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文体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5-03
版次: 1
ISBN: 9787805049731
定价: 12.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1页
字数: 168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2人买过
  • 所谓入场之券者,科举之文也。唐以诗赋,宋以策论,元明而后,制义出焉,其文仿宋人经义,代圣贤立言,体用排偶,谓之八股。一生事业,三场文章,得失之际,不綦重与?昔人云: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原夫厥初,晁董之对策,贾郑之经义,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矣。三唐之试律,若元白,若钱起;两宋之策论,若欧曾,若二苏,皆为一代之作手。明之唐顺这归有光,清之方望溪袁子才,亦足为此道名家。洎乎末造,陈陈相因,剿袭揣摹,剽窃雷同,不一而足。清代末年,新学兴而科举废,鄙而弃之,于兹百年矣。百年之间,宿学凋零,书焚殆尽,昔时童而习之之文,今有皓首而不能句读也。遂使科举文体,成研究之空白,学术之榛莽。今人研究科举,止重其制度,于其文章阙焉不讲,动以陈腐目之,不屑寓目。夫策论诗赋经义八股,科举之舆也,无文章即无科举。舍文章而攻科举,犹舍筏而欲抵岸,可乎? 绪论  科举文体概论

      一 科举文体的社会内容

      二 科举文体的类型与组合

      三 科举文体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四 科举文体与其他文体之间的关系

      五 科举文体与文学的发展关系

    第一章  科举前的考试文体:汉代的经义与对策

      一 汉代选拔人才的考试方法与文章

      二 汉代的经义

      三 汉代的答策

      四 汉代考试文体对后世科举文体的影响

    第二章  唐代的试策

      一 随唐试策与汉代的不同之处

      二 隋唐试策的发展

      三 唐代的策与时务之举

      四 唐代的试策与政治

      五 策学的空疏之弊

    第三章  唐代的试律诗

      一 唐人试律诗及其文体特点

      二 唐人试律的发展概况

      三 试律与律诗的关系

      四 唐人的试律诗对科举文的影响

      五 试律诗的发展促成了唐诗诗艺化的发展

      六 试律诗与赋得体

    第四章  宋代的策论

      一 策与论:相近的两种文体

      二 策论考试的范畴

      三 宋代试策的特点

      四 宋代的策论与政治斗争

      五 策论是古文精神的体现

      六 策学的流弊

    第五章  唐宋的律赋

      一 律赋及其源流

      二 从律赋与进士行卷的关系看其在文学上的地位

      三 律赋的作法与八股文的比较

      四 律赋的美学价值

      五 律赋的用韵

      六 关于策论与诗赋的优劣

    第六章  南宋的经义与论

      一 经义与论的不同来源

      二 经义与论的同源

      三 经义与论的差别

      四 经义与论的合流

    第七章  八股文的文体

    第八章  八股文的代言

    第九章  八股文与中国文学

    第十章  清代的试律诗

    第十一章  科举文体文化与文学发展

    附:科举文休年表考录
  • 内容简介:
    所谓入场之券者,科举之文也。唐以诗赋,宋以策论,元明而后,制义出焉,其文仿宋人经义,代圣贤立言,体用排偶,谓之八股。一生事业,三场文章,得失之际,不綦重与?昔人云: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原夫厥初,晁董之对策,贾郑之经义,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矣。三唐之试律,若元白,若钱起;两宋之策论,若欧曾,若二苏,皆为一代之作手。明之唐顺这归有光,清之方望溪袁子才,亦足为此道名家。洎乎末造,陈陈相因,剿袭揣摹,剽窃雷同,不一而足。清代末年,新学兴而科举废,鄙而弃之,于兹百年矣。百年之间,宿学凋零,书焚殆尽,昔时童而习之之文,今有皓首而不能句读也。遂使科举文体,成研究之空白,学术之榛莽。今人研究科举,止重其制度,于其文章阙焉不讲,动以陈腐目之,不屑寓目。夫策论诗赋经义八股,科举之舆也,无文章即无科举。舍文章而攻科举,犹舍筏而欲抵岸,可乎?
  • 目录:
    绪论  科举文体概论

      一 科举文体的社会内容

      二 科举文体的类型与组合

      三 科举文体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四 科举文体与其他文体之间的关系

      五 科举文体与文学的发展关系

    第一章  科举前的考试文体:汉代的经义与对策

      一 汉代选拔人才的考试方法与文章

      二 汉代的经义

      三 汉代的答策

      四 汉代考试文体对后世科举文体的影响

    第二章  唐代的试策

      一 随唐试策与汉代的不同之处

      二 隋唐试策的发展

      三 唐代的策与时务之举

      四 唐代的试策与政治

      五 策学的空疏之弊

    第三章  唐代的试律诗

      一 唐人试律诗及其文体特点

      二 唐人试律的发展概况

      三 试律与律诗的关系

      四 唐人的试律诗对科举文的影响

      五 试律诗的发展促成了唐诗诗艺化的发展

      六 试律诗与赋得体

    第四章  宋代的策论

      一 策与论:相近的两种文体

      二 策论考试的范畴

      三 宋代试策的特点

      四 宋代的策论与政治斗争

      五 策论是古文精神的体现

      六 策学的流弊

    第五章  唐宋的律赋

      一 律赋及其源流

      二 从律赋与进士行卷的关系看其在文学上的地位

      三 律赋的作法与八股文的比较

      四 律赋的美学价值

      五 律赋的用韵

      六 关于策论与诗赋的优劣

    第六章  南宋的经义与论

      一 经义与论的不同来源

      二 经义与论的同源

      三 经义与论的差别

      四 经义与论的合流

    第七章  八股文的文体

    第八章  八股文的代言

    第九章  八股文与中国文学

    第十章  清代的试律诗

    第十一章  科举文体文化与文学发展

    附:科举文休年表考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与文学视野下的明代会元及其别集研究
周勇 著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学的继承与创新
刘海峰、李兵 编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与士林风气:壹卷
王炎平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学论丛(2020.第2辑)
上海嘉定博物馆;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学论丛:二〇二二 第二辑 总第36辑
上海嘉定博物馆、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编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史话
王道成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与官僚制
[日]平田茂树 著;吴志宏 译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学的理论化与综合化
刘海峰、陈兴德 编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学论丛(2022第1辑)
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 编;上海嘉定博物馆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学论丛(2020第1辑)
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 编;上海嘉定博物馆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学论丛(2021第2辑)
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 编;上海嘉定博物馆
科举文体研究
科举学论丛(2021第1辑)
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 编;上海嘉定博物馆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科举文体研究
江苏口承文化资源研究
孔庆茂 著
科举文体研究
永乐大典笺谱(木盒精装)
孔庆茂 著
科举文体研究
宋版书影笺谱(木盒精装)
孔庆茂 著
科举文体研究
中国现代文化世家丛书·丹桂满庭芳:无锡钱氏家族文化评传
孔庆茂 著
科举文体研究
中国民间宗教艺术:无生老母神像研究
孔庆茂 著
科举文体研究
钱钟书与杨绛
孔庆茂 著
科举文体研究
八股文史
孔庆茂 著
科举文体研究
智慧诸子丛书:智慧孟子
孔庆茂、杨静 著
科举文体研究
丹桂堂前:钱钟书家族文化史
孔庆茂
科举文体研究
杨绛评传
孔庆茂
科举文体研究
钱钟书与杨绛
孔庆茂
科举文体研究
钱钟书传
孔庆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