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逻辑与治理逻辑

生存逻辑与治理逻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11
版次: 1
ISBN: 9787520108935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0页
字数: 20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4人买过
  •   对“农村改革何以可能”这一关乎中国市场转型源流的重大议题,已有研究往往以“小岗典型”为原型,将其简单地描述为农民自发推动、国家顺应民众意愿的过程。然而通过对安徽省农村改革早期实践过程的历史材料和地方档案材料的收集、分析和互证,本书试图再现农村改革初期的实践逻辑和复杂面相。
      李洁,女,1981年出生,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先后就读于安徽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007~2008年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
    第一章引言:小岗故事的画外篇
    第二章农村改革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一对国家-社会关系框架的反思
    二农村改革过程中的“国家人类学”:划分与联合
    三研究方法
    四生产责任制相关术语的界定
    第三章乡土社会的集体化改造及其后果
    一乡土社会成为国家改造的重要目标
    二农民的应对与抗争
    三陷入治理僵局的国家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转变的契机:灾害下的政策变通与村庄自救
    一灾害、危机与国家应对
    二分层的村庄记忆:对不同叙述文本的并置
    三分层叙述背后的权力关系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从“试点”到示范:国家改革派对农民意愿的凝聚
    一试点的拣选:村庄行动进入权力视野
    二试点的确立:对群众意愿的调动
    三试点的阻力:来自国家科层制内部的紧张与化解
    四试点验收、示范与推广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改革的推进:作为事件与作为符号的小岗
    一作为事件的小岗:包干到户的顺势而生
    二作为符号的小岗:国家合法性转变的重要意象基础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两种逻辑的相互投射与构成
    一安徽省农村改革的进程
    二生存逻辑与治理逻辑的互构
    三农民自身对转变赋予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对“农村改革何以可能”这一关乎中国市场转型源流的重大议题,已有研究往往以“小岗典型”为原型,将其简单地描述为农民自发推动、国家顺应民众意愿的过程。然而通过对安徽省农村改革早期实践过程的历史材料和地方档案材料的收集、分析和互证,本书试图再现农村改革初期的实践逻辑和复杂面相。
  • 作者简介:
      李洁,女,1981年出生,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先后就读于安徽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007~2008年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
  • 目录:
    第一章引言:小岗故事的画外篇
    第二章农村改革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一对国家-社会关系框架的反思
    二农村改革过程中的“国家人类学”:划分与联合
    三研究方法
    四生产责任制相关术语的界定
    第三章乡土社会的集体化改造及其后果
    一乡土社会成为国家改造的重要目标
    二农民的应对与抗争
    三陷入治理僵局的国家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转变的契机:灾害下的政策变通与村庄自救
    一灾害、危机与国家应对
    二分层的村庄记忆:对不同叙述文本的并置
    三分层叙述背后的权力关系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从“试点”到示范:国家改革派对农民意愿的凝聚
    一试点的拣选:村庄行动进入权力视野
    二试点的确立:对群众意愿的调动
    三试点的阻力:来自国家科层制内部的紧张与化解
    四试点验收、示范与推广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改革的推进:作为事件与作为符号的小岗
    一作为事件的小岗:包干到户的顺势而生
    二作为符号的小岗:国家合法性转变的重要意象基础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两种逻辑的相互投射与构成
    一安徽省农村改革的进程
    二生存逻辑与治理逻辑的互构
    三农民自身对转变赋予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