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7
版次: 1
ISBN: 9787208137691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4页
字数: 38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6人买过
  •    企业代表会是一种企业层面的劳资协调机构,由企业雇员选举产生,代表雇员利益。它在企业中同资本家一起共同介入福利、人事与经济事务中。它的*早形式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德意志,到魏玛共和国建立初期实现制度化。经过纳粹时期的缺位后,企业代表会重新出现在联邦德国的舞台上,并建构起彼此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的三种体制:1951年企业代表会体制(即煤钢共决模式)、1952-1972年企业代表会体制与1976年企业代表会体制。它逐渐成为极具德国特色的“社会伙伴关系”的二元制度之一(另一制度是集体合同制)。90年代后,伴随两德统一的步伐,企业代表会体制成功实现东扩。在欧洲一体化的浪潮中,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成为《欧洲企业代表会法》的制定基础。到21世纪初,企业代表会体制仍然在德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孟钟捷,男,1978年生,浙江杭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历史教育学会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世界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2007)、曙光学者(2014),获得过宝钢优秀教师奖(2015)。 序1

    导言1
    一、 劳资关系:发展与反思1
    二、 德国的企业代表会体制:个案研究的历史与问题4
    三、 研究框架10

    第一章 在争议中的孕育:1918年前企业代表会体制的理论争议与早期形态21
    第一节 各种视野下的劳资矛盾及其解决方案21
    一、 从“法律秩序的王国”到“告别后起国家”:资本家群体的不同观念22
    二、 在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之间:工人群体的不同观念23
    三、 信仰、伦理还是行动:宗教界的不同观念25
    四、 革命与改革:思想家们的不同观念26
    第二节 从“工厂委员会”到“工人委员会/职员委员会”:企业代表会机制的早期形态28
    一、 1848年革命中的立法尝试与失败29
    二、 非制度化的劳资协调机制31
    三、 19世纪90年代帝国政府的立法推进35
    四、 社会意识的转变与劳资协调机制的进一步发展38
    五、 一战中的制度转型40
    小结44

    第二章 在革命中的突破:1920年企业代表会体制52
    第一节 1918—1919年革命与劳资关系的重塑52
    一、 政治风暴的来临53
    二、 积极还是消极?劳资两极的革命观54
    三、 “劳工社会”的幻觉:政治性代表会运动的失败56
    四、 经济性代表会运动的兴衰59
    五、 走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61
    六、 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结构与内容65
    第二节 1920年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1920—1934年)68
    一、 发展规模68
    二、 职能发挥70
    三、 社会效应73
    四、 实践困境的原因78
    小结81

    第三章 在强权下的消亡:纳粹德国时期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命运86
    第一节 纳粹党的劳资关系观及其早期企业代表会政策86
    一、 用“民族共同体”解决工人问题87
    二、 经济纲领中的劳资关系观及其争议89
    三、 纳粹企业支部运动94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体制的谢幕98
    一、 改组企业代表会99
    二、 暴力接管工会100
    三、 劳动阵线和劳动托事的建立102
    第三节 “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实践:以信任代表会为中心的考察105
    一、 确立企业共同体的劳资关系模式105
    二、 信任代表会的1934年选举108
    三、 信任代表会的1935年选举116
    四、 信任代表会的实践121
    五、 信任代表会体制的变化124
    小结129

    第四章 在改造中的重生:被占时期的企业代表会复兴运动142
    第一节 盟军占领初期的企业代表会重建运动142
    一、 战争结束前的重建目的之争142
    二、 企业代表会自发重建浪潮144
    三、 摇摆不定的占领军当局146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法制化的尝试与失败151
    一、 法制化的呼声与盟军困局151
    二、 1946年《企业代表会法》问世153
    三、 1946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实践与停滞154
    第三节 英占区企业代表会体制的新方向160
    一、 鲁尔区出现的改革契机160
    二、 鲁尔方案163
    三、 鲁尔方案的实践165
    小结167

    第五章 在曲折中的前进:企业代表会的二元体制(1951—1952)176
    第一节 从“鲁尔方案”到1951年《煤钢共决法》176
    一、 权力格局的变动176
    二、 取代“鲁尔方案”的立法争议179
    三、 三方协调机制与1951年法的出台184
    四、 1951年《煤钢共决法》的结构与内容187
    第二节 1952年《企业组织法》的出台188
    一、 对于新法规的不同期待189
    二、 “单向度的”立法进程190
    三、 1952年《企业组织法》的结构与内容192
    第三节 1951年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194
    一、 发展概况194
    二、 职能发挥198
    三、 社会效应201
    第四节 1952年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205
    一、 发展概况205
    二、 职能发挥207
    三、 社会效应208
    小结212

    第六章 在改革中的发展:企业代表会体制的更迭222
    第一节 改革年代的新气息:1972年企业代表会体制222
    一、 “更多民主!”222
    二、 比登考普夫委员会与改革方案的出台227
    三、 1972年《企业组织法》的结构与内容228
    四、 1972年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231
    第二节 扩展还是超越?1976年企业代表会体制238
    一、 进一步改革的呼声238
    二、 争议与立法239
    三、 1976年《共决法》的结构与内容242
    四、 违宪争议244
    五、 1976年《共决法》的实践246
    小结250

    第七章 在新时代中的摸索:90年代以来的企业代表会体制255
    第一节 90年代中期前东部的企业代表会体制255
    一、 重建的历史条件与现实前提256
    二、 企业代表会体制的东扩进程258
    三、 1994年前东部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特征260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体制发展的当代困境263
    一、 时代挑战263
    二、 发展中的主要困境265
    第三节 21世纪初企业代表会体制的新方向270
    一、 1998年共决委员会报告270
    二、 施罗德政府的改革努力272
    三、 劳资争议与2005—2006年比登考普夫委员会的调查报告275
    小结278
    结语284

    附录294
    附录一1934年《民族劳动秩序法》(节 选)294
    附录二1946年《企业代表会法》(管制委员会第22号令)302
    附录三1951年《煤钢共决法》304
    附录四1952年《企业组织法》(节 选)310
    附录五1972年《企业组织法》325
    附录六1976年《共决法》380
    附录七2004年《关于雇员在监事会中的三分之一参与法》(即《三分之一参与法》)395
    附录八大事年表400

    主要参考文献402

    后记423

  • 内容简介:
       企业代表会是一种企业层面的劳资协调机构,由企业雇员选举产生,代表雇员利益。它在企业中同资本家一起共同介入福利、人事与经济事务中。它的*早形式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德意志,到魏玛共和国建立初期实现制度化。经过纳粹时期的缺位后,企业代表会重新出现在联邦德国的舞台上,并建构起彼此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的三种体制:1951年企业代表会体制(即煤钢共决模式)、1952-1972年企业代表会体制与1976年企业代表会体制。它逐渐成为极具德国特色的“社会伙伴关系”的二元制度之一(另一制度是集体合同制)。90年代后,伴随两德统一的步伐,企业代表会体制成功实现东扩。在欧洲一体化的浪潮中,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成为《欧洲企业代表会法》的制定基础。到21世纪初,企业代表会体制仍然在德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作者简介:
       孟钟捷,男,1978年生,浙江杭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历史教育学会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世界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2007)、曙光学者(2014),获得过宝钢优秀教师奖(2015)。
  • 目录:
    序1

    导言1
    一、 劳资关系:发展与反思1
    二、 德国的企业代表会体制:个案研究的历史与问题4
    三、 研究框架10

    第一章 在争议中的孕育:1918年前企业代表会体制的理论争议与早期形态21
    第一节 各种视野下的劳资矛盾及其解决方案21
    一、 从“法律秩序的王国”到“告别后起国家”:资本家群体的不同观念22
    二、 在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之间:工人群体的不同观念23
    三、 信仰、伦理还是行动:宗教界的不同观念25
    四、 革命与改革:思想家们的不同观念26
    第二节 从“工厂委员会”到“工人委员会/职员委员会”:企业代表会机制的早期形态28
    一、 1848年革命中的立法尝试与失败29
    二、 非制度化的劳资协调机制31
    三、 19世纪90年代帝国政府的立法推进35
    四、 社会意识的转变与劳资协调机制的进一步发展38
    五、 一战中的制度转型40
    小结44

    第二章 在革命中的突破:1920年企业代表会体制52
    第一节 1918—1919年革命与劳资关系的重塑52
    一、 政治风暴的来临53
    二、 积极还是消极?劳资两极的革命观54
    三、 “劳工社会”的幻觉:政治性代表会运动的失败56
    四、 经济性代表会运动的兴衰59
    五、 走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61
    六、 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结构与内容65
    第二节 1920年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1920—1934年)68
    一、 发展规模68
    二、 职能发挥70
    三、 社会效应73
    四、 实践困境的原因78
    小结81

    第三章 在强权下的消亡:纳粹德国时期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命运86
    第一节 纳粹党的劳资关系观及其早期企业代表会政策86
    一、 用“民族共同体”解决工人问题87
    二、 经济纲领中的劳资关系观及其争议89
    三、 纳粹企业支部运动94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体制的谢幕98
    一、 改组企业代表会99
    二、 暴力接管工会100
    三、 劳动阵线和劳动托事的建立102
    第三节 “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实践:以信任代表会为中心的考察105
    一、 确立企业共同体的劳资关系模式105
    二、 信任代表会的1934年选举108
    三、 信任代表会的1935年选举116
    四、 信任代表会的实践121
    五、 信任代表会体制的变化124
    小结129

    第四章 在改造中的重生:被占时期的企业代表会复兴运动142
    第一节 盟军占领初期的企业代表会重建运动142
    一、 战争结束前的重建目的之争142
    二、 企业代表会自发重建浪潮144
    三、 摇摆不定的占领军当局146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法制化的尝试与失败151
    一、 法制化的呼声与盟军困局151
    二、 1946年《企业代表会法》问世153
    三、 1946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实践与停滞154
    第三节 英占区企业代表会体制的新方向160
    一、 鲁尔区出现的改革契机160
    二、 鲁尔方案163
    三、 鲁尔方案的实践165
    小结167

    第五章 在曲折中的前进:企业代表会的二元体制(1951—1952)176
    第一节 从“鲁尔方案”到1951年《煤钢共决法》176
    一、 权力格局的变动176
    二、 取代“鲁尔方案”的立法争议179
    三、 三方协调机制与1951年法的出台184
    四、 1951年《煤钢共决法》的结构与内容187
    第二节 1952年《企业组织法》的出台188
    一、 对于新法规的不同期待189
    二、 “单向度的”立法进程190
    三、 1952年《企业组织法》的结构与内容192
    第三节 1951年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194
    一、 发展概况194
    二、 职能发挥198
    三、 社会效应201
    第四节 1952年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205
    一、 发展概况205
    二、 职能发挥207
    三、 社会效应208
    小结212

    第六章 在改革中的发展:企业代表会体制的更迭222
    第一节 改革年代的新气息:1972年企业代表会体制222
    一、 “更多民主!”222
    二、 比登考普夫委员会与改革方案的出台227
    三、 1972年《企业组织法》的结构与内容228
    四、 1972年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231
    第二节 扩展还是超越?1976年企业代表会体制238
    一、 进一步改革的呼声238
    二、 争议与立法239
    三、 1976年《共决法》的结构与内容242
    四、 违宪争议244
    五、 1976年《共决法》的实践246
    小结250

    第七章 在新时代中的摸索:90年代以来的企业代表会体制255
    第一节 90年代中期前东部的企业代表会体制255
    一、 重建的历史条件与现实前提256
    二、 企业代表会体制的东扩进程258
    三、 1994年前东部企业代表会体制的实践特征260
    第二节 企业代表会体制发展的当代困境263
    一、 时代挑战263
    二、 发展中的主要困境265
    第三节 21世纪初企业代表会体制的新方向270
    一、 1998年共决委员会报告270
    二、 施罗德政府的改革努力272
    三、 劳资争议与2005—2006年比登考普夫委员会的调查报告275
    小结278
    结语284

    附录294
    附录一1934年《民族劳动秩序法》(节 选)294
    附录二1946年《企业代表会法》(管制委员会第22号令)302
    附录三1951年《煤钢共决法》304
    附录四1952年《企业组织法》(节 选)310
    附录五1972年《企业组织法》325
    附录六1976年《共决法》380
    附录七2004年《关于雇员在监事会中的三分之一参与法》(即《三分之一参与法》)395
    附录八大事年表400

    主要参考文献402

    后记423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5百题大过关 高考历史:基础选择百题(修订版)
王雄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5版理想树高考必刷卷 42套强区名校模拟卷汇编 地理 东北版
杨文彬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5小学期末考场作文100篇四年级 小学生满分作文大全4年级期末考场作文写作技巧范文辅导作文书
开心作文研究中心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4秋-小学状元英语笔记四年级(外研版)上册
成海蛟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5一本课本预习笔记 小学数学课本预习笔记5年级上册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课前预习同步教材名师批注讲解 小学数学课本教材讲解全解随堂笔记预习RJ版
一本考试研究中心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4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核心考点法条必背(拓朴·应试法律法规汇编系列)
拓朴法考 组编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4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资格考试 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给水排水专业
冯萃敏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5一本课本预习笔记 小学数学课本预习笔记2年级上册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课前预习同步教材名师批注讲解 小学数学课本教材讲解全解随堂笔记预习RJ版
一本考试研究中心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5一本课本预习笔记 小学数学课本预习笔记4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课前预习同步教材名师批注讲解 小学数学课本教材讲解全解随堂笔记预习RJ版
一本考试研究中心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4新版数学思维训练测试卷小学三年级上册下册创新图解试卷精讲与测试教程全套母题大全达标检测卷子
郭芬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4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解析
医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专家编写组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2025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法强化训练六年级 小学语文阅读万能答题模板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书人教版
开心 阅读研究中心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写给青少年的世界文明史(全三册)
孟钟捷 主编,沈辰成 李云逸 著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大夏世界史文丛·地区国别史研究(第3辑)
孟钟捷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魏玛德国的社会政策研究
孟钟捷 著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大夏世界史研究:德国工作站文集
孟钟捷 (德)苏珊 波普 (德)米歇埃尔 沃布林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德国简史(第二版)
孟钟捷 著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进馆有益:跟我去看博物馆(国家大事丛书)
孟钟捷 林唯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地图上的德国史(第二版)
孟钟捷、霍仁龙 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编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地图上的德国史:地图说史丛书
孟钟捷、霍仁龙 著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教育:亚欧教科书叙事特征比较
孟钟捷、[德]苏珊·波普、[韩]吴炳守 编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德国简史
孟钟捷 著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寻求黄金分割点:联邦德国社会伙伴关系研究
孟钟捷 著
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德国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发生史
孟钟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