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临床

批评与临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法] , ,
2012-01
版次: 1
ISBN: 9787305090783
定价: 3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4页
字数: 140千字
原版书名: Critique et clinique
分类: 医药卫生
175人买过
  •   吉尔·德勒兹的最後一本著作《批评与临床》(Essays Critical and Clinical)中,能让文学与生活之间产生新的可能,在透过不同的路线(line)—不论是「蜕化成他者」(becoming-other)或是「通过其间」(passes between)—逃逸於语言之内部或外部,都将将语言推向一种极限,或是在语言本身支吾其词以达到蜕变成他者的过程,或是在创造某种「景象与声响」(visions and auditions)中开展,即便那原先并非语言元素,却因为「语言本身」而使之成为可能。最终,吉尔·德勒兹将文学作为语言推向外部世界的志业,藉着文学,藉着字辞面向一种未知世界的敞开。      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1925-1995),法国最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之一,以创造众多富有洞见的哲学新概念著称,对形而上学和艺术哲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和瓜塔里(FélixGuattari)一起,他们创造了去疆界化(déterritorialisation)的概念,并对精神分析和资本主义进行了综合批判。其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差异与重复》(Différenceet répétition,1968)、《感觉的逻辑》(Logique duse,1969),以及与瓜塔里合著的《反俄狄浦斯》(L'Anti-?dipe,1972)、《千高原》(Milleplateaux,1980)等,在哲学、文学、电影和绘画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刘云虹1973年生,江苏南京人,1992年9月进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至1999年3月先后于该系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学位,并留法语系任教至今。2003年12月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法语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曹丹红1980年生,浙江宁波人。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获外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法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文学与人生

    第二章 刘易斯·沃夫森或方法

    第三章 刘易斯·卡罗尔

    第四章 爱尔兰最伟大的电影(贝克特的“电影”)

    第五章 论能够概括康德哲学的四种诗意表达

    第六章 尼采与圣保罗,劳伦斯与拔摩岛的约翰

    第七章 对马索克的重新阐述

    第八章 惠特曼

    第九章 孩子们说的话

    第十章 巴特比,或句式

    第十一章 海德格尔鲜为人知的前驱者:阿尔弗雷徳·雅里

    第十二章 尼采眼中的阿里阿德涅之迷

    第十三章 他结巴道……

    第十四章 耻与荣:T.E.劳伦斯

    第十五章 为了审判的终结

    第十六章 柏拉图,希腊人

    第十七章 斯宾诺莎及三大“伦理学”

    篇章原始出处
  • 内容简介:
      吉尔·德勒兹的最後一本著作《批评与临床》(Essays Critical and Clinical)中,能让文学与生活之间产生新的可能,在透过不同的路线(line)—不论是「蜕化成他者」(becoming-other)或是「通过其间」(passes between)—逃逸於语言之内部或外部,都将将语言推向一种极限,或是在语言本身支吾其词以达到蜕变成他者的过程,或是在创造某种「景象与声响」(visions and auditions)中开展,即便那原先并非语言元素,却因为「语言本身」而使之成为可能。最终,吉尔·德勒兹将文学作为语言推向外部世界的志业,藉着文学,藉着字辞面向一种未知世界的敞开。
  • 作者简介:
         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1925-1995),法国最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之一,以创造众多富有洞见的哲学新概念著称,对形而上学和艺术哲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和瓜塔里(FélixGuattari)一起,他们创造了去疆界化(déterritorialisation)的概念,并对精神分析和资本主义进行了综合批判。其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差异与重复》(Différenceet répétition,1968)、《感觉的逻辑》(Logique duse,1969),以及与瓜塔里合著的《反俄狄浦斯》(L'Anti-?dipe,1972)、《千高原》(Milleplateaux,1980)等,在哲学、文学、电影和绘画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刘云虹1973年生,江苏南京人,1992年9月进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至1999年3月先后于该系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学位,并留法语系任教至今。2003年12月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法语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曹丹红1980年生,浙江宁波人。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获外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法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目录:
    第一章 文学与人生

    第二章 刘易斯·沃夫森或方法

    第三章 刘易斯·卡罗尔

    第四章 爱尔兰最伟大的电影(贝克特的“电影”)

    第五章 论能够概括康德哲学的四种诗意表达

    第六章 尼采与圣保罗,劳伦斯与拔摩岛的约翰

    第七章 对马索克的重新阐述

    第八章 惠特曼

    第九章 孩子们说的话

    第十章 巴特比,或句式

    第十一章 海德格尔鲜为人知的前驱者:阿尔弗雷徳·雅里

    第十二章 尼采眼中的阿里阿德涅之迷

    第十三章 他结巴道……

    第十四章 耻与荣:T.E.劳伦斯

    第十五章 为了审判的终结

    第十六章 柏拉图,希腊人

    第十七章 斯宾诺莎及三大“伦理学”

    篇章原始出处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批评与临床
批评的尖尖角
张勐
批评与临床
批评的返场(批评家何平作品)
何平 著
批评与临床
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
辛斌;丁建新;钱毓芳
批评与临床
批评
[英]凯瑟琳·贝尔西(Catherine Belsey) 著;刁俊娅 译
批评与临床
批评话语分析:历史渊源与理论精粹
李志丹 著
批评与临床
批评的锋芒
郭大章 著;天河世纪 出品
批评与临床
批评:真理的呈现
杨光祖 著
批评与临床
批评与意识形态
[英]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著;段吉方、穆宝清 译
批评与临床
批评的漫旅: 身世与语言
马晓雁 著
批评与临床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张定浩文学批评生涯的开端之书)
张定浩 著
批评与临床
批评认知语言学(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
张辉;张天伟
批评与临床
批评与重构 语文核心素养构建的视域 教学方法及理论 石修银 新华正版
石修银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批评与临床
不归路之门(《灵魂兄弟》作者达维德·迪奥普新作,根据法国博物学家生平经历撰写的非洲故事,呈现启蒙时代的另一侧面)
[法]达维德·迪奥普
批评与临床
德勒兹哲学词汇
[法]弗朗索瓦·祖拉比什维利
批评与临床
追慕与练笔(哲学家齐奥朗为博尔赫斯、贝克特、圣—琼·佩斯、亨利·米肖等十一作家画肖像,字里行间充满赞赏、友情或冲动)
[法]齐奥朗
批评与临床
肌肉健美训练解析(强化篇)
[法]弗雷德里克·德拉威尔
批评与临床
生而不称意(哲学家齐奥朗广为人称道的随笔集,以格言式写作体悟生而为人的困境与解脱,以拈花微笑的姿态重获自由与幸福)
[法]齐奥朗
批评与临床
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他从书摊学徒做起,研究每本书的特点和读者的心理,逐渐悟出了卖书做书的奥秘,从而成为一位全能的出版人)
[法]埃玛纽艾尔·艾曼
批评与临床
我和我的妇科指南
[法]珠珠医生
批评与临床
壮游欧洲:作家和艺术家的世纪之旅(跟随透纳的画笔,尼采的哲思,雨果的文字,柴可夫斯基的旋律漫游黄金时代的欧罗巴。)
[法]克洛 德·布埃莱
批评与临床
为什么我们会被愚弄
[法]托马·C.迪朗(Thomas C. Durand)
批评与临床
你喜欢在哪儿阅读?
[法]热拉尔迪纳·科莱
批评与临床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法]儒勒:凡尔纳
批评与临床
世界名人名传:马尔罗传:幻梦与真实
[法]夏尔-路易·弗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