的骨与没骨的表现

    第八章 没骨的和合发展策略

    第九章 实验水墨与重彩重构

    第十章 现代没骨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章 尾声  现代中国画离粉本青绿有多远

    主要参考资料

    图版目录

    关键术语索引

    人物生卒表及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在传统中国画笔墨的基础上提出“水论”,从技术(包括工具材料)和观念(包括绘画形式)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来论证中国画与“水”相关的技法和观点,对现代中国画提供水这一角度的物质与精神的支持。
      水是传统中国画与现代中国画的分水岭。传统中国画因水从中锋派生出侧、卧笔的发展过程,是用线造型派生出用笔造型的发展过程;现代没骨画是有笔派生出无笔的发展过程,即侧、卧笔派生出融合两类不同性质颜料的“撞”“泼”造型的发展过程。对水的各种形式的运用,是中国画审美落实在意象造型的不同表现,具体形式是现代没骨的实验水墨与重彩重构。
  • 作者简介:
    林若熹,1963年生,广东惠来人,广东美术学院国画学学士,暨南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三度在法国、中国台湾、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作品《春夏秋冬》《花环》被《美术》杂志作为封面介绍,有《秋NO.2》等近十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著有《中国画线意志》《解读传统》《没骨风写生创作方法》《破形中国画》等,其中《中国画线意志》被韩国翻译出版。画著有《为水》《2016》《握手中国》《行愿》等。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形式和内容的错位

    第二章 传统与现代中国画的分水岭

    第三章 骨因水而没骨

    第四章 画技水的条件

    第五章 泼破墨与撞水撞粉

    第六章 水造意

    第七章 水形式的骨与没骨的表现

    第八章 没骨的和合发展策略

    第九章 实验水墨与重彩重构

    第十章 现代没骨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章 尾声  现代中国画离粉本青绿有多远

    主要参考资料

    图版目录

    关键术语索引

    人物生卒表及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水论中国画
水论丛: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
[瑞典]布朗马克(Christer Bronmark)、[瑞典]汉森(Lars-Anders Hansson) 著;韩博平、吴庆龙、林秋奇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