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承更明白

如何继承更明白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811398687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2页
字数: 24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4人买过
  • 互谅互让、协商处理,是遗产继承纠纷的最理想、最不伤感情的解决方式。通过自行协商来妥善处置所继承的财产,应是每个公民在财产继承中的首选方式。在协商没有结果、产生纠纷的情况下,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继承纠纷。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同时也可避免因对簿公堂而伤害感情。 第一篇解决继承纠纷的方式与程序
    互谅互让、协商处理,是遗产继承纠纷的最理想、最不伤感情的解决方式。通过自行协商来妥善处置所继承的财产,应是每个公民在财产继承中的首选方式。在协商没有结果、产生纠纷的情况下,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继承纠纷。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同时也可避免因对簿公堂而伤害感情。
    法官说法与律师支招
    继承纠纷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吗\2
    人民调解委员会如何调解继承纠纷\4
    人民法皖如何调解继承纠纷\6
    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什么是遗产?其特征是什么\9
    什么是继承纠纷?它有哪些种类\11
    继承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12
    二、向法院提起继承诉讼
    诉讼是解决所有民事纠纷的法律选择。当继承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或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时,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就成为解决纠纷的最有效的方式。法律诉讼必然涉及多方面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知识,因此,当事人需要掌握必备的继承纠纷诉讼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诉讼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官说法与律师支招
    提起继承纠纷诉讼需要符合什么条件\14
    诉讼标的变更导致诉讼争议怎么办\16
    继承诉讼中如何进行法庭辩论\18
    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法律对继承权是如何界定的\20
    继承诉讼的简易程序是什么\21
    怎样向法院提起继承纠纷诉讼\22
    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如何行使继承权\22
    向法院提出诉讼需要考虑时间和地点,这就涉及诉讼时效和地域管辖这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如果过了时效期,当事人的权益就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选择法院不当,诉讼可能就不会被法院受理。因此,当事人在提起继承纠纷法律诉讼时,需要在有效的诉讼期内,正确地选择管辖法院,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进入诉讼程序。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有助于合法、顺利地解决继承纠纷。
    法官说法与律师支招
    遗产分割纠纷的诉讼时效应从何时起算\24
    怎样选择提起诉讼的法院\26
    两地先后起诉继承纠纷唧个法院享有管辖杈\28
    利用管辖权异议.恶意转移遗产怎么办\30
    超过20年才要求继承遗产是否已过诉讼时效\32
    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什么是诉讼时效?它的特征是什么\34
    财产继承诉讼时效应怎样计算\35
    什么是继承纠纷诉讼时效的中止\35
    民族自治地方的继承案件能否适用继承法的一般规定\36
    人们常说“法不容情”。这不仅是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是因为法律只重证据,不讲私情。因此,在解决继承纠纷的过程中,当事人只有提出充分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或反驳对方的主张,才能胜诉。证据对诉讼的输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继承纠纷诉讼中,如果拿不出证据,或者不能正确使用证据,就很有可能导致自己败诉。
    法官说法与律师支招
    哪一种证据材料具有证明效力\37
    当事人需要证明公证遗嘱的效力吗\39
    信件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证据\42
    法院对当事人陈述的证据是否应予支持\44
    遗瞩的二次鉴定结论能作为遗产分割的依据吗\45
    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继承诉讼中的证据有哪些特征\48
    什么是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49
    什么是举证时限\49
    ……

    第二篇解决继承纠纷的法律实务
    一、继承权确认纠纷
    二、遗产范围纠纷
    三、法定继承纠纷
    四、遗嘱继承纠纷
    五、遗赠继承纠纷
    ……
  • 内容简介:
    互谅互让、协商处理,是遗产继承纠纷的最理想、最不伤感情的解决方式。通过自行协商来妥善处置所继承的财产,应是每个公民在财产继承中的首选方式。在协商没有结果、产生纠纷的情况下,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继承纠纷。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同时也可避免因对簿公堂而伤害感情。
  • 目录:
    第一篇解决继承纠纷的方式与程序
    互谅互让、协商处理,是遗产继承纠纷的最理想、最不伤感情的解决方式。通过自行协商来妥善处置所继承的财产,应是每个公民在财产继承中的首选方式。在协商没有结果、产生纠纷的情况下,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继承纠纷。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同时也可避免因对簿公堂而伤害感情。
    法官说法与律师支招
    继承纠纷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吗\2
    人民调解委员会如何调解继承纠纷\4
    人民法皖如何调解继承纠纷\6
    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什么是遗产?其特征是什么\9
    什么是继承纠纷?它有哪些种类\11
    继承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12
    二、向法院提起继承诉讼
    诉讼是解决所有民事纠纷的法律选择。当继承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或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时,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就成为解决纠纷的最有效的方式。法律诉讼必然涉及多方面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知识,因此,当事人需要掌握必备的继承纠纷诉讼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诉讼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官说法与律师支招
    提起继承纠纷诉讼需要符合什么条件\14
    诉讼标的变更导致诉讼争议怎么办\16
    继承诉讼中如何进行法庭辩论\18
    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法律对继承权是如何界定的\20
    继承诉讼的简易程序是什么\21
    怎样向法院提起继承纠纷诉讼\22
    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如何行使继承权\22
    向法院提出诉讼需要考虑时间和地点,这就涉及诉讼时效和地域管辖这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如果过了时效期,当事人的权益就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选择法院不当,诉讼可能就不会被法院受理。因此,当事人在提起继承纠纷法律诉讼时,需要在有效的诉讼期内,正确地选择管辖法院,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进入诉讼程序。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有助于合法、顺利地解决继承纠纷。
    法官说法与律师支招
    遗产分割纠纷的诉讼时效应从何时起算\24
    怎样选择提起诉讼的法院\26
    两地先后起诉继承纠纷唧个法院享有管辖杈\28
    利用管辖权异议.恶意转移遗产怎么办\30
    超过20年才要求继承遗产是否已过诉讼时效\32
    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什么是诉讼时效?它的特征是什么\34
    财产继承诉讼时效应怎样计算\35
    什么是继承纠纷诉讼时效的中止\35
    民族自治地方的继承案件能否适用继承法的一般规定\36
    人们常说“法不容情”。这不仅是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是因为法律只重证据,不讲私情。因此,在解决继承纠纷的过程中,当事人只有提出充分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或反驳对方的主张,才能胜诉。证据对诉讼的输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继承纠纷诉讼中,如果拿不出证据,或者不能正确使用证据,就很有可能导致自己败诉。
    法官说法与律师支招
    哪一种证据材料具有证明效力\37
    当事人需要证明公证遗嘱的效力吗\39
    信件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证据\42
    法院对当事人陈述的证据是否应予支持\44
    遗瞩的二次鉴定结论能作为遗产分割的依据吗\45
    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继承诉讼中的证据有哪些特征\48
    什么是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49
    什么是举证时限\49
    ……

    第二篇解决继承纠纷的法律实务
    一、继承权确认纠纷
    二、遗产范围纠纷
    三、法定继承纠纷
    四、遗嘱继承纠纷
    五、遗赠继承纠纷
    ……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如何继承更明白
如何居家更和美
舒乡音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如何旅游没烦恼:旅游者的法律盾牌
孙思忠、张鹏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如何购买放心房:购房者的法律盾牌真实案例98个
周德田、康建灿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如何行车更平安
田国兴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如何工作更舒心:劳动者的法律盾牌
尹华、曹贤香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如何继承更明白
解码幸福
陈秋玲、许玲丽、尹应凯、陆瑜芳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红楼梦》中的经济管理
陈秋玲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城市经济预警机制
陈秋玲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完善社会预警机制
陈秋玲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农村常见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例分析与解读
陈秋玲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中国服务产业研究
陈秋玲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怎样帮助孩子最有效
陈秋玲 编;舒丹
如何继承更明白
懒女孩时尚家居生活
陈秋玲 编
如何继承更明白
懒女孩职场制胜宝典
陈秋玲 著
如何继承更明白
懒女孩时尚魔幻衣橱
陈秋玲 编
如何继承更明白
好形象·酷天下
陈秋玲 编;舒乡
如何继承更明白
懒女孩时尚生活技巧
陈秋玲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