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548204961
定价: 4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4人买过
  •   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地方性知识、民族审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民族民间工艺遭际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境遇,面临复杂的传承与发展、再显与重构。《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一书运用“基础与维度、问题与视域、境遇与变迁、再显与重构、功利与意愿、疏离与亲近、同质与异质、复制与定制”八组十六个中心概念,从不同角度审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作用下其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在其生存环境、形式、审美、功能、意义、规模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态势。《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虽以云南西北大理、丽江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为基本研究对象,涉及多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形式,但其研究涉及的相关现实和理论问题却具有普遍意义,是全球化时代地方和民族文化共同遭际的问题。   李炎,1963年出生,云南鹤庆人,汉族,教授、博士。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6年任教于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从事外国文学、基础写作、形式逻辑、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期间,师从赵仲牧先生攻读文艺理论和西方美学,较为系统地涉猎西方文艺理论、古典美学、现代当代美学,为跨文化比较研究和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系统审视研究能力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2002年师从施惟达教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开始转向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研究。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遭际了前所未有的境遇,面临着传承与发展、解构和重构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全球化、现代传媒、市场经济、权力话语、利益冲突、意识形态、精英话语、草根意识等形成了传统民族艺术复杂的当下生存语境,值得深入研究,在参考和借鉴西方文化研究的话语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形成我们自己研究话语的条件。学习传承师长为人、治学方法,锁定研究目标,在充实和忙碌背后,也就有了一定的收获。近年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美学、文化学、民族艺术、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学术文章近百篇,出版《空问、布局与特色:云南文化产业现状与对策》、《多棱镜下的文学》,主编和参编过《态与势: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化与社会》、《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等多部著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主持、参与地方性战略咨询和发展规划等横向项目30多项。得师长、同事、领导信任,教学研究之余,参与一定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现任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省动漫产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顾问、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顾问、保山市文化产业顾问。 导论: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理论基础及审视维度
    第一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中西方艺术、美学理论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第三节现代、后现代理论视域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第四节文化人类学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第五节近现代艺术设计实践的启示
    第六节当下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审视角度和研究路径

    上篇
    第一章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当下性的问题和视域
    第一节滇西北地区地理及文化的特殊性
    第二节滇西北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一个富有启示性的案例
    第四节作为民族工艺特征及考察视角的“当下性”
    第五节民族工艺指涉的多学科语境
    第六节关于研究线路
    第二章境遇与变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在场性
    第一节滇西北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活着的类别
    第二节“全球地方化”的民族工艺
    第三节一个工艺村的案例
    第四节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影响:两座古城的比较
    第五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现状
    第六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历史变迁
    第七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与文化系统的相互促变
    第三章再显与重构:从单纯走向复杂
    第一节作为“艺术”要素的当下境遇
    第二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消费主体的嬗变
    第三节地方性知识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意义建构
    第四节滇西北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当下生存环境的特殊变化
    第五节形式层面的变异
    第六节意蕴的变异
    第七节经济功能的变化
    第四章功利与意愿: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动因
    第一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与文化工业
    第二节从“在地”到“异域”
    第三节新华村:社会变迁与功利的结构变化
    第四节资本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影响
    第五节民间统治精英的作用及其分化
    第六节整体性意愿的价值

    下篇
    第五章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符号的技艺行为和质料意义
    第一节作为文化符号的民族工艺质料
    第二节材质美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技艺的文化意义
    第六章地方性知识的疏离与审美视觉亲近
    第一节传统民族民问工艺的地方性知识与审美功能
    第二节质料层面的“文化疏离”
    第三节功能层面的“文化疏离”
    第四节图式或形式层面的“意愿疏离”
    第五节技艺层面的“文化疏离”
    第六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视觉亲近”
    第七节形式美感带来的“视觉亲近”
    第八节装饰功能强化的“视觉亲近”
    第九节符号抽象化引发的“视觉亲近”
    第七章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同质化与异质性
    第一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同质化”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工艺类型的趋同
    第三节工艺形式的趋同
    第四节表现方式的趋同
    第五节艺术风格的趋同
    第六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与“精英艺术”的界限
    第七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走向“艺术”的生存境遇
    第八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异质性”的表现形式
    第八章复制与定制: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现代延展
    第一节消费时代的艺术生产
    第二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生产中的复制
    第三节传播的非中心与定制
    第四节全球一地方关系:空间的跨越
    第五节“当下性”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走向
    后记
  • 内容简介:
      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地方性知识、民族审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民族民间工艺遭际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境遇,面临复杂的传承与发展、再显与重构。《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一书运用“基础与维度、问题与视域、境遇与变迁、再显与重构、功利与意愿、疏离与亲近、同质与异质、复制与定制”八组十六个中心概念,从不同角度审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作用下其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在其生存环境、形式、审美、功能、意义、规模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态势。《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虽以云南西北大理、丽江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为基本研究对象,涉及多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形式,但其研究涉及的相关现实和理论问题却具有普遍意义,是全球化时代地方和民族文化共同遭际的问题。
  • 作者简介:
      李炎,1963年出生,云南鹤庆人,汉族,教授、博士。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6年任教于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从事外国文学、基础写作、形式逻辑、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期间,师从赵仲牧先生攻读文艺理论和西方美学,较为系统地涉猎西方文艺理论、古典美学、现代当代美学,为跨文化比较研究和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系统审视研究能力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2002年师从施惟达教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开始转向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研究。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遭际了前所未有的境遇,面临着传承与发展、解构和重构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全球化、现代传媒、市场经济、权力话语、利益冲突、意识形态、精英话语、草根意识等形成了传统民族艺术复杂的当下生存语境,值得深入研究,在参考和借鉴西方文化研究的话语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形成我们自己研究话语的条件。学习传承师长为人、治学方法,锁定研究目标,在充实和忙碌背后,也就有了一定的收获。近年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美学、文化学、民族艺术、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学术文章近百篇,出版《空问、布局与特色:云南文化产业现状与对策》、《多棱镜下的文学》,主编和参编过《态与势: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化与社会》、《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等多部著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主持、参与地方性战略咨询和发展规划等横向项目30多项。得师长、同事、领导信任,教学研究之余,参与一定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现任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省动漫产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顾问、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顾问、保山市文化产业顾问。
  • 目录:
    导论: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理论基础及审视维度
    第一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中西方艺术、美学理论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第三节现代、后现代理论视域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第四节文化人类学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第五节近现代艺术设计实践的启示
    第六节当下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审视角度和研究路径

    上篇
    第一章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当下性的问题和视域
    第一节滇西北地区地理及文化的特殊性
    第二节滇西北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一个富有启示性的案例
    第四节作为民族工艺特征及考察视角的“当下性”
    第五节民族工艺指涉的多学科语境
    第六节关于研究线路
    第二章境遇与变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在场性
    第一节滇西北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活着的类别
    第二节“全球地方化”的民族工艺
    第三节一个工艺村的案例
    第四节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影响:两座古城的比较
    第五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现状
    第六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历史变迁
    第七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与文化系统的相互促变
    第三章再显与重构:从单纯走向复杂
    第一节作为“艺术”要素的当下境遇
    第二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消费主体的嬗变
    第三节地方性知识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意义建构
    第四节滇西北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当下生存环境的特殊变化
    第五节形式层面的变异
    第六节意蕴的变异
    第七节经济功能的变化
    第四章功利与意愿: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动因
    第一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与文化工业
    第二节从“在地”到“异域”
    第三节新华村:社会变迁与功利的结构变化
    第四节资本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影响
    第五节民间统治精英的作用及其分化
    第六节整体性意愿的价值

    下篇
    第五章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符号的技艺行为和质料意义
    第一节作为文化符号的民族工艺质料
    第二节材质美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技艺的文化意义
    第六章地方性知识的疏离与审美视觉亲近
    第一节传统民族民问工艺的地方性知识与审美功能
    第二节质料层面的“文化疏离”
    第三节功能层面的“文化疏离”
    第四节图式或形式层面的“意愿疏离”
    第五节技艺层面的“文化疏离”
    第六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视觉亲近”
    第七节形式美感带来的“视觉亲近”
    第八节装饰功能强化的“视觉亲近”
    第九节符号抽象化引发的“视觉亲近”
    第七章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同质化与异质性
    第一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同质化”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工艺类型的趋同
    第三节工艺形式的趋同
    第四节表现方式的趋同
    第五节艺术风格的趋同
    第六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与“精英艺术”的界限
    第七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走向“艺术”的生存境遇
    第八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异质性”的表现形式
    第八章复制与定制: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现代延展
    第一节消费时代的艺术生产
    第二节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生产中的复制
    第三节传播的非中心与定制
    第四节全球一地方关系:空间的跨越
    第五节“当下性”与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走向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杨广容、李永梅、李家华 编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濒危怒语良苏话研究
陈海宏,谭丽亚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李家祥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省公路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模型构建
张俊婕 著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四季旅行( 第3版)
《亲历者》编辑部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消除疟疾历程(精)
周红宁、许建卫、林祖锐 编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立体生态稻作亚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杨从党、李贵勇、李刚华 编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盐运古道上的聚落与建筑
赵逵,李雨萌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壮族民间文学引论
王淑英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省主要森林类型常见植物图鉴(精)
董建昌 编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21-2022)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昆明)、陈晓未、颜晓飞 编
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
云南马拉松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史
云南省呈贡体育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