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305259807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0页
字数: 310.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2人买过
  • 我国情报学研究总体上由面向发展和面向安全两大阵营构成。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安全与发展问题并非各自孤立存在,两者交织融合、相互转化。这样的战略背景下,两大阵营的情报学任务和使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情报学范式的变化。目前,国内外不下二十种情报学范式以不同命名被提出,这些范式局限于方法论或特定问题域的应用,大多通用性和统领力不足,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科学共同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面向发展的“Information范式”和面向安全的“Intelligence范式”标准化程度优选、持有范围最广、解释力和统领力不错。学界逐渐达成共识:这两种范式构成了中国情报学范式体系。本书便以这两种范式的融合为视角,开展情报学的创新发展研究。全书内容体系包括:绪论、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范式的情报学发展、情报学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范式融合的趋势、情报学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范式融合的机理、情报学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范式融合的推进。 副教授,扬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情报学理论与情报服务。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余篇。承担过本科生文献检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研究生安全情报研究和信息系统课程。 第1章  情报学研究的中国范式
      1.1  研究方法
        1.1.1  获取理论文献
        1.1.2  确立研究框架
      1.2  学术传统
        1.2.1  增强学科意识
        1.2.2  坚持问题导向
        1.2.3  倡导学术争鸣
        1.2.4  开放学科场景
        1.2.5  修正技术传统
      1.3  理论追求
        1.3.1  确立独特定位
        1.3.2  立足社会现实
        1.3.3  推进理论整合
        1.3.4  探索本土道路
      1.4  范式转换
      1.5  未来展望
        1.5.1  坚定中国特色
        1.5.2  融合两种范式
        1.5.3  统筹三类场景
    第2章  Intelligence和Infomation范式情报学的发展回顾
      2.1  Intelligence范式下的学科发展
        2.1.1  发展历程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
      2.2  Information范式下的学科发展
        2.2.1  发展历程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
      2.3  Information范式的情报学研究:以图书情报学研究为例
        2.3.1  国内图书情报学研究
        2.3.2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
    第3章  新时期情报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1  情报学发展的背景
        3.1.1  国家安全背景
        3.1.2  国家智库战略背景
        3.1.3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背景
        3.1.4  学科自我成长背景
        3.1.5  国际大环境背景
      3.2  情报学发展的机遇
        3.2.1  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下的学科横断性发展
        3.2.2  智库战略下的学科决策性功能彰显
        3.2.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下的学科方法论资源升级
        3.2.4  《国家情报法》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学科管理体制完善
      3.3  情报学发展的挑战
        3.3.1  基础问题的争论
        3.3.2  理论与方法的不适应性
        3.3.3  学科战略思维的不足
        3.3.4  学科社会地位式微
        3.3.5  人才实践性能力培养存在短板
        3.3.6  情报学的专业与职业优势弱化
    第4章  情报学创新发展的范式融合趋势
      4.1  情报学发展的转折
        4.1.1  Intelligence与Information范式的科学共同体规模扩大
        4.1.2  Intelligence-与Information范式的界限趋于模糊
      4.2  情报学创新发展的范式融合需求
        4.2.1  维护国家安全
        4.2.2  助力国家竞争力提升
        4.2.3  支撑决策优势构建
        4.2.4  支持未来塑造
        4.2.5  协助大数据管理
      4.3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两种范式融合的驱动
        4.3.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4.3.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4.3.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4.3.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第5章  情报学范式融合的基本原理
      5.1  情报学范式融合的困境
        5.1.1  受制于学科建制的不同
        5.1.2  受阻于情报观的分歧
        5.1.3  受限于学术资源的共享难
        5.1.4  受不同相邻学科的影响
      5.2  情报学范式融合的基础
        5.2.1  融合的客观基础
        5.2.2  融合的理论基础
        5.2.3  融合的动力
        5.2.4  融合的活力
        5.2.5  融合的文化基础
      5.3  基于“新三论”的情报学范式融合方法论
        5.3.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情报学范式融合过程
        5.3.2  情报学范式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5.3.3  情报学范式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5.3.4  情报学范式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5.4  两种范式融合的整体分析框架
    第6章  情报学范式融合的推进策略
      6.1  基于“新三论”的范式融合推进模型
      6.2  范式融合的信息流控制策略
        6.2.1  信息流控制的自发性
        6.2.2  信息流控制的渠道
        6.2.3  信息流控制的机制
        6.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6.3  科学共同体竞合管理策略
        6.3.1  情报学范式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6.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6.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6.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6.4  范式融合的发展路径建设
        6.4.1  情报学范式融合发展路径的自发特性
        6.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6.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为出发点
        6.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6.4.5  制定保障措施
    第7章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中情报学的创新发展
      7.1  情报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7.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7.1.2  情报学核心问题域的拓展
      7.2  情报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7.3  情报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7.3.1  强化情报学研究的大数据思维
        7.3.2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7.4  科学共同体的融合
      7.5  情报学未来发展展望
        7.5.1  成为统领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价值建构的智慧型学科
        7.5.2  成为“指路人”和“智囊”角色的横断型学科
        7.5.3  成为惠及上至政府下至普通民众的大众型学科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我国情报学研究总体上由面向发展和面向安全两大阵营构成。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安全与发展问题并非各自孤立存在,两者交织融合、相互转化。这样的战略背景下,两大阵营的情报学任务和使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情报学范式的变化。目前,国内外不下二十种情报学范式以不同命名被提出,这些范式局限于方法论或特定问题域的应用,大多通用性和统领力不足,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科学共同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面向发展的“Information范式”和面向安全的“Intelligence范式”标准化程度优选、持有范围最广、解释力和统领力不错。学界逐渐达成共识:这两种范式构成了中国情报学范式体系。本书便以这两种范式的融合为视角,开展情报学的创新发展研究。全书内容体系包括:绪论、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范式的情报学发展、情报学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范式融合的趋势、情报学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范式融合的机理、情报学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范式融合的推进。
  • 作者简介:
    副教授,扬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情报学理论与情报服务。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余篇。承担过本科生文献检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研究生安全情报研究和信息系统课程。
  • 目录:
    第1章  情报学研究的中国范式
      1.1  研究方法
        1.1.1  获取理论文献
        1.1.2  确立研究框架
      1.2  学术传统
        1.2.1  增强学科意识
        1.2.2  坚持问题导向
        1.2.3  倡导学术争鸣
        1.2.4  开放学科场景
        1.2.5  修正技术传统
      1.3  理论追求
        1.3.1  确立独特定位
        1.3.2  立足社会现实
        1.3.3  推进理论整合
        1.3.4  探索本土道路
      1.4  范式转换
      1.5  未来展望
        1.5.1  坚定中国特色
        1.5.2  融合两种范式
        1.5.3  统筹三类场景
    第2章  Intelligence和Infomation范式情报学的发展回顾
      2.1  Intelligence范式下的学科发展
        2.1.1  发展历程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
      2.2  Information范式下的学科发展
        2.2.1  发展历程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
      2.3  Information范式的情报学研究:以图书情报学研究为例
        2.3.1  国内图书情报学研究
        2.3.2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
    第3章  新时期情报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1  情报学发展的背景
        3.1.1  国家安全背景
        3.1.2  国家智库战略背景
        3.1.3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背景
        3.1.4  学科自我成长背景
        3.1.5  国际大环境背景
      3.2  情报学发展的机遇
        3.2.1  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下的学科横断性发展
        3.2.2  智库战略下的学科决策性功能彰显
        3.2.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下的学科方法论资源升级
        3.2.4  《国家情报法》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学科管理体制完善
      3.3  情报学发展的挑战
        3.3.1  基础问题的争论
        3.3.2  理论与方法的不适应性
        3.3.3  学科战略思维的不足
        3.3.4  学科社会地位式微
        3.3.5  人才实践性能力培养存在短板
        3.3.6  情报学的专业与职业优势弱化
    第4章  情报学创新发展的范式融合趋势
      4.1  情报学发展的转折
        4.1.1  Intelligence与Information范式的科学共同体规模扩大
        4.1.2  Intelligence-与Information范式的界限趋于模糊
      4.2  情报学创新发展的范式融合需求
        4.2.1  维护国家安全
        4.2.2  助力国家竞争力提升
        4.2.3  支撑决策优势构建
        4.2.4  支持未来塑造
        4.2.5  协助大数据管理
      4.3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两种范式融合的驱动
        4.3.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4.3.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4.3.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4.3.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第5章  情报学范式融合的基本原理
      5.1  情报学范式融合的困境
        5.1.1  受制于学科建制的不同
        5.1.2  受阻于情报观的分歧
        5.1.3  受限于学术资源的共享难
        5.1.4  受不同相邻学科的影响
      5.2  情报学范式融合的基础
        5.2.1  融合的客观基础
        5.2.2  融合的理论基础
        5.2.3  融合的动力
        5.2.4  融合的活力
        5.2.5  融合的文化基础
      5.3  基于“新三论”的情报学范式融合方法论
        5.3.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情报学范式融合过程
        5.3.2  情报学范式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5.3.3  情报学范式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5.3.4  情报学范式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5.4  两种范式融合的整体分析框架
    第6章  情报学范式融合的推进策略
      6.1  基于“新三论”的范式融合推进模型
      6.2  范式融合的信息流控制策略
        6.2.1  信息流控制的自发性
        6.2.2  信息流控制的渠道
        6.2.3  信息流控制的机制
        6.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6.3  科学共同体竞合管理策略
        6.3.1  情报学范式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6.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6.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6.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6.4  范式融合的发展路径建设
        6.4.1  情报学范式融合发展路径的自发特性
        6.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6.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为出发点
        6.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6.4.5  制定保障措施
    第7章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中情报学的创新发展
      7.1  情报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7.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7.1.2  情报学核心问题域的拓展
      7.2  情报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7.3  情报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7.3.1  强化情报学研究的大数据思维
        7.3.2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7.4  科学共同体的融合
      7.5  情报学未来发展展望
        7.5.1  成为统领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价值建构的智慧型学科
        7.5.2  成为“指路人”和“智囊”角色的横断型学科
        7.5.3  成为惠及上至政府下至普通民众的大众型学科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整生论
袁鼎生、袁开源 著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转换与史学新探
原祖杰 著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的变更 : 新报刊史书写
黄旦 主编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变更:碳中和的长潮与大浪
朱民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改变与未来世界
[波兰]彼得·费利克斯·格日瓦奇(Piotr Feliks Grzywacz) 著;岳珊 译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与沙堡:比较政治学中的理论构建和研究设计
芭芭拉·格迪斯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的转变
唐・泰普斯科特;阿特・卡斯顿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千载:历代《兰亭》版本流变与传习
陈忠康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重构:于贝尔?达弥施的艺术史研究
柴冬冬 著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的转移:中考改革论 大夏书系
杨九诠 著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迭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
李飞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范式的引介与学科的创建:民国时期社会科学话语中的科学观念
阎书钦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市政工程施工(李瑞鸽)
杨国立 主编;李瑞鸽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土木工程施工
杨国立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第二版)(杨国立)
杨国立 主编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
杨国立 编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全国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实用型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施工
杨国立 编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高层建筑施工
杨国立 著
范式融合视角下情报学创新发展研究
手风琴教程
杨国立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