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文化论

梯田文化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1-07
版次: 1
ISBN: 9787548204695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社会文化
31人买过
  •   梯田,是云南山地民族——哈尼族在哀牢山区创造的自然生态奇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梯田壮景,是建立在哀牢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上的、特定的、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哈尼族梯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梯田文化论》正是以梯田的形成原因、农耕样式,雄奇壮伟的姿容,文明形成等为切入点,深层次地探讨了哈尼族社会的农耕文化、社会架构、物质生活、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等时下有关生态文明的课题。
      王清华,男,汉族,1955年生,当过工人。198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民族学田野工作,足迹遍及云南的山山水水。出版的作品有:《西南丝绸之路考察记》、《云海中的奇婚女性》、《哀牢山中》、《峨山民族志》、《雾海拥抱的山魂——金平民族纪实》、《浪漫的云霞——云南民族舞蹈》、《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凝视山神的脸谱——神奇的哈尼族梯田文化》等;另发表论文六十佘篇,拍摄电视纪录片四十余部(集);2000年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平生最爱游山玩水、写作和与朋友喝酒聊天。
    导言
    第一章 梯田:自然生态的翻版
    第一节 哀牢山区的自然生态
    第二节 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
    一、农业生态与生态观
    二、农业生态与梯田农耕技能
    三、耕作程序与生产水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梯田:平坝农耕文化的移置
    第一节 云南亚热带山地农业
    一、农业形态与社会形态
    二、农耕渊源
    第二节 迁徙与农耕文化的移置
    一、迁徙与早期农耕定居
    二、迁徙与社会发展
    三、迁徙与农耕文化的移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梯田:社会结构的基础
    第一节 封建领主制社会结构
    一、哈尼族封建领主制始末
    二、封建领主制社会结构
    第二节 连名制社会结构
    一、地名连名制社会结构
    二、父子连名制社会结构
    三、师徒连名制社会结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梯田:物质生活的依托
    第一节 平衡的生存空间
    一、居住半山区是生存的选择
    二、哈尼族的风水观
    三、村寨的小型聚落
    四、三位一体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物质生活的依托
    一、居家建筑与梯田农业
    二、饮食与梯田农业
    三、服饰与梯田农业
    四、交通与梯田农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梯田:自然人生观的桥梁
    第一节 自然宇宙观
    第二节 自然人生观
    一、艰辛的人生
    二、豁达快乐的人生
    三、顺应天命的人生
    四、人生哲学
    五、人生礼仪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梯田:民族性格的写照
    第一节 温和柔顺的性格特征
    一、忍辱负重
    二、谦让无争
    三、委曲求全
    第二节 热情豪爽的性格特征
    一、热情好客情动于中
    二、思想感情表露于外
    第三节 富于坚韧性的性格特征
    一、不屈不挠的韧性
    二、坚强如石的刚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梯田:社会人际关系的纽带
    第一节 民族内部人际关系
    一、家庭关系
    二、邻里关系
    三、村寨关系
    第二节 民族外部人际关系
    一、与彝族的关系
    二、与苗、瑶等民族的关系
    三、与傣族的关系
    四、与汉族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梯田:人神交流的祭坛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天地崇拜
    二、火与水的崇拜
    第二节 动植物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动物崇拜
    二、植物崇拜
    第三节 祖先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丧葬活动中的祖先崇拜
    二、农耕生活中的祖先崇拜
    第四节 梯田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梯田崇拜
    二、梯田农业祭祀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梯田:生命情调的源泉
    第一节 审美情趣的坐标
    一、体现梯田的健康美
    二、体现梯田的群体美
    三、体现梯田的自然关
    第二节 深沉的大地艺术
    一、梯田与装饰艺术
    二、梯田与诗歌艺术
    三、梯田与舞蹈艺术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梯田:文化传承的载体
    第一节 梯田农耕文化的传承
    一、示范身教的传承方式
    二、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
    第二节 特殊文化阶层与特殊记忆系统
    一、专门性文化传承人
    二、特殊记忆系统
    本章小结
    附录一 哈尼族昂玛突实录
    附录二 哈尼族婚礼实录
  • 内容简介:
      梯田,是云南山地民族——哈尼族在哀牢山区创造的自然生态奇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梯田壮景,是建立在哀牢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上的、特定的、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哈尼族梯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梯田文化论》正是以梯田的形成原因、农耕样式,雄奇壮伟的姿容,文明形成等为切入点,深层次地探讨了哈尼族社会的农耕文化、社会架构、物质生活、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等时下有关生态文明的课题。
  • 作者简介:
      王清华,男,汉族,1955年生,当过工人。198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民族学田野工作,足迹遍及云南的山山水水。出版的作品有:《西南丝绸之路考察记》、《云海中的奇婚女性》、《哀牢山中》、《峨山民族志》、《雾海拥抱的山魂——金平民族纪实》、《浪漫的云霞——云南民族舞蹈》、《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凝视山神的脸谱——神奇的哈尼族梯田文化》等;另发表论文六十佘篇,拍摄电视纪录片四十余部(集);2000年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平生最爱游山玩水、写作和与朋友喝酒聊天。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梯田:自然生态的翻版
    第一节 哀牢山区的自然生态
    第二节 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
    一、农业生态与生态观
    二、农业生态与梯田农耕技能
    三、耕作程序与生产水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梯田:平坝农耕文化的移置
    第一节 云南亚热带山地农业
    一、农业形态与社会形态
    二、农耕渊源
    第二节 迁徙与农耕文化的移置
    一、迁徙与早期农耕定居
    二、迁徙与社会发展
    三、迁徙与农耕文化的移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梯田:社会结构的基础
    第一节 封建领主制社会结构
    一、哈尼族封建领主制始末
    二、封建领主制社会结构
    第二节 连名制社会结构
    一、地名连名制社会结构
    二、父子连名制社会结构
    三、师徒连名制社会结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梯田:物质生活的依托
    第一节 平衡的生存空间
    一、居住半山区是生存的选择
    二、哈尼族的风水观
    三、村寨的小型聚落
    四、三位一体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物质生活的依托
    一、居家建筑与梯田农业
    二、饮食与梯田农业
    三、服饰与梯田农业
    四、交通与梯田农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梯田:自然人生观的桥梁
    第一节 自然宇宙观
    第二节 自然人生观
    一、艰辛的人生
    二、豁达快乐的人生
    三、顺应天命的人生
    四、人生哲学
    五、人生礼仪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梯田:民族性格的写照
    第一节 温和柔顺的性格特征
    一、忍辱负重
    二、谦让无争
    三、委曲求全
    第二节 热情豪爽的性格特征
    一、热情好客情动于中
    二、思想感情表露于外
    第三节 富于坚韧性的性格特征
    一、不屈不挠的韧性
    二、坚强如石的刚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梯田:社会人际关系的纽带
    第一节 民族内部人际关系
    一、家庭关系
    二、邻里关系
    三、村寨关系
    第二节 民族外部人际关系
    一、与彝族的关系
    二、与苗、瑶等民族的关系
    三、与傣族的关系
    四、与汉族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梯田:人神交流的祭坛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天地崇拜
    二、火与水的崇拜
    第二节 动植物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动物崇拜
    二、植物崇拜
    第三节 祖先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丧葬活动中的祖先崇拜
    二、农耕生活中的祖先崇拜
    第四节 梯田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梯田崇拜
    二、梯田农业祭祀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梯田:生命情调的源泉
    第一节 审美情趣的坐标
    一、体现梯田的健康美
    二、体现梯田的群体美
    三、体现梯田的自然关
    第二节 深沉的大地艺术
    一、梯田与装饰艺术
    二、梯田与诗歌艺术
    三、梯田与舞蹈艺术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梯田:文化传承的载体
    第一节 梯田农耕文化的传承
    一、示范身教的传承方式
    二、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
    第二节 特殊文化阶层与特殊记忆系统
    一、专门性文化传承人
    二、特殊记忆系统
    本章小结
    附录一 哈尼族昂玛突实录
    附录二 哈尼族婚礼实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梯田文化论
梯田同位素生态水文研究
宋维峰
梯田文化论
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的生态农业
王清华 著
梯田文化论
梯田上的咖啡:菲律宾卡林加部落的新生
布鲁斯·葛雷登(Bruce Grayden)
梯田文化论
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
王清华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梯田文化论
发现传统——王清华民族学论文集
王清华 著
梯田文化论
老总有想法,高层有干法:企业中的将帅之道
王清华 古怀亮
梯田文化论
360°谈营销:一位营销咨询师20年实战洞察
王清华、古怀亮 著
梯田文化论
超深复杂油气藏录井技术
王清华、郭清滨、王国瓦 著
梯田文化论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王清华、邹晓蓉 著
梯田文化论
东北师范大学文库:语篇的“言语个性”分析及语篇教学模式研究
王清华 著
梯田文化论
大学化学实验(第二版)
王清华、王本根、王春华 编
梯田文化论
幼儿园教育基本技能
王清华 主编
梯田文化论
行走中国地理文化系列·消逝中的风情:守护古城
王清华、罗小韵 著
梯田文化论
塔里木油田录井技术
王清华 主编
梯田文化论
畅游民族走廊
王清华 著
梯田文化论
浪漫的云霞——云南民族舞蹈
王清华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