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506085090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480页
丛书: 电影学文丛
分类: 艺术
32人买过
  •   本书是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2002年至今中国早期电影史(1949年以前)研究成果中选择编纂的论文集。这些研究性文章既有对电影史学结论的质疑并提出新的史料依据;也有对史学编纂方法与史学价值的深入探寻;有对以往所忽略的电影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还有对既有电影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与建设性思考;以及对于历史遗珠的个体考证等。对早期电影史研究新的史学框架的建构与新的史学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   钟大丰,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影历史及理论方向。著有《中国电影史》,译有《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等。曾四次获省部级奖,作者是中国首批电影专业硕士之一,1985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至今,其在在中国电影研究的领域内的研究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刘小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电影历史理论方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著有《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等。 前言病中答客问——有关《中国电影发展史》及其他             程季华电影史学的建构—— 论“十七年”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和《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历史地位        陈山关于电影史研究的一点想法——从《中国电影发展史》说起       许乐“重读”与“重写”——史学意识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史》     陈山举证《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之“史实”错误——先以该书第一编所谓为限  黄德泉理想的冲突——史学价值观与史学创新                 陈山电影历史编纂法?武侠及其他——从“重写电影史”说开去         钟大丰中国电影方志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新视点           刘小磊“电影”古今词义考                         黄德泉“影”的界定与电影在中国传入伊始的再考辩               刘小磊电影初到上海考                           黄德泉是否有重谈“影戏”的必要性                     钟大丰理论的发现——中国电影理论思维的萌芽与形成             陈山默片时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奠基                     陈山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             陈山章泯——中国影剧表演理论奠基人                     钱学格花样年华——中国早期电影表演理论的初创与勃兴             陈山回望中国电影剧作的诞生与初始期                   洪帆在辉煌中漫步思考——百年电影剧作一瞥                 王迪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                      倪震分叉路与浮桥——“冷战”初期的中国电影                龚艳 王志敏爱情的意象与民族电影的萌芽                     李二仕孙瑜——别一种写实                         杨远婴一个喜剧家的时代自画像——佐临电影研究               张华孙谦的编剧人生                           丁宁“王老引”从影行                         张华姚苏凤——1930年代影评活动的推手                   张华“习性”中的聚合与离散——行为理论视野中的《每日电影》群体更替   张华同源异流的“左翼”与“软性论”影评                 张华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2002年至今中国早期电影史(1949年以前)研究成果中选择编纂的论文集。这些研究性文章既有对电影史学结论的质疑并提出新的史料依据;也有对史学编纂方法与史学价值的深入探寻;有对以往所忽略的电影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还有对既有电影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与建设性思考;以及对于历史遗珠的个体考证等。对早期电影史研究新的史学框架的建构与新的史学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
  • 作者简介:
      钟大丰,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影历史及理论方向。著有《中国电影史》,译有《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等。曾四次获省部级奖,作者是中国首批电影专业硕士之一,1985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至今,其在在中国电影研究的领域内的研究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刘小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电影历史理论方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著有《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等。
  • 目录:
    前言病中答客问——有关《中国电影发展史》及其他             程季华电影史学的建构—— 论“十七年”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和《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历史地位        陈山关于电影史研究的一点想法——从《中国电影发展史》说起       许乐“重读”与“重写”——史学意识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史》     陈山举证《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之“史实”错误——先以该书第一编所谓为限  黄德泉理想的冲突——史学价值观与史学创新                 陈山电影历史编纂法?武侠及其他——从“重写电影史”说开去         钟大丰中国电影方志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新视点           刘小磊“电影”古今词义考                         黄德泉“影”的界定与电影在中国传入伊始的再考辩               刘小磊电影初到上海考                           黄德泉是否有重谈“影戏”的必要性                     钟大丰理论的发现——中国电影理论思维的萌芽与形成             陈山默片时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奠基                     陈山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             陈山章泯——中国影剧表演理论奠基人                     钱学格花样年华——中国早期电影表演理论的初创与勃兴             陈山回望中国电影剧作的诞生与初始期                   洪帆在辉煌中漫步思考——百年电影剧作一瞥                 王迪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                      倪震分叉路与浮桥——“冷战”初期的中国电影                龚艳 王志敏爱情的意象与民族电影的萌芽                     李二仕孙瑜——别一种写实                         杨远婴一个喜剧家的时代自画像——佐临电影研究               张华孙谦的编剧人生                           丁宁“王老引”从影行                         张华姚苏凤——1930年代影评活动的推手                   张华“习性”中的聚合与离散——行为理论视野中的《每日电影》群体更替   张华同源异流的“左翼”与“软性论”影评                 张华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电影讲义
钟大丰 著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影戏学
钟大丰 著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影戏剧本作法
钟大丰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影戏年鉴
钟大丰 著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惑学思影录:钟大丰中国电影史论集
钟大丰 著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下)
钟大丰、刘小磊 编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走进世界各地的电影课堂:国际影视教育的现状与趋势
钟大丰、李二仕、潘若简 编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影像中国
钟大丰、李二仕 著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舒晓鸣 著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
钟大丰、梅峰 编
“重”写与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再认识(上)
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
钟大丰、潘若简、庄宇新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