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牧之争到陆海分流

从农牧之争到陆海分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2
版次: 1
ISBN: 9787561579763
定价: 42.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0页
字数: 18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8人买过
  • 本书从历史演进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学的差序格局理论引入国家的地缘思维中,发展出安全、经贸、文化、地理等四个分析维度,用来研究秦代以来古代中国不同时期与不同方向的地缘战略考虑,并和明清时期欧洲经营亚洲的情形做一比较,从中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以供当代中国的周边经略与“一带一路”建设参考借鉴。
      要以言之,“陆”与“海”的利益性质有显著差异,“陆权”和“海权”采取的策略也完全不同。前者更强调军事攻防方面的优势,后者更重视拓展和维持海洋商贸。本书认为:在经略周边的不同方向,中国应把握不同的战略重点:在陆路方向,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重中之重都在安全领域,经贸和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都只是安全的副产品;在海路方向,经贸领域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更为凸显,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地缘博弈也有加剧的趋势。 第一章 绪论 /001

     从“一个拳头”到“两个拳头” /002

     防火比救火更重要 /005

     三种历史观的跨越与融合 /008

     地缘属性与地缘战略 /016

    第二章 经略周边的中国传统 /021

     对外关系的伦理逻辑 /022

     普天之下与中国内外 /026

     中心、边疆与朝贡 /033

     重内轻外的思想根源 /037

     亲疏远近的外交差序格局 /042

    第三章 陆地边疆的重与轻 /050

     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北方边疆 /052

     陆路对外贸易的安全色彩 /062

    农牧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068

     从长城内外到秦淮南北 /078

     小结: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竞争 /085

    第四章 海上拓展的虚与实 /087

     东南亚不是主要的安全威胁 /089

     儒家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有限 /099

     海路朝贡贸易的文化特性 /108

     重陆轻海的思维与因地施策 /115

     小结: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的兴衰 /124

    第五章 古代中国经略陆海的得失与镜鉴 /126

     陆路的安全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127

     海路的经济意义最为突出 /135

     古代中国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吸引力 /145

     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148

    第六章 明清时期欧洲经营亚洲的成与败 /152

     经贸利益是欧洲经营亚洲的首要考量 /154

     海上霸权是获得经贸利益的重要保障 /163

     文化渗透作为巩固和提升经贸利益的手段 /168

     欧洲经营亚洲的地理因素制约 /175

     对我国更好经略印太地区的启示 /179

    第七章 在陆地游牧与海洋游牧之间 /183

     陆地游牧与海上游牧的差别 /184

     “向陆”还是“向洋” /190

     更强的流动性才是问题核心 /196

     对构建地缘竞争优势的启示 /201

    附 录 /205

     古代中国外交体系的四种理论视角 /206

     封面画«贞观盛会»创作说明 /214

    参考文献 /216

    致 谢 /242
  •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演进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学的差序格局理论引入国家的地缘思维中,发展出安全、经贸、文化、地理等四个分析维度,用来研究秦代以来古代中国不同时期与不同方向的地缘战略考虑,并和明清时期欧洲经营亚洲的情形做一比较,从中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以供当代中国的周边经略与“一带一路”建设参考借鉴。
      要以言之,“陆”与“海”的利益性质有显著差异,“陆权”和“海权”采取的策略也完全不同。前者更强调军事攻防方面的优势,后者更重视拓展和维持海洋商贸。本书认为:在经略周边的不同方向,中国应把握不同的战略重点:在陆路方向,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重中之重都在安全领域,经贸和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都只是安全的副产品;在海路方向,经贸领域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更为凸显,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地缘博弈也有加剧的趋势。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001

     从“一个拳头”到“两个拳头” /002

     防火比救火更重要 /005

     三种历史观的跨越与融合 /008

     地缘属性与地缘战略 /016

    第二章 经略周边的中国传统 /021

     对外关系的伦理逻辑 /022

     普天之下与中国内外 /026

     中心、边疆与朝贡 /033

     重内轻外的思想根源 /037

     亲疏远近的外交差序格局 /042

    第三章 陆地边疆的重与轻 /050

     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北方边疆 /052

     陆路对外贸易的安全色彩 /062

    农牧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068

     从长城内外到秦淮南北 /078

     小结: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竞争 /085

    第四章 海上拓展的虚与实 /087

     东南亚不是主要的安全威胁 /089

     儒家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有限 /099

     海路朝贡贸易的文化特性 /108

     重陆轻海的思维与因地施策 /115

     小结: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的兴衰 /124

    第五章 古代中国经略陆海的得失与镜鉴 /126

     陆路的安全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127

     海路的经济意义最为突出 /135

     古代中国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吸引力 /145

     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148

    第六章 明清时期欧洲经营亚洲的成与败 /152

     经贸利益是欧洲经营亚洲的首要考量 /154

     海上霸权是获得经贸利益的重要保障 /163

     文化渗透作为巩固和提升经贸利益的手段 /168

     欧洲经营亚洲的地理因素制约 /175

     对我国更好经略印太地区的启示 /179

    第七章 在陆地游牧与海洋游牧之间 /183

     陆地游牧与海上游牧的差别 /184

     “向陆”还是“向洋” /190

     更强的流动性才是问题核心 /196

     对构建地缘竞争优势的启示 /201

    附 录 /205

     古代中国外交体系的四种理论视角 /206

     封面画«贞观盛会»创作说明 /214

    参考文献 /216

    致 谢 /242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