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建设蓝皮书:中国社会建设报告(2014)

中国社会建设蓝皮书:中国社会建设报告(2014)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01
版次: 1
ISBN: 9787516156957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6页
字数: 26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中国社会建设蓝皮书:中国社会建设报告(2014)》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3年)》等统计数据,研制了中国社会建设指数评价体系,在全国首次对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价及其得分排序,并将北京与全国13个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型城市、G20国、金砖五国以及新加坡、韩国、香港的社会建设指数作了横向比较;《报告》还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的数据,对中国的社会建设走势作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宋贵伦,男,1960年2月出生,河北新河人,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研究员职称。现任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没工作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成员。曾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中央、市、区三级宣传部门工作多年,近六年致力于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著有《毛泽东与中国文艺》、《北京社会建没慨沦》等。
      
      鲍宗豪,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05、2008、2011版首席专家、新西兰奥克兰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近年来,着重研究文化、文明与社会现代化。代表性沦著《论无知——一个新的认识域》、《权利论》、《科学发展论》、《全球化与当代社会》等23本;1984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欧洲经济伦理》(国际权威刊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沦文(文章)300多篇。《论无知》—书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86—1993)著作类二等奖,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科学发展论一中国城市和谐发展指数研究报告》获(2006—2007年度)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导论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建设
    一后全球化:凸显中国社会建设的问题导向
    (一)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单极世界的解体
    (二)后全球化时代“全球社会现代化”的世界性难题
    (三)人类生存资源与空间的约束,引导人类走出地球,开展太空探索的竞争
    (四)后全球化时代中国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本质
    二后全球化:凸显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二)不断完善转型社会的社会秩序构建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
    (三)建立以社会规则为基本元素的社会治理体系,保障社会公正有序是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后全球化:凸显中国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方向

    第一章中国近年来社会建设评价
    一人均GDP(美元)
    二GDP增速(%)
    三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四15岁及以上成人识字率(%)
    五失业率(%)
    六医疗开支占GDP比重(%)
    七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个/千人)
    八杀人案件占刑事案件比例(%)
    九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女性代表占代表总数比重(%)
    十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
    十一城市人口占比(城市化率)(%)
    十二R&D支出占GDP比重(%)
    十三国际入境旅游人次(万人)
    十四每十万人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人)
    十五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
    十六每千人口病床数(张/千人)
    十七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万张)
    十八每千名老人人口养老床位(张/千人)
    十九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人才(人)
    二十劳动争议结案数(件)
    二十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二十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十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第二章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
    第三章中国直辖市社会建设指数比较
    第四章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指数
    第五章中国与G20其他国家社会建设若干指标的比较
    第六章世界城市社会建设比较研究
    第七章北京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数
    结语近年来中国社会建设水平及其走势
    附录Ⅰ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附录Ⅱ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附录Ⅲ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附录Ⅳ中国近年来社会建设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附录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数据
    附录Ⅵ世界城市社会建设指标数据来源
    附录ⅦG20社会建设指标数据来源
    附录Ⅷ北京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标数据来源
  •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建设蓝皮书:中国社会建设报告(2014)》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3年)》等统计数据,研制了中国社会建设指数评价体系,在全国首次对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价及其得分排序,并将北京与全国13个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型城市、G20国、金砖五国以及新加坡、韩国、香港的社会建设指数作了横向比较;《报告》还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的数据,对中国的社会建设走势作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 作者简介:
      宋贵伦,男,1960年2月出生,河北新河人,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研究员职称。现任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没工作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成员。曾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中央、市、区三级宣传部门工作多年,近六年致力于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著有《毛泽东与中国文艺》、《北京社会建没慨沦》等。
      
      鲍宗豪,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05、2008、2011版首席专家、新西兰奥克兰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近年来,着重研究文化、文明与社会现代化。代表性沦著《论无知——一个新的认识域》、《权利论》、《科学发展论》、《全球化与当代社会》等23本;1984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欧洲经济伦理》(国际权威刊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沦文(文章)300多篇。《论无知》—书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86—1993)著作类二等奖,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科学发展论一中国城市和谐发展指数研究报告》获(2006—2007年度)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目录:
    导论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建设
    一后全球化:凸显中国社会建设的问题导向
    (一)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单极世界的解体
    (二)后全球化时代“全球社会现代化”的世界性难题
    (三)人类生存资源与空间的约束,引导人类走出地球,开展太空探索的竞争
    (四)后全球化时代中国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本质
    二后全球化:凸显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二)不断完善转型社会的社会秩序构建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
    (三)建立以社会规则为基本元素的社会治理体系,保障社会公正有序是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后全球化:凸显中国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方向

    第一章中国近年来社会建设评价
    一人均GDP(美元)
    二GDP增速(%)
    三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四15岁及以上成人识字率(%)
    五失业率(%)
    六医疗开支占GDP比重(%)
    七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个/千人)
    八杀人案件占刑事案件比例(%)
    九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女性代表占代表总数比重(%)
    十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
    十一城市人口占比(城市化率)(%)
    十二R&D支出占GDP比重(%)
    十三国际入境旅游人次(万人)
    十四每十万人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人)
    十五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
    十六每千人口病床数(张/千人)
    十七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万张)
    十八每千名老人人口养老床位(张/千人)
    十九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人才(人)
    二十劳动争议结案数(件)
    二十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二十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十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第二章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
    第三章中国直辖市社会建设指数比较
    第四章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指数
    第五章中国与G20其他国家社会建设若干指标的比较
    第六章世界城市社会建设比较研究
    第七章北京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数
    结语近年来中国社会建设水平及其走势
    附录Ⅰ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附录Ⅱ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附录Ⅲ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附录Ⅳ中国近年来社会建设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附录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数据
    附录Ⅵ世界城市社会建设指标数据来源
    附录ⅦG20社会建设指标数据来源
    附录Ⅷ北京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标数据来源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