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2006-12
版次: 1
ISBN: 9787806438565
定价: 1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3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人买过
  • 据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中国文化正在复兴的时代。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与智慧,首先必须了解先秦诸子,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个高峰、中国思想的渊源,已经、正在并将绵延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与世界。
    孟子,作为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以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构建社会秩序,维系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中国二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孟子》一书原与先秦诸子并列,唐代以后,韩愈以继承孔、孟自命,极力抬高孟子的地位,到五代北宋日寸,进入“九经”之中,成为经书,又与《论语》、《大学》、《中庸》一道成为中国读书人必读的“四书”之一。孟子也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当下,各种“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书籍借着传统文化热的商业大潮,纷纷重印,汗牛充栋早已无力形容,传统文化看起来很热,还有不少人办起私塾班、国学班,以“读经”相号召,似乎很是热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复兴,而只是凑热闹而已。读一点《论语》、《孟子》,了解一点皮毛,知道几句名句,学一点文言,聊胜于无罢了,并不能真正了解到儒家的思想智慧。大智慧,不是小聪明,它是思想,不是技巧。如果不在实际中应用,不在生活中思考,那终究只是皮相之学。
    古人讲“通经致用”,“通经”的目的是“致用”。一个学说能成为经典,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统治者哪个人说了能算的,它是历史做出的选择。我们现在读《孟子》,也不是仅仅为了读点古文,学几句名言,炫耀一下,而是为了致用,从政也好,治家也好,做人也好,修身也好,真正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会思想的人,而不是脑子里开杂货铺似地横七竖八堆积一些名言警句。
    受过现代教育的人肯定会说,那都是封建时代的思想,与现代社会差得很远了,是的。然而,任何一种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都不可能预见到几百年上千年之后的事,我们现在的社会体制、制度以及我们所进行的改革,马克思同孔子、孟子一样,都不会梦到,不同样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应用于我们的社会实践中去吗·儒家的基本思想,那些超越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本着这个想法,我们来读《孟子》。起孟子于九原之下现身说法,当然不现实;把孟子的思想,与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孟子来评说当今,庶几可以一试。
  • 内容简介:
    据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中国文化正在复兴的时代。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与智慧,首先必须了解先秦诸子,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个高峰、中国思想的渊源,已经、正在并将绵延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与世界。
    孟子,作为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以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构建社会秩序,维系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中国二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孟子》一书原与先秦诸子并列,唐代以后,韩愈以继承孔、孟自命,极力抬高孟子的地位,到五代北宋日寸,进入“九经”之中,成为经书,又与《论语》、《大学》、《中庸》一道成为中国读书人必读的“四书”之一。孟子也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当下,各种“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书籍借着传统文化热的商业大潮,纷纷重印,汗牛充栋早已无力形容,传统文化看起来很热,还有不少人办起私塾班、国学班,以“读经”相号召,似乎很是热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复兴,而只是凑热闹而已。读一点《论语》、《孟子》,了解一点皮毛,知道几句名句,学一点文言,聊胜于无罢了,并不能真正了解到儒家的思想智慧。大智慧,不是小聪明,它是思想,不是技巧。如果不在实际中应用,不在生活中思考,那终究只是皮相之学。
    古人讲“通经致用”,“通经”的目的是“致用”。一个学说能成为经典,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统治者哪个人说了能算的,它是历史做出的选择。我们现在读《孟子》,也不是仅仅为了读点古文,学几句名言,炫耀一下,而是为了致用,从政也好,治家也好,做人也好,修身也好,真正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会思想的人,而不是脑子里开杂货铺似地横七竖八堆积一些名言警句。
    受过现代教育的人肯定会说,那都是封建时代的思想,与现代社会差得很远了,是的。然而,任何一种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都不可能预见到几百年上千年之后的事,我们现在的社会体制、制度以及我们所进行的改革,马克思同孔子、孟子一样,都不会梦到,不同样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应用于我们的社会实践中去吗·儒家的基本思想,那些超越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本着这个想法,我们来读《孟子》。起孟子于九原之下现身说法,当然不现实;把孟子的思想,与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孟子来评说当今,庶几可以一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江苏口承文化资源研究
孔庆茂 著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永乐大典笺谱(木盒精装)
孔庆茂 著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宋版书影笺谱(木盒精装)
孔庆茂 著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中国现代文化世家丛书·丹桂满庭芳:无锡钱氏家族文化评传
孔庆茂 著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中国民间宗教艺术:无生老母神像研究
孔庆茂 著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钱钟书与杨绛
孔庆茂 著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八股文史
孔庆茂 著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科举文体研究
孔庆茂 著;汪小洋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丹桂堂前:钱钟书家族文化史
孔庆茂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杨绛评传
孔庆茂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钱钟书与杨绛
孔庆茂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钱钟书传
孔庆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