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泊的春天

团泊的春天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1-06
版次: 1
ISBN: 9787530681145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9页
分类: 文学
  •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作家王松、杨伯良循着诗人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的足印,回溯天津静海团泊地区的近代历史人文脉络,从这一地区的革命历史、文脉传承、风俗民情写起,今昔对比,呈现团泊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带领下,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从郊野荒滩建设成为一座能够代表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康新城的动人故事。作品真实感人、细节丰富、笔力精深。团泊作为天津重要的生态文明名片近年来社会关注度逐渐提升,团泊地区的建设发展是华夏大地千万座“新城”发展过程的缩影,本书透过这个小切口呈现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伟业,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关键主题,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也透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在“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坐标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松,男,1956年生于天津,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长篇小说《红》《流淌在刀尖的月光》《燃烧的月亮》《烟火》《暖夏》等二十余部,中短篇小说《红汞》《双驴记》等二百余部。作品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有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杨伯良,男,1957年生于天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自1981年以来先后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报告文学等作品。曾获梁斌小说奖、鲁黎诗歌奖、孙犁散文奖等文学奖项。 

    第 一 章 团泊,曾叫洼 / 004 
    第 二 章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 011 
    第 三 章 美丽的地方有一座新城 / 017 
    第 四 章 “采访”的故事 / 024 
    第 五 章 团泊的镇和人 / 031 
    第 六 章 这就是示范小城镇 / 038 
    第 七 章 关于一个村庄 / 061 
    第 八 章 传奇的程氏三杰 / 067 
    第 九 章 “老和尚”程学德 / 074 
    第 十 章 “三春”的红柳 / 079 
    第 十 一 章 走进团泊 / 084 
    第 十 二 章 两个村的书记 / 090 
    第 十 三 章 虽不沽名学霸王 / 098 
    第 十 四 章 爱是不能忘记的 / 104 
    第 十 五 章 积跬步,以至千里 / 113 
    第 十 六 章 木秀于林任风吹 / 120 
    第 十 七 章 乱云飞渡仍从容 / 126 
    第 十 八 章 既然敢打,就敢赢 / 137 
    第 十 九 章 “领头雁”的意义 / 143 
    第 二 十 章 一张诗意的“名片” / 154 
    第二十一章 关于《团泊洼的秋天》 / 166 
    第二十二章 一次难得的采访 / 177 
    第二十三章 这里的“中国梦” / 189 
    第二十四章 这里,也是一座教育之城 / 199 
    第二十五章 一诺千金的人 / 210 
    第二十六章 一座如碑的纪念馆 / 218 
    第二十七章 以纪念馆的名义 / 226 
    第二十八章 一片文化的沃土 / 232 
    第二十九章 沃土之花 / 239 
    第 三 十 章 团泊的春天 / 247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作家王松、杨伯良循着诗人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的足印,回溯天津静海团泊地区的近代历史人文脉络,从这一地区的革命历史、文脉传承、风俗民情写起,今昔对比,呈现团泊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带领下,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从郊野荒滩建设成为一座能够代表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康新城的动人故事。作品真实感人、细节丰富、笔力精深。团泊作为天津重要的生态文明名片近年来社会关注度逐渐提升,团泊地区的建设发展是华夏大地千万座“新城”发展过程的缩影,本书透过这个小切口呈现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伟业,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关键主题,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也透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在“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坐标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作者简介:
    王松,男,1956年生于天津,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长篇小说《红》《流淌在刀尖的月光》《燃烧的月亮》《烟火》《暖夏》等二十余部,中短篇小说《红汞》《双驴记》等二百余部。作品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有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杨伯良,男,1957年生于天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自1981年以来先后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报告文学等作品。曾获梁斌小说奖、鲁黎诗歌奖、孙犁散文奖等文学奖项。 

  • 目录:
    第 一 章 团泊,曾叫洼 / 004 
    第 二 章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 011 
    第 三 章 美丽的地方有一座新城 / 017 
    第 四 章 “采访”的故事 / 024 
    第 五 章 团泊的镇和人 / 031 
    第 六 章 这就是示范小城镇 / 038 
    第 七 章 关于一个村庄 / 061 
    第 八 章 传奇的程氏三杰 / 067 
    第 九 章 “老和尚”程学德 / 074 
    第 十 章 “三春”的红柳 / 079 
    第 十 一 章 走进团泊 / 084 
    第 十 二 章 两个村的书记 / 090 
    第 十 三 章 虽不沽名学霸王 / 098 
    第 十 四 章 爱是不能忘记的 / 104 
    第 十 五 章 积跬步,以至千里 / 113 
    第 十 六 章 木秀于林任风吹 / 120 
    第 十 七 章 乱云飞渡仍从容 / 126 
    第 十 八 章 既然敢打,就敢赢 / 137 
    第 十 九 章 “领头雁”的意义 / 143 
    第 二 十 章 一张诗意的“名片” / 154 
    第二十一章 关于《团泊洼的秋天》 / 166 
    第二十二章 一次难得的采访 / 177 
    第二十三章 这里的“中国梦” / 189 
    第二十四章 这里,也是一座教育之城 / 199 
    第二十五章 一诺千金的人 / 210 
    第二十六章 一座如碑的纪念馆 / 218 
    第二十七章 以纪念馆的名义 / 226 
    第二十八章 一片文化的沃土 / 232 
    第二十九章 沃土之花 / 239 
    第 三 十 章 团泊的春天 / 247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团泊的春天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团泊的春天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团泊的春天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团泊的春天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团泊的春天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团泊的春天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团泊的春天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团泊的春天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团泊的春天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团泊的春天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团泊的春天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团泊的春天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团泊的春天
城市互联网智能配送研究
王松、佟超、黄丙根 著
团泊的春天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造价管理
王松、王武斌、王艳艳 著
团泊的春天
脊椎骨质疏松54个为什么·脊柱伤病1000个为什么
王松、张汉卿、张国仪 著
团泊的春天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
王松、古彬 著
团泊的春天
危机的逻辑
王松、张劲帆 著
团泊的春天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概论
王松、王洁 著
团泊的春天
酵素与亚健康(修订版)
王松、石岩 编
团泊的春天
互联网时代媒介生态创新研究:内容、群体与舆论/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库
王松、王卉、杨根福 著
团泊的春天
信息传播大变局2 新媒体与数字娱乐传播
王松、唐莉芳、施妍 著
团泊的春天
质量管理
王松、陈伟 编
团泊的春天
媒介经济与管理前沿论丛·信息传播大变局:新媒体传播管理与数字技术
王松、李志坚、赵磊 著
团泊的春天
政治学
王松、王邦佐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