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10
版次: 1
ISBN: 9787509710463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5页
字数: 39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9人买过
  •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从主流政治价值的确立到公民文化的培育、政治文化的更新与重建,构成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核心内容。其次,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推动或阻滞。因此,如何从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现代政治文化资源,如何吸纳人类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本土政治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各国在实现政治现代化方面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张桂琳,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政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科规划组评审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西方政治思想史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家精品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团队(政治学基础课程)带头人。先后师从杜汝辑先生、徐大同先生从事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先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瑞士洛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和进行学术访问。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常保国,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特色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建设点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西方政治思想史课题组主要成员。著有《中间党派与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宪政运动》,发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专制主义、绝对主义与开明专制》等学术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钱端升民主宪政思想研究——兼与同时代自由派学人之比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青年公民意识调查”以及文化部、美国能源基金会、布莱蒙基金会委托项目多项。 第一编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法律的宗教分析
    柏克与梁启超——革命年代的智者
    卢梭对启蒙思想及现代性弱点的批判与超越
    中世纪语境下的个人及其现代性的展露
    从权利诉求到路径选择: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近代图谱
    民主政治的“纯粹类型”与“复合形态”
    试论民主治理的意义

    第二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想与政治发展
    法治进程中的公民权利
    让公民直面respublica——宪政共和主义如何塑造积极公民
    有效国家权威下的宪政改革
    民族政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当代西方族群政治论局限与中国和谐民族观的意义
    浅谈社会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特性
    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大革命与现代政治的正当性:施米特与阿伦特的竞争性阐释
    个人自由的理性之维——哈耶克自由思想研究
    民族国家的矛盾——来自吉登斯的启示
    齐格蒙特·鲍曼对西方文明进程的批判性解析
    哈贝马斯的民主分析范式

    第三编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遭遇中国国情
    关于东方社会现代化发展战略取向的几点断想
    民“本”说的思想境界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纲——一项基于中西比较视角的审视与分析
    帝制中国的两种基本“公”“私”观及其制度表现——一个从制度回溯观念的尝试
    从秦、汉律到唐律的变化看齐儒学对中国刑律的影响
    略论宋代的权力制衡思想
    20世纪40年代“中间路线”思潮与自由派学人
    论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的限度——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
    当代大学生性别与政治社会化
  • 内容简介: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从主流政治价值的确立到公民文化的培育、政治文化的更新与重建,构成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核心内容。其次,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推动或阻滞。因此,如何从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现代政治文化资源,如何吸纳人类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本土政治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各国在实现政治现代化方面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 作者简介:
    张桂琳,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政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科规划组评审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西方政治思想史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家精品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团队(政治学基础课程)带头人。先后师从杜汝辑先生、徐大同先生从事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先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瑞士洛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和进行学术访问。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常保国,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特色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建设点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西方政治思想史课题组主要成员。著有《中间党派与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宪政运动》,发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专制主义、绝对主义与开明专制》等学术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钱端升民主宪政思想研究——兼与同时代自由派学人之比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青年公民意识调查”以及文化部、美国能源基金会、布莱蒙基金会委托项目多项。
  • 目录:
    第一编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法律的宗教分析
    柏克与梁启超——革命年代的智者
    卢梭对启蒙思想及现代性弱点的批判与超越
    中世纪语境下的个人及其现代性的展露
    从权利诉求到路径选择: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近代图谱
    民主政治的“纯粹类型”与“复合形态”
    试论民主治理的意义

    第二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想与政治发展
    法治进程中的公民权利
    让公民直面respublica——宪政共和主义如何塑造积极公民
    有效国家权威下的宪政改革
    民族政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当代西方族群政治论局限与中国和谐民族观的意义
    浅谈社会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特性
    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大革命与现代政治的正当性:施米特与阿伦特的竞争性阐释
    个人自由的理性之维——哈耶克自由思想研究
    民族国家的矛盾——来自吉登斯的启示
    齐格蒙特·鲍曼对西方文明进程的批判性解析
    哈贝马斯的民主分析范式

    第三编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遭遇中国国情
    关于东方社会现代化发展战略取向的几点断想
    民“本”说的思想境界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纲——一项基于中西比较视角的审视与分析
    帝制中国的两种基本“公”“私”观及其制度表现——一个从制度回溯观念的尝试
    从秦、汉律到唐律的变化看齐儒学对中国刑律的影响
    略论宋代的权力制衡思想
    20世纪40年代“中间路线”思潮与自由派学人
    论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的限度——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
    当代大学生性别与政治社会化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论西方中世纪王权观:现代国家权力观念的中世纪起源
李筠 著;丛日云 编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来源:文化、制度与传播
卢春龙、严挺 著;丛日云 编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
丛日云、庞金友 编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
丛日云、庞金龙 编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从国王的权力到国家的权力:近代西欧绝对主义思潮研究
郑红 著;从日云 编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西方古代中世纪政治思想研究
张桂琳、庞金友、丛日云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学研究方法
左才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学评论(2023年第1辑)
佟德志主编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经济学概论(第六版)()
徐禾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学十五讲(第三版)燕继荣教授政治学理论入门读物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新版
燕继荣 著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通鉴(第五卷)
俞可平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的视野(第二卷)
Quentin Skinner(昆廷·斯金纳)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认同与国家安全
常轶军著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生态变革与诗礼文化演进: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期诗歌创作时世考论(套装上下册)
邵炳军 著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学评论(2023年第2辑)
佟德志主编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的规则(第十一版)(人文社科悦读坊)
(英)罗德·黑格(Rod Hague)(英)马丁·哈罗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家(汉译名著本21)
柏拉图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政治与行政
古德诺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西方古代中世纪政治思想研究
张桂琳、庞金友、丛日云 编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文选. 2012年. 下册
张桂琳 主编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孟德斯鸠评传
张桂琳 著;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