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307073401
定价: 7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54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0人买过
  •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是一部文化哲学的认识论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人类认识结构与文化》,着重论述文化哲学认识论的性质和特点,并以人的思维的创造性为主题,探讨认识活动的文化意义,揭示人类认识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提出,文化哲学的认识论本质上是以人的文化创造活动为本性的哲学的认识论;其认识的结构是由文化心理活动、建构逻辑格的活动和经验认识活动构成的立体交叉的活动系统;这三种活动各有其他特点和功用,又相互联系,共同构造了人的文化创造活动的内在机制,决定着人的思维的创造性和无限开放性。下篇:《生存与评价》,从人的生存入手研究评价问题,分析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狭义认识论(即知识论)和广义认识论”,并把评价的研究定位于广义认识论上,分别论述了评价认识的本体论基础、评价认识的思维基础、评价认识的形式;以对偶然性的本体意义的发发打通了认识论与本体论之间的关系,以对微观思维方式的探讨揭示了哲学与当代科学之间的内容一致性,以对规范的研究建构起认知、评价与实践相联系、认识与批判相一致的开放的认识系统,从而证明,认识的开放性不是由科学的必然世界构筑起来的,而是由人的生活的偶然世界创造出来的;它是理性的,又是客观的。这就表达了全书的主体思想;文化哲学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论的认识论模式,是哲学通达生活世界的本体的最重要一环。   何萍,1953年10月生于武汉市,1988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认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文化哲学。著有《人类认识结构与文化》、《生存与评价》、《中餐传统科学方法的嬗变》(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合主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上篇人类认识结构与文化

    引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当代课题
    一、20世纪认识论研究的总特点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
    三、本书研究的出发点
    四、本书研究的问题
    五、本书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科学的认识论与哲学的认识论
    第一节思维方式与认识论
    一、什么是思维方式
    二、思维方式成为认识论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思维方式的两种认识论形式
    四、哲学的两次大分化
    第二节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困境
    一、理性与第一原理和原因
    二、理性与经验
    三、理性与主体精神
    第三节科学认识论
    一、“拒斥形而上学”
    二、科学认识论的心理学化
    三、科学认识论的悖论
    第四节哲学认识论
    一、解释学的哲学认识论
    二、价值学的哲学认识论
    三、现象学的哲学认识论
    四、熊十力的哲学认识论
    第五节列宁的启示
    一、列宁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述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考

    第二章人的本质与人类认识结构
    第一节人的本质与人类认识的本性
    一、从自然的人到文化的人
    二、现实的人与理想的人
    三、实体的人与功能的人
    第二节人类认识结构概述
    一、人类认识结构定义的说明
    二、人类认识结构要素的说明

    第三章活动与文化认知场
    第一节文化认知场与认识主体
    一、什么是文化认知场
    二、文化·自由·能动性
    三、活动与文化认知场的形成
    第二节活动的结构
    一、活动结构的两个层次
    二、活动的一般结构
    三、评《躯体的智慧》
    第三节活动的功能
    一、一般结构的功能
    二、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启发
    三、功能·结构·文化认知场

    第四章活动与认识诸形式
    第一节宗教认识形式
    一、宗教认识与神话认识
    二、宗教的理性和情感
    三、宗教能够消亡吗
    第二节神话认识形式
    一、神话认识与原始思维
    二、神话认识的本质
    三、神话认识的结构
    四、现代神话
    第三节科学认识形式
    一、科学认识活动的特点
    二、科学认识的理性
    三、科学认识的情感
    第四节艺术认识形式
    一、艺术的创造品
    二、艺术的创造方式
    三、艺术的认识方法
    第五节哲学与文化统

    第五章符号与逻辑的格
    第一节什么是逻辑的格
    一、符号与文化
    二、符号·文化模式·逻辑的格
    第二节逻辑格的同一性
    一、逻辑格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二、不同逻辑格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逻辑格的历史生成
    一、自然符号与人工符号
    二、人工符号的形成
    三、人工符号的对象化
    第四节逻辑的格与认识的客观性
    一、认识客观性的规定
    二、认识的客观性与经验

    第六章经验与人类认识的发展
    第一节经验认识的特征
    一、经验的结构
    二、经验的特征
    三、经验认识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经验的文化认识基础
    一、感觉的性质
    二、知觉的空间与时间
    三、言语与符号
    第三节经验与认识的开放性
    一、经验认识——活的历史
    二、经验认识与主体的创造性
    结语人的认识与人的自由
    附录认识方法与认识模型的变换

    下篇生存与评价

    导言寻求广义的评价认识解析
    一、认识论与人的生存方式
    二、认识论与人的智慧
    三、认识论与本体论
    四、评价认识的特质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评价认识的本体论基础:偶然性与实践
    第二章评价认识的思维基础:现代科学与现代认识
    附录哲学本体重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是一部文化哲学的认识论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人类认识结构与文化》,着重论述文化哲学认识论的性质和特点,并以人的思维的创造性为主题,探讨认识活动的文化意义,揭示人类认识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提出,文化哲学的认识论本质上是以人的文化创造活动为本性的哲学的认识论;其认识的结构是由文化心理活动、建构逻辑格的活动和经验认识活动构成的立体交叉的活动系统;这三种活动各有其他特点和功用,又相互联系,共同构造了人的文化创造活动的内在机制,决定着人的思维的创造性和无限开放性。下篇:《生存与评价》,从人的生存入手研究评价问题,分析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狭义认识论(即知识论)和广义认识论”,并把评价的研究定位于广义认识论上,分别论述了评价认识的本体论基础、评价认识的思维基础、评价认识的形式;以对偶然性的本体意义的发发打通了认识论与本体论之间的关系,以对微观思维方式的探讨揭示了哲学与当代科学之间的内容一致性,以对规范的研究建构起认知、评价与实践相联系、认识与批判相一致的开放的认识系统,从而证明,认识的开放性不是由科学的必然世界构筑起来的,而是由人的生活的偶然世界创造出来的;它是理性的,又是客观的。这就表达了全书的主体思想;文化哲学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论的认识论模式,是哲学通达生活世界的本体的最重要一环。
  • 作者简介:
      何萍,1953年10月生于武汉市,1988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认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文化哲学。著有《人类认识结构与文化》、《生存与评价》、《中餐传统科学方法的嬗变》(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合主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 目录:
    上篇人类认识结构与文化

    引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当代课题
    一、20世纪认识论研究的总特点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
    三、本书研究的出发点
    四、本书研究的问题
    五、本书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科学的认识论与哲学的认识论
    第一节思维方式与认识论
    一、什么是思维方式
    二、思维方式成为认识论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思维方式的两种认识论形式
    四、哲学的两次大分化
    第二节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困境
    一、理性与第一原理和原因
    二、理性与经验
    三、理性与主体精神
    第三节科学认识论
    一、“拒斥形而上学”
    二、科学认识论的心理学化
    三、科学认识论的悖论
    第四节哲学认识论
    一、解释学的哲学认识论
    二、价值学的哲学认识论
    三、现象学的哲学认识论
    四、熊十力的哲学认识论
    第五节列宁的启示
    一、列宁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述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考

    第二章人的本质与人类认识结构
    第一节人的本质与人类认识的本性
    一、从自然的人到文化的人
    二、现实的人与理想的人
    三、实体的人与功能的人
    第二节人类认识结构概述
    一、人类认识结构定义的说明
    二、人类认识结构要素的说明

    第三章活动与文化认知场
    第一节文化认知场与认识主体
    一、什么是文化认知场
    二、文化·自由·能动性
    三、活动与文化认知场的形成
    第二节活动的结构
    一、活动结构的两个层次
    二、活动的一般结构
    三、评《躯体的智慧》
    第三节活动的功能
    一、一般结构的功能
    二、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启发
    三、功能·结构·文化认知场

    第四章活动与认识诸形式
    第一节宗教认识形式
    一、宗教认识与神话认识
    二、宗教的理性和情感
    三、宗教能够消亡吗
    第二节神话认识形式
    一、神话认识与原始思维
    二、神话认识的本质
    三、神话认识的结构
    四、现代神话
    第三节科学认识形式
    一、科学认识活动的特点
    二、科学认识的理性
    三、科学认识的情感
    第四节艺术认识形式
    一、艺术的创造品
    二、艺术的创造方式
    三、艺术的认识方法
    第五节哲学与文化统

    第五章符号与逻辑的格
    第一节什么是逻辑的格
    一、符号与文化
    二、符号·文化模式·逻辑的格
    第二节逻辑格的同一性
    一、逻辑格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二、不同逻辑格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逻辑格的历史生成
    一、自然符号与人工符号
    二、人工符号的形成
    三、人工符号的对象化
    第四节逻辑的格与认识的客观性
    一、认识客观性的规定
    二、认识的客观性与经验

    第六章经验与人类认识的发展
    第一节经验认识的特征
    一、经验的结构
    二、经验的特征
    三、经验认识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经验的文化认识基础
    一、感觉的性质
    二、知觉的空间与时间
    三、言语与符号
    第三节经验与认识的开放性
    一、经验认识——活的历史
    二、经验认识与主体的创造性
    结语人的认识与人的自由
    附录认识方法与认识模型的变换

    下篇生存与评价

    导言寻求广义的评价认识解析
    一、认识论与人的生存方式
    二、认识论与人的智慧
    三、认识论与本体论
    四、评价认识的特质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评价认识的本体论基础:偶然性与实践
    第二章评价认识的思维基础:现代科学与现代认识
    附录哲学本体重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韩庆祥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情系马克思:陈学明演讲集
陈学明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实践与自由
俞吾金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创新论:王东哲学创新论集
王东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
阎孟伟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
杨耕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面向实践的反思
郭湛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全球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汪信砚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
王南湜 编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价值论的视野
马俊峰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
安启念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法学()
郑宁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夏杰长等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的意义:彻底关系主义的纲要(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郑震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自信与中医探源
何清湖, 陈小平主编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周晓虹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学遗产》编辑部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与旅游研究(202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慧旅游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觉醒者:我怎么成了心理咨询师
王学富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土壤论(扎根文化土壤,建设文化强国)
何大新 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
彭兆荣著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遗产法:中国与世界
王云霞
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 未名社科 媒介与社会丛书
(英)约翰·斯道雷 著, 常江,田浩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