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4-06
版次: 1
ISBN: 9787562533849
定价: 49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6页
字数: 58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   调查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南北向纵跨巴颜喀拉盆地和北羌塘盆地,区域上西金乌兰湖一金沙江结合带、甘孜一理塘结合带横贯调查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系统介绍了调查区地层、侵入岩序列及火山活动、变质作用。着重对陆内叠覆造山及造山后伸展事件、高原隆升做了研究。总结了调查区成矿规律,进行了生态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专项地质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思路新颖,新发现并取得了许多珍贵野外资料、测试数据,特别是首次在该地区新发现的古中元古代宁多岩群结晶基底地层、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陆相碱性火山岩地层;首次新划分的由三叠纪查涌蛇绿混杂岩和二叠纪多彩蛇绿混杂岩组成石炭纪一三叠纪通天河复合蛇绿混杂岩带,为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研究西金乌兰湖一金沙江结合带、甘孜一理塘结合带重接提供了重要地质资料。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节地形图质量评述
    一、1:10万地形图(野外手图)
    二、1:25万地形图
    三、卫片
    第四节地质调查历史及研究程度
    第五节质量评述
    一、实施方法
    二、执行情况
    第六节地质调查概况
    一、工作进展情况
    二、人员组成
    三、完成工作量
    四、报告编写

    第二章地层
    第一节古中元古代宁多岩群(Pt1-2N)
    第二节早石炭世杂多群(C1Z)
    第三节二叠纪地层
    一、早中二叠世地层
    二、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火山岩组(P3T1h)
    第四节三叠纪地层
    一、早中三叠世地层
    二、中晚三叠世地层
    三、三叠纪古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第五节侏罗纪地层
    第六节古近纪一新近纪地层
    一、沱沱河组(E1)
    二、雅西措组(ENy)
    三、查保玛组(ENc)
    四、曲果组(Nq)
    第七节第四纪地层
    一、中更新世地层
    二、晚更新世地层
    三、全新世地层

    第三章岩浆岩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通天河蛇绿岩
    一、多彩蛇绿岩
    二、查涌蛇绿岩
    第三节基性一超基性岩
    第四节中酸性侵入岩
    一、巴颜喀拉构造岩浆岩带中酸性侵入岩
    二、通天河构造岩浆岩带中酸性侵入岩
    三、杂多构造岩浆岩带中酸性侵人岩
    第五节火山岩
    一、火山旋回的划分
    二、二叠纪火山岩
    三、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火山岩
    四、晚三叠世火山岩
    五、新生代火山岩
    第六节脉岩
    一、区域性脉岩
    二、相关性脉岩

    第四章变质岩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区域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一、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及变质岩——古中元古代宁多岩群变质岩
    二、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三、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第三节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一、韧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二、脆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第四节接触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一、热接触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第五节变质作用演化

    第五章地质构造及构造演化史
    第一节区域构造特征概述
    一、区域重力、航磁特征
    二、区域构造特征与测区构造单元划分
    三、测区构造单元特征
    第二节构造变形
    一、褶皱构造
    二、断裂构造
    第三节新构造运动
    一、新构造运动概述
    二、高原隆升特征
    三、新构造运动与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
    第四节构造发展阶段划分
    一、古中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演化阶段
    二、早古生代前造山构造演化阶段
    三、海西一印支期主造山演化阶段
    四、侏罗纪一白垩纪后造山构造演化阶段
    五、新生代高原隆升阶段

    第六章专项地质调查
    第一节成矿地质背景
    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二、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三、成矿带划分与成矿远景区圈定
    第二节生态环境地质
    一、生态环境地质现状
    二、生态环境地质效应
    第三节旅游地质
    一、探险
    二、民族风情
    三、佛教圣地

    第七章遥感解译
    第一节遥感资料收集与遥感工作方法
    一、遥感信息源配置和信息提取平台
    二、遥感工作方法
    三、遥感图像优化处理与专题信息提取
    四、遥感地质编图及精度要求
    第二节遥感影像景观区划分
    一、影像景观区划分
    二、各影像景观区地质涵义及影像可解程度综述
    第三节地质体遥感解译
    一、线形影像遥感解译特征
    二、面状影像遥感解译特征
    三、地质填图单位影像特征

    第八章总结
    一、主要结论及进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附图1:25万治多县幅(146C003004)地质图及说明书
  • 内容简介:
      调查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南北向纵跨巴颜喀拉盆地和北羌塘盆地,区域上西金乌兰湖一金沙江结合带、甘孜一理塘结合带横贯调查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系统介绍了调查区地层、侵入岩序列及火山活动、变质作用。着重对陆内叠覆造山及造山后伸展事件、高原隆升做了研究。总结了调查区成矿规律,进行了生态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专项地质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思路新颖,新发现并取得了许多珍贵野外资料、测试数据,特别是首次在该地区新发现的古中元古代宁多岩群结晶基底地层、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陆相碱性火山岩地层;首次新划分的由三叠纪查涌蛇绿混杂岩和二叠纪多彩蛇绿混杂岩组成石炭纪一三叠纪通天河复合蛇绿混杂岩带,为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研究西金乌兰湖一金沙江结合带、甘孜一理塘结合带重接提供了重要地质资料。
  • 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节地形图质量评述
    一、1:10万地形图(野外手图)
    二、1:25万地形图
    三、卫片
    第四节地质调查历史及研究程度
    第五节质量评述
    一、实施方法
    二、执行情况
    第六节地质调查概况
    一、工作进展情况
    二、人员组成
    三、完成工作量
    四、报告编写

    第二章地层
    第一节古中元古代宁多岩群(Pt1-2N)
    第二节早石炭世杂多群(C1Z)
    第三节二叠纪地层
    一、早中二叠世地层
    二、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火山岩组(P3T1h)
    第四节三叠纪地层
    一、早中三叠世地层
    二、中晚三叠世地层
    三、三叠纪古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第五节侏罗纪地层
    第六节古近纪一新近纪地层
    一、沱沱河组(E1)
    二、雅西措组(ENy)
    三、查保玛组(ENc)
    四、曲果组(Nq)
    第七节第四纪地层
    一、中更新世地层
    二、晚更新世地层
    三、全新世地层

    第三章岩浆岩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通天河蛇绿岩
    一、多彩蛇绿岩
    二、查涌蛇绿岩
    第三节基性一超基性岩
    第四节中酸性侵入岩
    一、巴颜喀拉构造岩浆岩带中酸性侵入岩
    二、通天河构造岩浆岩带中酸性侵入岩
    三、杂多构造岩浆岩带中酸性侵人岩
    第五节火山岩
    一、火山旋回的划分
    二、二叠纪火山岩
    三、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火山岩
    四、晚三叠世火山岩
    五、新生代火山岩
    第六节脉岩
    一、区域性脉岩
    二、相关性脉岩

    第四章变质岩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区域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一、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及变质岩——古中元古代宁多岩群变质岩
    二、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三、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第三节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一、韧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二、脆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第四节接触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一、热接触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第五节变质作用演化

    第五章地质构造及构造演化史
    第一节区域构造特征概述
    一、区域重力、航磁特征
    二、区域构造特征与测区构造单元划分
    三、测区构造单元特征
    第二节构造变形
    一、褶皱构造
    二、断裂构造
    第三节新构造运动
    一、新构造运动概述
    二、高原隆升特征
    三、新构造运动与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
    第四节构造发展阶段划分
    一、古中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演化阶段
    二、早古生代前造山构造演化阶段
    三、海西一印支期主造山演化阶段
    四、侏罗纪一白垩纪后造山构造演化阶段
    五、新生代高原隆升阶段

    第六章专项地质调查
    第一节成矿地质背景
    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二、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三、成矿带划分与成矿远景区圈定
    第二节生态环境地质
    一、生态环境地质现状
    二、生态环境地质效应
    第三节旅游地质
    一、探险
    二、民族风情
    三、佛教圣地

    第七章遥感解译
    第一节遥感资料收集与遥感工作方法
    一、遥感信息源配置和信息提取平台
    二、遥感工作方法
    三、遥感图像优化处理与专题信息提取
    四、遥感地质编图及精度要求
    第二节遥感影像景观区划分
    一、影像景观区划分
    二、各影像景观区地质涵义及影像可解程度综述
    第三节地质体遥感解译
    一、线形影像遥感解译特征
    二、面状影像遥感解译特征
    三、地质填图单位影像特征

    第八章总结
    一、主要结论及进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附图1:25万治多县幅(146C003004)地质图及说明书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库郎米其提幅1:250000)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措勤区幅1:250000)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嘉黎县幅 H46C002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250000不冻泉幅(I46C001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阿拉克湖幅I47C001001)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比如县幅 H46C001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苏吾什杰幅J45C002004)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革吉县幅I44C004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仓来拉幅I46C004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250000 艾提开尔丁萨依幅 J43C002002英吉沙县幅 J43C002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热布喀幅H45C002003)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治多县幅I46C00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 玛依岗日幅 I45C003002)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