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11-04
版次: 1
ISBN: 9787508626932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3页
字数: 75千字
分类: 体育
111人买过
  • “血泪篇”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棋圣黄龙士,与后起的徐星友之间的授三子局。因为这十局棋对抗得异常激烈,对局者又先后光耀于中国棋坛,于是这十局棋便受到了古今棋家的格外看重。清人李汝珍评论道:“间各竭心思,新奇突兀乃前古所未有,十局终后,徐遂成国弈。”《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一辑名局02:血泪篇》以清末鲍鼎先生的《国弈二刊》钞本为底本,采用了可能是徐星友所作的部分棋评,并以现代的棋理对之进行斟酌厘定,详加比较,使读者可以得知这十局棋的全貌。   陈祖德,1944年生,上海人。历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棋院院长、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国际围棋联盟副会长。我国建国以来的杰出运动员和教练员。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曾两次获得体育荣誉奖章。曾获1964年、1966年、1974年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他是我国第一位战胜日本九段的棋手。1982年被授予九段。“中国流”布局的创始人。著有《超越自我》、《当湖十局细解》、《无极谱》等书,其中《超越自我》曾获“人民文学奖”。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总序



    推荐序中国流?大格局

    自序

    弈者小传血泪篇版本及其他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第四局

    第五局

    第六局

    第七局

    第八局

    第九局

    第十局

    后记
  • 内容简介:
    “血泪篇”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棋圣黄龙士,与后起的徐星友之间的授三子局。因为这十局棋对抗得异常激烈,对局者又先后光耀于中国棋坛,于是这十局棋便受到了古今棋家的格外看重。清人李汝珍评论道:“间各竭心思,新奇突兀乃前古所未有,十局终后,徐遂成国弈。”《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一辑名局02:血泪篇》以清末鲍鼎先生的《国弈二刊》钞本为底本,采用了可能是徐星友所作的部分棋评,并以现代的棋理对之进行斟酌厘定,详加比较,使读者可以得知这十局棋的全貌。
  • 作者简介:
      陈祖德,1944年生,上海人。历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棋院院长、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国际围棋联盟副会长。我国建国以来的杰出运动员和教练员。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曾两次获得体育荣誉奖章。曾获1964年、1966年、1974年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他是我国第一位战胜日本九段的棋手。1982年被授予九段。“中国流”布局的创始人。著有《超越自我》、《当湖十局细解》、《无极谱》等书,其中《超越自我》曾获“人民文学奖”。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 目录:
    总序



    推荐序中国流?大格局

    自序

    弈者小传血泪篇版本及其他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第四局

    第五局

    第六局

    第七局

    第八局

    第九局

    第十局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的批判
张定钊 作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的控诉
根据贫农家史《团圆》陕西人民出版社改编横山县革委会文教局供稿横山县文化馆苟孟章 绘画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鞭痕忆囊年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编辑;出版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的回忆(家史)
中共太原市委办公室 编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荡(唱本)
杨光正 编写;沈祖安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碑(阶级教育小丛书)
上饶地区革委会政治部文化 组编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荡
郑毓敏 绘图;阮庆群等原著李瑞芳;汪运衡改编朱子容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斑斑的罪证
叶惠元改编谭学楷 绘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坡(中共水城县化乐公杜箐脚大队支部书记唐国昌家史)
贵州人民出版社编宋吟可 插图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仇( 秦 腔 )
马健翎 著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的控诉 —记鹤岗十个矿工家史
鹤岗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 编
血泪篇: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第1辑名局02
血泪荡(连环画片)
戴伟若编交郑毓敏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