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录

文思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1-02
ISBN: 9787538259322
定价: 6.5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社会文化
33人买过
  • 目录:
    本书说明

    文思录
    倦飞的鸟
    明驼
    小山
    朗诵诗人
    梅花
    贺胡金铨钟玲新婚
    莎士比亚的生日礼
    读书乐
    红与白
    梅花二弄
    眼睛与窗
    无情对
    名句与佳句
    为学之道
    梅花三弄
    更上一层楼
    从神交到知交——黄葆芳《引玉集》序
    名言隽语的背后
    一、邱吉尔
    二、爱因斯坦
    三、高尔温
    《海上花》的英译本
    亶赋·毅力·学问——读夏志清新作《鸡窗集》有感
    不定向东风——闻英美两大汉学家退隐有感
    翻译和国民外交
    再思录
    像西西这样的一们小说家
    三思录
    秀才人情——介绍《四海集》
    偶思录
    附录
    理性的闪光——宋淇早期 "从茫茫人海里,一滴水珠向我轻轻走来,她对我低语:我爱你,我不久就要死去,我曾经奔波迢迢万里,只为寻你,亲近你,因为我不见你我不心死,因为我怕以后会失去了你。"相信读者更多的是熟悉林以亮翻译的诗歌,本书是林以亮生前最后文集,让读者更是大开眼界!
    本书原名《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系林以亮生前最后文集,也是他评论霍克思翻译《红楼梦》的主打文章篇名。以之作书名,作者用心可谓多多。称赞故友旧交再添硕果,"眼看我笔下的译坛高手和诗文名家在这十年中,个个一本初衷,妙艺纷陈,难免自感惭愧。"是其一;也是夫子自道,"至于对人生的体验上,……的确达到了高一层的境界。"此其二。将其易名《文思录》,颇觉费猜。好在这变易并不妨碍窥豹一斑。是林以亮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集中代表了他学贯中西的广阔视野,和他著作的"兼美":深入的学术性和浅出的可读性。无论细说夏志清及其为学之道,详评西西及其独特的小说艺术,还是推介英国汉学大师霍克思多译《红楼梦》的成就,都能韵发锋流,熔知识、见解、机智、幽默于一炉,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林以亮(1919-1996)是浙江吴兴人,原名宋淇,笔名宋悌芬、欧阳竟、余怀、杨晋等。抗战期间在上海从事话剧和学术活动,编有舞台剧《皆大欢喜》,与傅雷、钱钟书等过从甚密。1948年移居香港,先后担任美国新闻处编译部主任、电懋影业公司制片部主任、邵氏影业公司编审委员会主任。主编过颇有影响的《美国诗选》、《美国七大小说家》、《美国文学批评选》等,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电影剧本《南北和》等。他1972年创办《文林》杂志。1968年至1984 年间,又执教香港中文大学,筹组翻译研究中心并任主任,主持出版《译丛》(Renditions)中译英半年刊,他还是香港翻译学会发起人之一。
  • 内容简介:
    目录:
    本书说明

    文思录
    倦飞的鸟
    明驼
    小山
    朗诵诗人
    梅花
    贺胡金铨钟玲新婚
    莎士比亚的生日礼
    读书乐
    红与白
    梅花二弄
    眼睛与窗
    无情对
    名句与佳句
    为学之道
    梅花三弄
    更上一层楼
    从神交到知交——黄葆芳《引玉集》序
    名言隽语的背后
    一、邱吉尔
    二、爱因斯坦
    三、高尔温
    《海上花》的英译本
    亶赋·毅力·学问——读夏志清新作《鸡窗集》有感
    不定向东风——闻英美两大汉学家退隐有感
    翻译和国民外交
    再思录
    像西西这样的一们小说家
    三思录
    秀才人情——介绍《四海集》
    偶思录
    附录
    理性的闪光——宋淇早期
  • 作者简介:
    "从茫茫人海里,一滴水珠向我轻轻走来,她对我低语:我爱你,我不久就要死去,我曾经奔波迢迢万里,只为寻你,亲近你,因为我不见你我不心死,因为我怕以后会失去了你。"相信读者更多的是熟悉林以亮翻译的诗歌,本书是林以亮生前最后文集,让读者更是大开眼界!
    本书原名《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系林以亮生前最后文集,也是他评论霍克思翻译《红楼梦》的主打文章篇名。以之作书名,作者用心可谓多多。称赞故友旧交再添硕果,"眼看我笔下的译坛高手和诗文名家在这十年中,个个一本初衷,妙艺纷陈,难免自感惭愧。"是其一;也是夫子自道,"至于对人生的体验上,……的确达到了高一层的境界。"此其二。将其易名《文思录》,颇觉费猜。好在这变易并不妨碍窥豹一斑。是林以亮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集中代表了他学贯中西的广阔视野,和他著作的"兼美":深入的学术性和浅出的可读性。无论细说夏志清及其为学之道,详评西西及其独特的小说艺术,还是推介英国汉学大师霍克思多译《红楼梦》的成就,都能韵发锋流,熔知识、见解、机智、幽默于一炉,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林以亮(1919-1996)是浙江吴兴人,原名宋淇,笔名宋悌芬、欧阳竟、余怀、杨晋等。抗战期间在上海从事话剧和学术活动,编有舞台剧《皆大欢喜》,与傅雷、钱钟书等过从甚密。1948年移居香港,先后担任美国新闻处编译部主任、电懋影业公司制片部主任、邵氏影业公司编审委员会主任。主编过颇有影响的《美国诗选》、《美国七大小说家》、《美国文学批评选》等,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电影剧本《南北和》等。他1972年创办《文林》杂志。1968年至1984 年间,又执教香港中文大学,筹组翻译研究中心并任主任,主持出版《译丛》(Renditions)中译英半年刊,他还是香港翻译学会发起人之一。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文思录
文思与品鉴:外国文学笔札(光启文库)
虞建华
文思录
文思博要·英汉对照——伦理学
李健 编;[荷兰]斯宾诺莎(Spinoza)
文思录
文思
曹聚仁
文思录
文思博要·英汉对照——人类理解论
[英]洛克 著;徐文秀 编;谭善明
文思录
文思丛书 意境的诞生:以体验方式为中心的美学考察
王德岩 著
文思录
文思博要·英汉对照——人性论
[英]休谟 著;张同铸 编
文思录
文思泉涌:如何克服学术写作拖延症
保罗·J.席尔瓦 著;胡颖 译
文思录
文思博要·英汉对照——人口原理
[英]马尔萨斯 著;黄立波 编
文思录
文思泽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人文社科类)
计伟荣 编
文思录
文思博要·英汉对照——艺术哲学
曹园英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文思录
美国诗选:美国文化丛书之一
林以亮 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