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史

中国典籍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4-09
版次: 1
ISBN: 9787208053106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75页
字数: 37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 《中国典籍史》是一部志书体例的专著。志者,记也。《周礼·春官》谓小史之职“掌邦国之志。”东汉郑玄注:“志谓记也。”故志书便被称为“记事之书”。本书试依中国文化学术传统而志典籍的迭兴,依中国典籍的物质构成而志典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和装帧艺术,依中国典籍的藏庋而志典籍的整理、分类与编目,依中国典籍的厄运而志典籍的劫难、散佚。然而,“志书”毕竟是史书之一类。
    本书是一部阐述中典籍产生、初兴、兴历史的专著。全书共分八章,第一二章阐述典籍的念及产生的时代,第三章叙述学术传统和学术演变对典籍创作发展的关系,第四、五章描述历代典籍体的嬗变,第六至第八章记述典籍藏度、整理、编目、劫难、流散。全书以丰的资料,中国典籍产生、发展、兴旺的历程为经,典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方面相互关系为纬,系统而又全面地勾勒了中国典的发展轨迹,是一部从体例、剪裁到文字都颇具特色的学术著作。 李致忠,1938年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现任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处长、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古籍版本研究分会主任委员。著有《古书版本学概论》、《历代刻书考述》、《宋版书叙录》等。发表论文150余篇。 绪言
    第一章典籍与典籍的产生
    第一节典籍的概念
    第二节典籍的产生
    第二章百家争鸣与典籍初兴
    第一节学在官府与学在四夷
    第二节士阶层的形成与百家争鸣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典籍初兴
    第三章学术文化发展与典籍迭兴
    第一节独尊儒术与经学典籍
    第二节佛教传播与佛教典籍
    第三节道教方术与道教典籍
    第四节史学传统与史学典籍
    第五节文学传统与文学典籍
    第六节兵法传统与兵家典籍
    第七节科学传统与科技典籍
    第八节小学传统与文字、音韵、训诂典籍
    第九节类书传统与类书典籍
    第十节丛书传统与丛书典籍
    第四章典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
    第一节典籍的生产材料
    第二节典籍的生产方法
    第五章典籍的装帧艺术
    第一节典籍的版面设计
    第二节中国古代典籍的插图版画
    第三节中国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制
    第六章历史典籍的收藏
    第一节历代典籍的公家收藏
    第二节典籍的书院和寺观收藏
    第三节典籍的私家收藏
    第七章历代典籍的整理、编目和分类
    第一节历代典籍的整理
    第二节历代典籍的目录编制
    第三节典籍分类的发展与演变
    第八章典籍的流散
    第一节典籍的政治劫难
    第二节典籍的战争劫难
    第三节典籍的自然灾难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中国典籍史》是一部志书体例的专著。志者,记也。《周礼·春官》谓小史之职“掌邦国之志。”东汉郑玄注:“志谓记也。”故志书便被称为“记事之书”。本书试依中国文化学术传统而志典籍的迭兴,依中国典籍的物质构成而志典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和装帧艺术,依中国典籍的藏庋而志典籍的整理、分类与编目,依中国典籍的厄运而志典籍的劫难、散佚。然而,“志书”毕竟是史书之一类。
    本书是一部阐述中典籍产生、初兴、兴历史的专著。全书共分八章,第一二章阐述典籍的念及产生的时代,第三章叙述学术传统和学术演变对典籍创作发展的关系,第四、五章描述历代典籍体的嬗变,第六至第八章记述典籍藏度、整理、编目、劫难、流散。全书以丰的资料,中国典籍产生、发展、兴旺的历程为经,典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方面相互关系为纬,系统而又全面地勾勒了中国典的发展轨迹,是一部从体例、剪裁到文字都颇具特色的学术著作。
  • 作者简介:
    李致忠,1938年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现任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处长、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古籍版本研究分会主任委员。著有《古书版本学概论》、《历代刻书考述》、《宋版书叙录》等。发表论文150余篇。
  • 目录:
    绪言
    第一章典籍与典籍的产生
    第一节典籍的概念
    第二节典籍的产生
    第二章百家争鸣与典籍初兴
    第一节学在官府与学在四夷
    第二节士阶层的形成与百家争鸣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典籍初兴
    第三章学术文化发展与典籍迭兴
    第一节独尊儒术与经学典籍
    第二节佛教传播与佛教典籍
    第三节道教方术与道教典籍
    第四节史学传统与史学典籍
    第五节文学传统与文学典籍
    第六节兵法传统与兵家典籍
    第七节科学传统与科技典籍
    第八节小学传统与文字、音韵、训诂典籍
    第九节类书传统与类书典籍
    第十节丛书传统与丛书典籍
    第四章典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
    第一节典籍的生产材料
    第二节典籍的生产方法
    第五章典籍的装帧艺术
    第一节典籍的版面设计
    第二节中国古代典籍的插图版画
    第三节中国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制
    第六章历史典籍的收藏
    第一节历代典籍的公家收藏
    第二节典籍的书院和寺观收藏
    第三节典籍的私家收藏
    第七章历代典籍的整理、编目和分类
    第一节历代典籍的整理
    第二节历代典籍的目录编制
    第三节典籍分类的发展与演变
    第八章典籍的流散
    第一节典籍的政治劫难
    第二节典籍的战争劫难
    第三节典籍的自然灾难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典籍史
中国女排
徐沐熙 著
中国典籍史
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系运作机制研究
余蔚 著
中国典籍史
中国名家古典美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张海君
中国典籍史
中国式现代化资源节约之路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中国典籍史
中国古人说话之道
郭谦
中国典籍史
中国诗词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诗词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流沙河
中国典籍史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词汇卷)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丛书编委会
中国典籍史
中国古典诗文名句赏析辞典
黄金贵 等
中国典籍史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清明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典籍史
中国绘画常识
傅抱石
中国典籍史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春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典籍史
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
洪铁城 编著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典籍史
中国女排
徐沐熙 著
中国典籍史
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系运作机制研究
余蔚 著
中国典籍史
中国名家古典美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张海君
中国典籍史
中国式现代化资源节约之路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中国典籍史
中国古人说话之道
郭谦
中国典籍史
中国诗词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诗词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流沙河
中国典籍史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词汇卷)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丛书编委会
中国典籍史
中国古典诗文名句赏析辞典
黄金贵 等
中国典籍史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清明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典籍史
中国绘画常识
傅抱石
中国典籍史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春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典籍史
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
洪铁城 编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典籍史
中国女排
徐沐熙 著
中国典籍史
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系运作机制研究
余蔚 著
中国典籍史
中国名家古典美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张海君
中国典籍史
中国式现代化资源节约之路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中国典籍史
中国古人说话之道
郭谦
中国典籍史
中国诗词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诗词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流沙河
中国典籍史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词汇卷)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丛书编委会
中国典籍史
中国古典诗文名句赏析辞典
黄金贵 等
中国典籍史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清明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典籍史
中国绘画常识
傅抱石
中国典籍史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春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典籍史
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
洪铁城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