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食品毒理学 第二版 孙震 编

简明食品毒理学 第二版 孙震 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18-10
版次: 2
ISBN: 9787122453846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4页
字数: 492千字
分类: 综合性图书
  • 本书为《简明食品毒理学》第二版,在延续第一版教材编写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调整和补充。全书共十二章,前十一章为毒理学理论,第十二章为毒理学实验技术与应用。第二版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创新:1.在大多数章前新增了章前导读;2.在每一章前增加了思维导图,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3.本书配有知识图谱、拓展阅读和实验视频等数字资源,供读者进行延伸阅读。

    本书不仅可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还可作为食品安全及其评价、食品科学、食品检验、预防医学、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科研及工作人员的主要参考和指导用书。
    孙震,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食品生产许可国家注册审查员,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各分局食品安全顾问。毕业于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获硕士学位,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入职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现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及食品加工过程控制研究。 近年来主要承担《食品毒理学》(2004-2022)、《微生物学》(1993-2002)、《食品安全》(2013-2022)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获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涉及,聚赖氨酸天然防腐剂的开发与应用(江苏一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黄鳝深加工及品质改良技术(湖北仙桃),无锡金龙凤餐饮集团新工厂设计等项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毒理学概述

    一、食品毒理学概念

    二、食品毒理学的任务

    三、毒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 毒理学发展简史

    一、毒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我国食品毒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

    二、生物学方法

    三、组学技术

    第四节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一、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

    二、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

    第五节 食品毒理学发展趋势

    一、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发展趋势

    二、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三、实验动物由单一性模型向特征性模型发展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性作用

    一、毒物与中毒

    二、毒性、风险、安全性

    三、毒作用及其类型

    ……
  • 内容简介:
    本书为《简明食品毒理学》第二版,在延续第一版教材编写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调整和补充。全书共十二章,前十一章为毒理学理论,第十二章为毒理学实验技术与应用。第二版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创新:1.在大多数章前新增了章前导读;2.在每一章前增加了思维导图,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3.本书配有知识图谱、拓展阅读和实验视频等数字资源,供读者进行延伸阅读。

    本书不仅可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还可作为食品安全及其评价、食品科学、食品检验、预防医学、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科研及工作人员的主要参考和指导用书。
  • 作者简介:
    孙震,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食品生产许可国家注册审查员,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各分局食品安全顾问。毕业于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获硕士学位,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入职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现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及食品加工过程控制研究。 近年来主要承担《食品毒理学》(2004-2022)、《微生物学》(1993-2002)、《食品安全》(2013-2022)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获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涉及,聚赖氨酸天然防腐剂的开发与应用(江苏一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黄鳝深加工及品质改良技术(湖北仙桃),无锡金龙凤餐饮集团新工厂设计等项目。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毒理学概述

    一、食品毒理学概念

    二、食品毒理学的任务

    三、毒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 毒理学发展简史

    一、毒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我国食品毒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

    二、生物学方法

    三、组学技术

    第四节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一、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

    二、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

    第五节 食品毒理学发展趋势

    一、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发展趋势

    二、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三、实验动物由单一性模型向特征性模型发展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性作用

    一、毒物与中毒

    二、毒性、风险、安全性

    三、毒作用及其类型

    ……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