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

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2
版次: 1
ISBN: 9787564917968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2页
字数: 7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8人买过
  •   《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是一本关于“元绘画”的著述。
      “元绘画”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画中画”问题,而是能否在“形式/图像”与“意义/观念”之间开启并提供一个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变动的、临时的。也因此,它取消了媒介性的划分,回到了唯名论意义上的一般艺术的概念范畴。当然,这样一种理论探索,实际上也是基于当下身份政治和被主体化模式逐渐式微这一背景,意在尝试一种新的国际艺术对话和重建新的主体的可能。   鲁明军,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美术学系讲师。策划了“格林伯格在中国”、“视觉与观念”、“眼与心:当代艺术与现象学视域”、“物与词:视觉与思想”及“视觉考古”系列研讨等学术活动及相关展览。编著有《书写与视觉叙事:历史与理论的视野》、《视觉认知与艺术史:福柯达弥施克拉里》及《视觉研究与思想史叙事》(上下)(与人合编)、《另一种现代性,还是当代性?》(与人合编)等作品。 引言

    1 什么是“元绘画”?

    2 艺术史的“参与”

    3 观看的秩序

    4 物—形式—观念:叙述与感知

    5 制度性实践

    结语  一种临时的普遍性认知

    附记

    致谢

    图版

    附录  制像术、艺术史与绘画
  • 内容简介:
      《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是一本关于“元绘画”的著述。
      “元绘画”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画中画”问题,而是能否在“形式/图像”与“意义/观念”之间开启并提供一个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变动的、临时的。也因此,它取消了媒介性的划分,回到了唯名论意义上的一般艺术的概念范畴。当然,这样一种理论探索,实际上也是基于当下身份政治和被主体化模式逐渐式微这一背景,意在尝试一种新的国际艺术对话和重建新的主体的可能。
  • 作者简介:
      鲁明军,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美术学系讲师。策划了“格林伯格在中国”、“视觉与观念”、“眼与心:当代艺术与现象学视域”、“物与词:视觉与思想”及“视觉考古”系列研讨等学术活动及相关展览。编著有《书写与视觉叙事:历史与理论的视野》、《视觉认知与艺术史:福柯达弥施克拉里》及《视觉研究与思想史叙事》(上下)(与人合编)、《另一种现代性,还是当代性?》(与人合编)等作品。
  • 目录:
    引言

    1 什么是“元绘画”?

    2 艺术史的“参与”

    3 观看的秩序

    4 物—形式—观念:叙述与感知

    5 制度性实践

    结语  一种临时的普遍性认知

    附记

    致谢

    图版

    附录  制像术、艺术史与绘画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
论绘画
吕澎 著
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
论绘画的整体
张希民 著
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
论绘画:阿尔伯蒂绘画三书
[意]罗科·西尼斯加利(Rocco Sinisgalli)
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
论绘画
[意]阿尔贝蒂 著;[美]胡珺、辛尘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