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10
版次: 1
ISBN: 9787505857773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3页
字数: 180千字
分类: 经济
2人买过
  • 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深化需要在三个方面延伸:一是,分析产业内贸易对内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即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扩展到国际贸易领域;二是,分析产业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是,从交易成本角度解释贸易模式和贸易量,分析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模式和贸易量的决定问题。《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就是围绕着这三大问题,将新贸易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结合起来,以动态的分析方法阐述报酬递增对动态比较优势形成和演影响,以及动态比较优势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演进。整个分析按照报酬递增的来源来展开,由四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第2章)阐述外部效应对动态比较优势开成和演进的影响,以及基于外部效应的动态比较优势下产业内模式的演进。
    第二步(第3章)阐述人力资本效应对动态比较优势形成和演进的影响,以及基于人力资本效应的动态比较优势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演进。
    第三步(第4章)阐述创新对动态比较优势形成和演进的影响,以及基于创新的动态比较优势下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演进。
    第四步(第5章)阐述交易成本对动态比较优势形成和演进的影响,以及基于交易效率的动态比较优势下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模式和贸易规模的演进。 殷德生,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教师,1999年7月和2002年3月份别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2年5月至今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多种学系。现在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金融理论与政策、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证等。现已出版著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在《管理世界》、《社会科学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篇。 第1章导论
    1.1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的研究进展
    1.2源于报酬递增的动态比较优势及其演进
    1.3问题的提出与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2章外部效应、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2.1引言
    2.2基本模型
    2.3外部效应、报酬递增与产业内贸易
    2.4讨论:外部效应、政府行为与动态优势
    2.5小结

    第3章人力资本效应、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3.1引言
    3.2基本模型
    3.3产业内贸易、人力资本效应与经济增长
    3.4讨论:教育部门、国际贸易与动态比较优势
    3.5小结

    第4章创新、动态比较优势与产品周期
    4.1引言
    4.2基本模型
    4.3水平创新、南北贸易与产品周期
    4.4垂直创新、南北贸易与产品周期
    4.5讨论:创新成本与模仿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4.6技能型技术进步、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相对价格
    4.7小结

    第5章交易效率、动态比较优势与贸易模式
    5.1引言
    5.2模型
    5.3讨论:基本交易效率的动态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
    5.4差异产品、创新行为与公司内贸易
    5.5小结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深化需要在三个方面延伸:一是,分析产业内贸易对内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即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扩展到国际贸易领域;二是,分析产业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是,从交易成本角度解释贸易模式和贸易量,分析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模式和贸易量的决定问题。《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就是围绕着这三大问题,将新贸易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结合起来,以动态的分析方法阐述报酬递增对动态比较优势形成和演影响,以及动态比较优势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演进。整个分析按照报酬递增的来源来展开,由四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第2章)阐述外部效应对动态比较优势开成和演进的影响,以及基于外部效应的动态比较优势下产业内模式的演进。
    第二步(第3章)阐述人力资本效应对动态比较优势形成和演进的影响,以及基于人力资本效应的动态比较优势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演进。
    第三步(第4章)阐述创新对动态比较优势形成和演进的影响,以及基于创新的动态比较优势下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演进。
    第四步(第5章)阐述交易成本对动态比较优势形成和演进的影响,以及基于交易效率的动态比较优势下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模式和贸易规模的演进。
  • 作者简介:
    殷德生,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教师,1999年7月和2002年3月份别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2年5月至今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多种学系。现在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金融理论与政策、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证等。现已出版著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在《管理世界》、《社会科学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篇。
  • 目录:
    第1章导论
    1.1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的研究进展
    1.2源于报酬递增的动态比较优势及其演进
    1.3问题的提出与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2章外部效应、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2.1引言
    2.2基本模型
    2.3外部效应、报酬递增与产业内贸易
    2.4讨论:外部效应、政府行为与动态优势
    2.5小结

    第3章人力资本效应、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3.1引言
    3.2基本模型
    3.3产业内贸易、人力资本效应与经济增长
    3.4讨论:教育部门、国际贸易与动态比较优势
    3.5小结

    第4章创新、动态比较优势与产品周期
    4.1引言
    4.2基本模型
    4.3水平创新、南北贸易与产品周期
    4.4垂直创新、南北贸易与产品周期
    4.5讨论:创新成本与模仿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4.6技能型技术进步、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相对价格
    4.7小结

    第5章交易效率、动态比较优势与贸易模式
    5.1引言
    5.2模型
    5.3讨论:基本交易效率的动态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
    5.4差异产品、创新行为与公司内贸易
    5.5小结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报酬递增思想的演进:以马歇尔为中心的考察
张日波 著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报酬对员工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山虎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报酬法
[美]威尔逊 著;李天纲 编;寿熹 译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报酬递增的源泉
西奥多· W· 舒尔茨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报酬递增的源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西奥多·W·舒尔茨 著;李海明、赵波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两大布局”论
殷德生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
殷德生 著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读懂中国经济指标
殷德生 著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讲义
殷德生 译;殷德生、毕玉江、白肖 校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技术进步、国际贸易与经济转型
殷德生 著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金融学导论
殷德生 著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系列教材
殷德生 编;黄济生
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
殷德生、肖顺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