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6-03
版次: 4
ISBN: 9787511891297
定价: 5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32页
字数: 80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333人买过
  • 本版在系统、全面地阐述民事诉讼各种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原理和运用的阐释与说明,也对原有内容予以充实、增补和调整,进一步丰富了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和理论。

    此外,作为一本专著式教科书,本书在形式上亦有三大特点:一为目录设置要点提示,便于知识点的宏观把握及快速查找;二为文中设置“问题与思考”及“知识拓展”版块,便于阅读者进一步思考;三为文后设置“关键词索引”,便于学习者对照查阅。

    本书既可为法学本研阶段教学及自学使用,也可为法学理论及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张卫平,1979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198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执教。1993年从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赴日本留学,分别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和一桥大学法学部学习。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曾任《现代法学》、《清华法学》杂志主编。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并获司法部、劳动人事部“英雄模范”、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北京市高校名师等荣誉称号。个人独著《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等九部;合作撰写著作数十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一百六十余篇。 第一单元导论

    第一章民事诉讼概述

    一、民事纠纷

    二、民事诉讼

    三、民事诉讼的目的

    意义•涵义•学说

    四、民事诉讼与相邻制度的对接

    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对接•与仲裁制度的对接

    五、民事诉讼法

    涵义•性质、作用、地位•与宪法•种类•判例、指导性案例•效力•与实体法•近现代发展

    六、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七、民事诉讼体制

    涵义•价值•类型•转型

    八、民事诉讼法沿革

    古代•清末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1949年至改革开放•1991年的制定及至今的修改

    九、民事诉讼法与法系

    十、民事诉讼法学

    对象与范围•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涵义•功能•体系

    二、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

    涵义•依据

    三、辩论原则

    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辩论原则•约束性辩论原则(辩论主义)

    四、处分原则

    涵义•内容•法理依据•与约束性辩论原则的关系

    五、诚实信用原则

    缘起与认识基础•意义•适用情形

    第三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基本制度概述

    二、合议制度

    概念•合议庭构成

    三、回避制度

    概念•主体范围和情形•方式和程序•无利害关系情形

    四、公开审判制度

    涵义•意义•不公开审理的特殊情况

    五、两审终审制度

    多重审级制度的利弊与审级的多元化•两审终审制

    第二单元民事诉讼中的法院

    第四章法院的结构

    一、法院的概念

    二、普通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及巡回法庭•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及人民法庭

    三、专门法院

    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

    四、法院的内部组织结构

    审判业务部门•非审判业务部门•审判委员会

    五、法院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

    审判人员•其他人员

    六、法院体制改革

    概述•主要举措

    第五章法院的职权

    一、法院职权概述

    二、法院的民事审判权

    程序控制权•程序事项裁决权•调查取证权•释明权•事实认定权•实体争议裁判权

    三、法院的执行权

    概述•关于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以及执行体制的改革

    第六章民事裁判权的范围

    一、民事裁判权范围界定的标准

    二、民事裁判权范围的政策调整

    三、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界定

    四、民事争议与内部争议的界定

    第七章管辖

    一、概述

    概念和意义•确定管辖的因素•管辖恒定•种类

    二、级别管辖

    涵义•标准•内容

    三、地域管辖

    概述•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

    四、专属管辖

    五、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六、协议管辖

    七、默认管辖

    涵义及意义•要件

    八、裁定管辖

    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的转移

    九、管辖权异议

    涵义•提起条件•处理程序

    第三单元当事人等

    第八章当事人

    一、当事人的概念

    二、当事人的确定

    涵义•基准与学说

    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诉讼权利能力•诉讼行为能力

    四、当事人权、诉讼负担与诉讼义务

    当事人权•诉讼负担与诉讼义务

    五、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涵义•特点•种类•评价•瑕疵诉讼行为与处理•申请与主张•诉讼契约

    六、当事人适格

    涵义•与当事人能力的交错•判断当事人适格与否的标准•三大基本诉的类型与当事人适格

    七、当事人的变更

    法定的当事人变更•任意的当事人变更

    八、原告与被告的确定

    概念•原告和被告的确定•企业法人下落不明、歇业、被撤销、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第九章共同诉讼

    一、共同诉讼概述

    涵义•发生原因•分类

    二、必要共同诉讼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三、普通共同诉讼

    概念和特征•适用条件•普通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诉讼的共同诉讼适用

    四、诉讼代表人制度

    概述•诉讼代表人•代表人诉讼的种类•关于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裁判的效力•不宜适用诉讼代表人的情形

    第十章第三人

    一、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概念、诉讼地位•制度设立的目的•参加诉讼的条件

    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两种类型•辅助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被告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第十一章诉讼代理人、代表人及辅助人

    一、诉讼代理人概述

    概念•特点•种类•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异同•民事诉讼代理制度作用

    二、法定诉讼代理人

    概念•诉讼地位•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

    概念和特点•范围•权限•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四、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代表

    五、诉讼辅助人

    第四单元诉权与诉

    第十二章诉权

    一、诉权的涵义

    二、诉权的学说

    双重诉权说•私法诉权说•公法诉权说•诉权否定说

    第十三章诉

    一、诉的概念

    二、诉的种类

    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形成之诉

    三、诉的利益

    涵义•权利保护的资格•权利保护的利益

    四、诉讼标的

    涵义•在民事诉讼实务中的地位•识别(传统诉讼标的理论•新诉讼标的理论•诉讼标的识别的具体适用)

    五、诉的变动

    诉的合并•诉的变更•诉的追加

    第五单元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证明

    第十四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据

    一、证据概述

    概念•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合法性•证据能力•证据的证明力•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

    二、民事证据的种类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对证据种类规定的调整•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物证•勘验笔录•当事人陈述

    三、本证与反证

    四、证据保全

    概念和意义•条件•程序•方法

    五、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根据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第十五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一、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举证时限•证据交换

    二、证明对象

    概述•范围•无需证明的事实

    三、证明与疏明

    证明•疏明

    四、证明责任

    概述•理解证明责任应注意的问题•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的规定

    五、证明责任的分配

    涵义•原则•证明责任的倒置

    六、证明标准

    概述•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七、质证

    概念•主体•客体•程序•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八、认证

    概念•基本要求•方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九、证明妨害的对策

    涵义与背景•适用强制措施•法院调查取证•推定主张成立•证明责任倒置•降低证明标准•拟制自认

    十、事实判断的原则

    概述•法定证据原则•自由心证原则

    第六单元诉讼保障机制

    第十六章期间与送达

    一、期间

    概念•种类•计算•耽误

    二、送达

    概念和意义•方式•效力和送达回证

    第十七章保全

    一、财产保全

    概念和种类•范围和措施•程序•解除•救济程序

    二、行为保全

    概念•目的•实施

    第十八章先予执行

    一、先予执行的概念、适用范围和条件

    概念•适用范围•适用条件

    二、先予执行的程序及执行错误的补救

    程序•执行错误的补救

    第十九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一、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概述

    二、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构成•种类

    三、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

    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

    四、强制措施的裁量原则

    第二十章诉讼费用

    一、诉讼费用概述

    涵义•意义

    二、诉讼费用的种类及收费标准

    案件受理费及收费标准•申请费及收费标准

    三、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对诉讼费用决定的异议及处理

    五、司法救助与诉讼费用的免、减、缓

    第七单元诉讼程序

    第二十一章普通程序

    一、起诉和受理

    起诉•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起诉的法律效果•受理

    二、开庭审理前的准备

    一般程度性准备事项•庭前会议•庭前准备程序的充实和完善

    三、开庭审理

    涵义•主要程序•法庭笔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延期审理

    五、审结期限

    六、法院调解

    概述•原则•实施•调解协议及其效力

    七、撤诉

    涵义•条件•法律效果•按撤诉处理的几种情形

    八、缺席判决

    九、反诉

    概念和性质•要件•程序

    十、诉讼上的抵消

    十一、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诉讼中止•诉讼终结

    第二十二章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意义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适用法院•适用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适用异议

    三、简易程序的主要内容

    起诉和答辩•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宣判

    四、小额案件诉讼的特别规定

    意义•标的额确定的标准•适用案件类型•不得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规范适用•其他程序问题

    第二十三章公益诉讼程序

    一、公益诉讼的涵义及性质

    二、公益诉讼的对象

    三、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

    基本理论问题•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原告

    四、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类型

    五、公益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

    案件管辖•禁止反诉•告知程序•其他适格原告的诉讼参加•与私益诉讼的关系•和解与调解•判决效力

    第二十四章第二审程序

    一、第二审程序概述

    概念•意义•与第一审的关系

    二、上诉的提起和撤回

    提起•撤回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

    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审理对象和范围•审理方式•上诉案件的调解

    四、上诉案件的裁判

    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的处理•对不服第一审裁定上诉的处理•第二审裁判的法律效力

    第二十五章再审程序

    一、再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涵义•理解审判监督程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7年、2012年《民事诉讼法》两次修改对再审程序的调整

    二、再审的启动

    法院决定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检察院抗诉与建议再审

    三、再审事由

    涵义及意义•内容

    四、再审事由的审查程序

    实施•终结

    五、本案再次审理的程序

    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另行组成合议庭•本案审理适用的程序•再审中再审申请或抗诉的撤回•再审中的调解•再审案件的裁判•提审、指定再审和指令再审

    第二十六章第三人撤销之诉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目的和意义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与特征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当事人

    原告•被告

    四、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客体

    五、第三人撤销之诉提起的程序及裁判

    期限和管辖法院•起诉和受理•审查和受理•裁判及效力•与再审、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协调与衔接

    第二十七章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一、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涉外民事诉讼•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立法体例和渊源形式

    二、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则•同等对等原则•适用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原则•司法豁免原则•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三、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确定原则•一般规定•特殊规定

    四、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和送达

    期间•送达

    五、司法协助

    概述•一般司法协助•特殊司法协助

    第八单元裁判

    第二十八章判决

    一、判决的种类

    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形成判决•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原判决和补充判决•诉讼判决和非讼判决•全部判决和部分判决•终局判决和中间判决

    二、判决的内容

    三、判决书的补正

    四、判决效力概述

    五、判决的既判力

    涵义•客观范围•主观范围•时间范围

    第二十九章裁定与决定

    一、民事裁定

    涵义•适用范围•效力

    二、民事决定

    涵义•适用范围

    第九单元非讼程序

    第三十章非讼程序概论

    一、非讼案件与非讼程序的涵义

    二、非讼程序的特点

    三、非讼程序的类型

    四、关于诉讼案件的非讼化

    五、我国非讼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三十一章特别程序

    一、特别程序概述

    涵义•适用特别程序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审理选民资格案件的程序

    三、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审理和判决•法律后果•判决的撤销

    四、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成立条件•审理和判决•法律后果•判决的撤销

    五、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审理和判决•判决的撤销

    六、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条件•审理程序•判决的撤销

    七、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

    涵义•意义•程序

    八、实现担保物权的程序

    概述•程序

    第三十二章督促程序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概述•特点

    二、申请支付令的程序

    条件•程序

    三、法院对支付令申请的受理和审理

    受理•审理

    四、支付令

    内容•效力

    五、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异议

    成立条件•效力•撤回

    六、督促程序的终结

    第三十三章公示催告程序

    一、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概念•特点•适用范围

    二、公示催告程序

    申请•审查和受理•发出停止支付通知•发出公示催告公告•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

    三、除权判决

    条件•效力•撤销

    第十单元执行程序

    第三十四章执行程序总论

    一、民事执行程序概述

    概念和特征•性质•和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立法体例

    二、执行程序总则

    执行主体•执行标的•执行根据•执行管辖

    三、执行程序的开始

    开始方式•执行受理•执行调查

    四、执行程序的进行

    参与分配•执行担保•执行竞合•执行和解•执行中止•执行承担•委托执行•协助执行•责令执行和变更执行

    五、执行程序的结束

    执行结案•执行终结•不予执行•停止执行

    六、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执行回转

    第三十五章执行程序分论

    一、各类执行措施概述

    概念•种类

    二、对金钱债权的执行

    概念•措施

    三、对非金钱财产的执行

    一般非金钱财产的执行•对特殊非金钱财产的执行•对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

    四、对交付物及行为的执行

    对交付物的执行•对行为的执行

    五、保障性执行措施

    法院搜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交付迟延利息或迟延履行金•继续履行•财产报告•限制出境•征信系统记录•媒体曝光
  • 内容简介:
    本版在系统、全面地阐述民事诉讼各种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原理和运用的阐释与说明,也对原有内容予以充实、增补和调整,进一步丰富了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和理论。

    此外,作为一本专著式教科书,本书在形式上亦有三大特点:一为目录设置要点提示,便于知识点的宏观把握及快速查找;二为文中设置“问题与思考”及“知识拓展”版块,便于阅读者进一步思考;三为文后设置“关键词索引”,便于学习者对照查阅。

    本书既可为法学本研阶段教学及自学使用,也可为法学理论及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 作者简介:
    张卫平,1979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198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执教。1993年从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赴日本留学,分别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和一桥大学法学部学习。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曾任《现代法学》、《清华法学》杂志主编。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并获司法部、劳动人事部“英雄模范”、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北京市高校名师等荣誉称号。个人独著《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等九部;合作撰写著作数十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一百六十余篇。
  • 目录:
    第一单元导论

    第一章民事诉讼概述

    一、民事纠纷

    二、民事诉讼

    三、民事诉讼的目的

    意义•涵义•学说

    四、民事诉讼与相邻制度的对接

    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对接•与仲裁制度的对接

    五、民事诉讼法

    涵义•性质、作用、地位•与宪法•种类•判例、指导性案例•效力•与实体法•近现代发展

    六、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七、民事诉讼体制

    涵义•价值•类型•转型

    八、民事诉讼法沿革

    古代•清末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1949年至改革开放•1991年的制定及至今的修改

    九、民事诉讼法与法系

    十、民事诉讼法学

    对象与范围•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涵义•功能•体系

    二、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

    涵义•依据

    三、辩论原则

    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辩论原则•约束性辩论原则(辩论主义)

    四、处分原则

    涵义•内容•法理依据•与约束性辩论原则的关系

    五、诚实信用原则

    缘起与认识基础•意义•适用情形

    第三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基本制度概述

    二、合议制度

    概念•合议庭构成

    三、回避制度

    概念•主体范围和情形•方式和程序•无利害关系情形

    四、公开审判制度

    涵义•意义•不公开审理的特殊情况

    五、两审终审制度

    多重审级制度的利弊与审级的多元化•两审终审制

    第二单元民事诉讼中的法院

    第四章法院的结构

    一、法院的概念

    二、普通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及巡回法庭•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及人民法庭

    三、专门法院

    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

    四、法院的内部组织结构

    审判业务部门•非审判业务部门•审判委员会

    五、法院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

    审判人员•其他人员

    六、法院体制改革

    概述•主要举措

    第五章法院的职权

    一、法院职权概述

    二、法院的民事审判权

    程序控制权•程序事项裁决权•调查取证权•释明权•事实认定权•实体争议裁判权

    三、法院的执行权

    概述•关于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以及执行体制的改革

    第六章民事裁判权的范围

    一、民事裁判权范围界定的标准

    二、民事裁判权范围的政策调整

    三、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界定

    四、民事争议与内部争议的界定

    第七章管辖

    一、概述

    概念和意义•确定管辖的因素•管辖恒定•种类

    二、级别管辖

    涵义•标准•内容

    三、地域管辖

    概述•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

    四、专属管辖

    五、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六、协议管辖

    七、默认管辖

    涵义及意义•要件

    八、裁定管辖

    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的转移

    九、管辖权异议

    涵义•提起条件•处理程序

    第三单元当事人等

    第八章当事人

    一、当事人的概念

    二、当事人的确定

    涵义•基准与学说

    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诉讼权利能力•诉讼行为能力

    四、当事人权、诉讼负担与诉讼义务

    当事人权•诉讼负担与诉讼义务

    五、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涵义•特点•种类•评价•瑕疵诉讼行为与处理•申请与主张•诉讼契约

    六、当事人适格

    涵义•与当事人能力的交错•判断当事人适格与否的标准•三大基本诉的类型与当事人适格

    七、当事人的变更

    法定的当事人变更•任意的当事人变更

    八、原告与被告的确定

    概念•原告和被告的确定•企业法人下落不明、歇业、被撤销、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第九章共同诉讼

    一、共同诉讼概述

    涵义•发生原因•分类

    二、必要共同诉讼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三、普通共同诉讼

    概念和特征•适用条件•普通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诉讼的共同诉讼适用

    四、诉讼代表人制度

    概述•诉讼代表人•代表人诉讼的种类•关于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裁判的效力•不宜适用诉讼代表人的情形

    第十章第三人

    一、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概念、诉讼地位•制度设立的目的•参加诉讼的条件

    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两种类型•辅助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被告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第十一章诉讼代理人、代表人及辅助人

    一、诉讼代理人概述

    概念•特点•种类•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异同•民事诉讼代理制度作用

    二、法定诉讼代理人

    概念•诉讼地位•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

    概念和特点•范围•权限•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四、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代表

    五、诉讼辅助人

    第四单元诉权与诉

    第十二章诉权

    一、诉权的涵义

    二、诉权的学说

    双重诉权说•私法诉权说•公法诉权说•诉权否定说

    第十三章诉

    一、诉的概念

    二、诉的种类

    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形成之诉

    三、诉的利益

    涵义•权利保护的资格•权利保护的利益

    四、诉讼标的

    涵义•在民事诉讼实务中的地位•识别(传统诉讼标的理论•新诉讼标的理论•诉讼标的识别的具体适用)

    五、诉的变动

    诉的合并•诉的变更•诉的追加

    第五单元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证明

    第十四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据

    一、证据概述

    概念•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合法性•证据能力•证据的证明力•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

    二、民事证据的种类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对证据种类规定的调整•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物证•勘验笔录•当事人陈述

    三、本证与反证

    四、证据保全

    概念和意义•条件•程序•方法

    五、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根据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第十五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一、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举证时限•证据交换

    二、证明对象

    概述•范围•无需证明的事实

    三、证明与疏明

    证明•疏明

    四、证明责任

    概述•理解证明责任应注意的问题•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的规定

    五、证明责任的分配

    涵义•原则•证明责任的倒置

    六、证明标准

    概述•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七、质证

    概念•主体•客体•程序•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八、认证

    概念•基本要求•方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九、证明妨害的对策

    涵义与背景•适用强制措施•法院调查取证•推定主张成立•证明责任倒置•降低证明标准•拟制自认

    十、事实判断的原则

    概述•法定证据原则•自由心证原则

    第六单元诉讼保障机制

    第十六章期间与送达

    一、期间

    概念•种类•计算•耽误

    二、送达

    概念和意义•方式•效力和送达回证

    第十七章保全

    一、财产保全

    概念和种类•范围和措施•程序•解除•救济程序

    二、行为保全

    概念•目的•实施

    第十八章先予执行

    一、先予执行的概念、适用范围和条件

    概念•适用范围•适用条件

    二、先予执行的程序及执行错误的补救

    程序•执行错误的补救

    第十九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一、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概述

    二、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构成•种类

    三、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

    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

    四、强制措施的裁量原则

    第二十章诉讼费用

    一、诉讼费用概述

    涵义•意义

    二、诉讼费用的种类及收费标准

    案件受理费及收费标准•申请费及收费标准

    三、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对诉讼费用决定的异议及处理

    五、司法救助与诉讼费用的免、减、缓

    第七单元诉讼程序

    第二十一章普通程序

    一、起诉和受理

    起诉•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起诉的法律效果•受理

    二、开庭审理前的准备

    一般程度性准备事项•庭前会议•庭前准备程序的充实和完善

    三、开庭审理

    涵义•主要程序•法庭笔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延期审理

    五、审结期限

    六、法院调解

    概述•原则•实施•调解协议及其效力

    七、撤诉

    涵义•条件•法律效果•按撤诉处理的几种情形

    八、缺席判决

    九、反诉

    概念和性质•要件•程序

    十、诉讼上的抵消

    十一、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诉讼中止•诉讼终结

    第二十二章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意义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适用法院•适用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适用异议

    三、简易程序的主要内容

    起诉和答辩•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宣判

    四、小额案件诉讼的特别规定

    意义•标的额确定的标准•适用案件类型•不得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规范适用•其他程序问题

    第二十三章公益诉讼程序

    一、公益诉讼的涵义及性质

    二、公益诉讼的对象

    三、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

    基本理论问题•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原告

    四、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类型

    五、公益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

    案件管辖•禁止反诉•告知程序•其他适格原告的诉讼参加•与私益诉讼的关系•和解与调解•判决效力

    第二十四章第二审程序

    一、第二审程序概述

    概念•意义•与第一审的关系

    二、上诉的提起和撤回

    提起•撤回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

    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审理对象和范围•审理方式•上诉案件的调解

    四、上诉案件的裁判

    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的处理•对不服第一审裁定上诉的处理•第二审裁判的法律效力

    第二十五章再审程序

    一、再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涵义•理解审判监督程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7年、2012年《民事诉讼法》两次修改对再审程序的调整

    二、再审的启动

    法院决定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检察院抗诉与建议再审

    三、再审事由

    涵义及意义•内容

    四、再审事由的审查程序

    实施•终结

    五、本案再次审理的程序

    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另行组成合议庭•本案审理适用的程序•再审中再审申请或抗诉的撤回•再审中的调解•再审案件的裁判•提审、指定再审和指令再审

    第二十六章第三人撤销之诉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目的和意义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与特征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当事人

    原告•被告

    四、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客体

    五、第三人撤销之诉提起的程序及裁判

    期限和管辖法院•起诉和受理•审查和受理•裁判及效力•与再审、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协调与衔接

    第二十七章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一、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涉外民事诉讼•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立法体例和渊源形式

    二、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则•同等对等原则•适用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原则•司法豁免原则•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三、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确定原则•一般规定•特殊规定

    四、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和送达

    期间•送达

    五、司法协助

    概述•一般司法协助•特殊司法协助

    第八单元裁判

    第二十八章判决

    一、判决的种类

    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形成判决•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原判决和补充判决•诉讼判决和非讼判决•全部判决和部分判决•终局判决和中间判决

    二、判决的内容

    三、判决书的补正

    四、判决效力概述

    五、判决的既判力

    涵义•客观范围•主观范围•时间范围

    第二十九章裁定与决定

    一、民事裁定

    涵义•适用范围•效力

    二、民事决定

    涵义•适用范围

    第九单元非讼程序

    第三十章非讼程序概论

    一、非讼案件与非讼程序的涵义

    二、非讼程序的特点

    三、非讼程序的类型

    四、关于诉讼案件的非讼化

    五、我国非讼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三十一章特别程序

    一、特别程序概述

    涵义•适用特别程序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审理选民资格案件的程序

    三、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审理和判决•法律后果•判决的撤销

    四、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成立条件•审理和判决•法律后果•判决的撤销

    五、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审理和判决•判决的撤销

    六、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条件•审理程序•判决的撤销

    七、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

    涵义•意义•程序

    八、实现担保物权的程序

    概述•程序

    第三十二章督促程序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概述•特点

    二、申请支付令的程序

    条件•程序

    三、法院对支付令申请的受理和审理

    受理•审理

    四、支付令

    内容•效力

    五、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异议

    成立条件•效力•撤回

    六、督促程序的终结

    第三十三章公示催告程序

    一、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概念•特点•适用范围

    二、公示催告程序

    申请•审查和受理•发出停止支付通知•发出公示催告公告•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

    三、除权判决

    条件•效力•撤销

    第十单元执行程序

    第三十四章执行程序总论

    一、民事执行程序概述

    概念和特征•性质•和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立法体例

    二、执行程序总则

    执行主体•执行标的•执行根据•执行管辖

    三、执行程序的开始

    开始方式•执行受理•执行调查

    四、执行程序的进行

    参与分配•执行担保•执行竞合•执行和解•执行中止•执行承担•委托执行•协助执行•责令执行和变更执行

    五、执行程序的结束

    执行结案•执行终结•不予执行•停止执行

    六、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执行回转

    第三十五章执行程序分论

    一、各类执行措施概述

    概念•种类

    二、对金钱债权的执行

    概念•措施

    三、对非金钱财产的执行

    一般非金钱财产的执行•对特殊非金钱财产的执行•对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

    四、对交付物及行为的执行

    对交付物的执行•对行为的执行

    五、保障性执行措施

    法院搜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交付迟延利息或迟延履行金•继续履行•财产报告•限制出境•征信系统记录•媒体曝光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教育学基础(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 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电工学(下册):电工学·电子技术
秦曾煌 主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微生物学教程 第3版
周德庆 编著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现代汉语 [增订五版](上)
黄伯荣、廖序东 主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建筑制图(第七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何斌、陈锦昌、王枫红 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离散数学(第2版)
屈婉玲、耿素云、张立昂 著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
张岂之 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解析几何
吕林根、许子道 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美国文学选读(第3版)
陶洁 主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4版)
阮毅、陈伯时 主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数字信号处理(第四版)
高西全、丁玉美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