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元文集

陈吉元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12
版次: 1
ISBN: 9787532619191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95页
字数: 457千字
分类: 历史
3人买过
  •   陈吉元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位资深研究人员,并先后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等职。先后研究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工业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地区经济结构合理化等方面。到农村发展研究所以后,研究领域涉及到“三农”问题的各主要方面,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农_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农民收入、粮食问题、邓小平农业思想等。本书收录作者生前研究著作30余篇,书中的真知灼见,对于当前的经济研究工作着来说,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陈吉元(1934—2003),1934年4月12日出生,在四川省重庆市度过了青少年时期。1946年lO月随家移居北平(现北京)。1949年秋天,人河北省立高中学习,在此期间确立了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志向。195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56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1978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并先后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6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1988年7月至1998年11月任所长。1988年起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并先后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3月开始,先后当选为第九、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1999年以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农村经济》及《中国农村观察》主编、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研究会会长等职。 序
    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必要性
    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和技术革命
    要十分讲求经济效果
    看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方法论
    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评述
    略论经济机制
    论经济体制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体系中的地位
    近几年国内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讨论评介
    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经济理论问题
    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的步骤
    建立开放式的社会主义经济
    美国工业公司见闻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计划体制研究
    经济体制改革与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农村改革与发展
    关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几个问题
    略论脱贫“
    农村改革十年的理论启迪”
    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乡镇企业”
    商品化:脱贫致富的关键“
    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迈上新台阶”
    粮食问题研究”
    坚持和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坚持和深化农村改革“
    市场经济理论与深化农村改革
    德国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迫切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邓小平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与中国农村改革
    增加农业投入,需要调整政府和农民的行为
    跳出农业抓农业——为发展农业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
    农村小康建设中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中国粮食供需区域平衡问题研究
    改革: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实行土地负担大包干是现阶段落实家庭承包经营政策的
    需要“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邓小平农业思想论》前言
    中国农业形势及农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粮改中要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作用
    主要著作目录
  • 内容简介:
      陈吉元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位资深研究人员,并先后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等职。先后研究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工业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地区经济结构合理化等方面。到农村发展研究所以后,研究领域涉及到“三农”问题的各主要方面,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农_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农民收入、粮食问题、邓小平农业思想等。本书收录作者生前研究著作30余篇,书中的真知灼见,对于当前的经济研究工作着来说,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 作者简介:
      陈吉元(1934—2003),1934年4月12日出生,在四川省重庆市度过了青少年时期。1946年lO月随家移居北平(现北京)。1949年秋天,人河北省立高中学习,在此期间确立了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志向。195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56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1978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并先后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6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1988年7月至1998年11月任所长。1988年起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并先后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3月开始,先后当选为第九、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1999年以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农村经济》及《中国农村观察》主编、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研究会会长等职。
  • 目录:

    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必要性
    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和技术革命
    要十分讲求经济效果
    看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方法论
    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评述
    略论经济机制
    论经济体制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体系中的地位
    近几年国内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讨论评介
    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经济理论问题
    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的步骤
    建立开放式的社会主义经济
    美国工业公司见闻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计划体制研究
    经济体制改革与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农村改革与发展
    关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几个问题
    略论脱贫“
    农村改革十年的理论启迪”
    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乡镇企业”
    商品化:脱贫致富的关键“
    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迈上新台阶”
    粮食问题研究”
    坚持和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坚持和深化农村改革“
    市场经济理论与深化农村改革
    德国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迫切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邓小平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与中国农村改革
    增加农业投入,需要调整政府和农民的行为
    跳出农业抓农业——为发展农业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
    农村小康建设中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中国粮食供需区域平衡问题研究
    改革: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实行土地负担大包干是现阶段落实家庭承包经营政策的
    需要“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邓小平农业思想论》前言
    中国农业形势及农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粮改中要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作用
    主要著作目录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陈吉元文集
卢钟锋文集
卢钟锋 著
陈吉元文集
李惠国文集
李惠国 著
陈吉元文集
苏振兴文集
苏振兴 著
陈吉元文集
杨圣明文集
杨圣明 著
陈吉元文集
任式楠文集
任式楠 著
陈吉元文集
张卓元文集
张卓元 著
陈吉元文集
钱中文文集
钱中文 著
陈吉元文集
谷源洋文集
谷源洋 著
陈吉元文集
周叔莲文集
周叔莲 著
陈吉元文集
汝信文集
汝信 著
陈吉元文集
吴元迈文集
吴元迈 著
陈吉元文集
刘吉文集
刘吉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