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的全球战略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英] (Jenny Clegg) , ,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2010-08
版次: 1
ISBN: 9787501192809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2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102人买过
  •   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中国正日益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参与者,新世界的轮廓正在形成。新保守派构想了一个单极世界,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占据着支配地位。这种构想已经开始黯然失色,因为中国的崛起标志着一种多极化的国际新秩序日渐形成,各国将以一种比较民主的方式来决定国际事务。
      《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集中关注中国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秩序中发挥的作用,着重描绘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干涉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应对手法——中国采取一种多边战略,运用和平发展的构想来促进一个多极世界的形成。
      珍妮·克莱格(JennyClegg)通过检视中国以往和当前的政策来捕捉中国在长远规划中的广阔视角。书中不仅借鉴了西方的学术著作和新闻报道,而且参考了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以及中国学者和战略家的分析手法。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揭示出,在21世纪的国内外挑战面前,中国的政治视角和未来走向。   珍妮·克莱格(JennyClegg),英国中兰开夏大学亚太问题研究所高级讲师、中国问题专家。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单极一多极”态势
    第一章全球态势下的中美关系
    本章着手解释美国霸权主义战略的发展过程。这种战略是在新保守派的影响下形成的,以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为标志,其背景是中国的外交日益取得成功(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从而开创了亚洲的多极化潮流。

    第二章从历史视角看多极化
    人们通常以两个超级大国间的霸权争夺来界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其实,我们首先应该把这个时期视作从直接殖民、西方大国为瓜分世界而爆发冲突的帝国主义旧秩序向独立(即便高度不平等)国家的新世界转化的时期。

    第三章巧妙走向多极化
    本章首先着手探讨中国基于“单极一多极”态势对冷战后世界形势的战略评估,然后讨论在美国实施防止地区挑战者崛起的霸权战略后,中国怎样作出回应,与所有主要大国培养伙伴关系,以期把国际关系放在符合新安全观的合作安全、平等和共同发展的全新立足点上。
    第四章全球化、帝国主义和多极化
    本章首先简要回顾了西方围绕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冷战后时期的性质展开的争论,目的是确立讨论的背景。然后,本章叙述了中国围绕全球化的矛盾展开的讨论,发生的时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的前后。本章进而根据全球相互依存性和地区主义的发展讨论了中国多极战略的不同要素。最后,我们把不同派别的讨论结合在一起,凸显中国的手法从哪些方面方式体现了21世纪的列宁主义。

    第五章推动多极化:亚洲的区域组织
    在致力于加强多极化趋势之际,中国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东盟+1”(东盟加中国)、“东盟+3”(东盟加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区域组织,成了亚洲区域多极化的积极推动者。自2003年以来,中国就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第二部分中国的发展轨迹
    第六章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坚持自力更生
    中国并不认为自力更生等同于自给自足,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把内部发展放在首位,这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原则。它依靠的是毛泽东时代确立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已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之际,接下来的改革更是坚定了这一点。

    第七章有中国特色的发展
    中国过去近30年来的高速发展并非没有付出沉重的社会和经济代价。在贫困率大幅下降的同时,收入和地区差距以及农村与城市间的不平等日益扩大。……本章不仅旨在解释改革时期较广泛的社会和环境状况,而且也考虑到当前中国领导层为解决增长模式不均衡的问题而作出的努力。

    第三部分国际角力
    第八章迈向国际政治新秩序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新的中心议题是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发扬长期以来的非对抗和自力更生原则的基础上,这个新重点表明,中国希望在支持“和平与发展”的全球议程的过程中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第九章迈向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发展的确正开始挑战美国在金融与垄断资本方面的支配地位,通过独立管理汇率破坏以美元为基础的霸权主义,努力促进“南南合作”,削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但是,虽然美国争取全球经济霸权的努力会破坏稳定,但中国建立一种基础更加稳固的全球经济体制的努力展示了一种贸易、投资和国际货币体制方面的新颖方法,中国采取切实的行动推动公平的全球化。

    第四部分结论
    第十章形成中的国际新民主国家
    中国无处不在。不论是在地理区域还是在国际机构,每当美国试图在全球巩固并扩大其权力和影响力时,中国都准备要凭借其提出的在各项国际事务中建立更为公平的国际秩序的倡议促使美国改变计划。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代表着在世界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规则方面更为广泛的竞争,并已成为国家角力的焦点。
  • 内容简介:
      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中国正日益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参与者,新世界的轮廓正在形成。新保守派构想了一个单极世界,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占据着支配地位。这种构想已经开始黯然失色,因为中国的崛起标志着一种多极化的国际新秩序日渐形成,各国将以一种比较民主的方式来决定国际事务。
      《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集中关注中国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秩序中发挥的作用,着重描绘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干涉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应对手法——中国采取一种多边战略,运用和平发展的构想来促进一个多极世界的形成。
      珍妮·克莱格(JennyClegg)通过检视中国以往和当前的政策来捕捉中国在长远规划中的广阔视角。书中不仅借鉴了西方的学术著作和新闻报道,而且参考了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以及中国学者和战略家的分析手法。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揭示出,在21世纪的国内外挑战面前,中国的政治视角和未来走向。
  • 作者简介:
      珍妮·克莱格(JennyClegg),英国中兰开夏大学亚太问题研究所高级讲师、中国问题专家。
  •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单极一多极”态势
    第一章全球态势下的中美关系
    本章着手解释美国霸权主义战略的发展过程。这种战略是在新保守派的影响下形成的,以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为标志,其背景是中国的外交日益取得成功(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从而开创了亚洲的多极化潮流。

    第二章从历史视角看多极化
    人们通常以两个超级大国间的霸权争夺来界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其实,我们首先应该把这个时期视作从直接殖民、西方大国为瓜分世界而爆发冲突的帝国主义旧秩序向独立(即便高度不平等)国家的新世界转化的时期。

    第三章巧妙走向多极化
    本章首先着手探讨中国基于“单极一多极”态势对冷战后世界形势的战略评估,然后讨论在美国实施防止地区挑战者崛起的霸权战略后,中国怎样作出回应,与所有主要大国培养伙伴关系,以期把国际关系放在符合新安全观的合作安全、平等和共同发展的全新立足点上。
    第四章全球化、帝国主义和多极化
    本章首先简要回顾了西方围绕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冷战后时期的性质展开的争论,目的是确立讨论的背景。然后,本章叙述了中国围绕全球化的矛盾展开的讨论,发生的时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的前后。本章进而根据全球相互依存性和地区主义的发展讨论了中国多极战略的不同要素。最后,我们把不同派别的讨论结合在一起,凸显中国的手法从哪些方面方式体现了21世纪的列宁主义。

    第五章推动多极化:亚洲的区域组织
    在致力于加强多极化趋势之际,中国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东盟+1”(东盟加中国)、“东盟+3”(东盟加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区域组织,成了亚洲区域多极化的积极推动者。自2003年以来,中国就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第二部分中国的发展轨迹
    第六章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坚持自力更生
    中国并不认为自力更生等同于自给自足,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把内部发展放在首位,这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原则。它依靠的是毛泽东时代确立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已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之际,接下来的改革更是坚定了这一点。

    第七章有中国特色的发展
    中国过去近30年来的高速发展并非没有付出沉重的社会和经济代价。在贫困率大幅下降的同时,收入和地区差距以及农村与城市间的不平等日益扩大。……本章不仅旨在解释改革时期较广泛的社会和环境状况,而且也考虑到当前中国领导层为解决增长模式不均衡的问题而作出的努力。

    第三部分国际角力
    第八章迈向国际政治新秩序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新的中心议题是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发扬长期以来的非对抗和自力更生原则的基础上,这个新重点表明,中国希望在支持“和平与发展”的全球议程的过程中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第九章迈向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发展的确正开始挑战美国在金融与垄断资本方面的支配地位,通过独立管理汇率破坏以美元为基础的霸权主义,努力促进“南南合作”,削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但是,虽然美国争取全球经济霸权的努力会破坏稳定,但中国建立一种基础更加稳固的全球经济体制的努力展示了一种贸易、投资和国际货币体制方面的新颖方法,中国采取切实的行动推动公平的全球化。

    第四部分结论
    第十章形成中的国际新民主国家
    中国无处不在。不论是在地理区域还是在国际机构,每当美国试图在全球巩固并扩大其权力和影响力时,中国都准备要凭借其提出的在各项国际事务中建立更为公平的国际秩序的倡议促使美国改变计划。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代表着在世界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规则方面更为广泛的竞争,并已成为国家角力的焦点。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的全球战略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程克雄 著;程克雄 译
中国的全球战略
国富国穷
[美]戴维·S·兰德斯(David S.Landes) 著;门洪华 译
中国的全球战略
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布兰特·斯考克罗夫特 著;姚芸竹 译
中国的全球战略
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
[美]塞缪尔·亨廷顿 著;程克雄 译
中国的全球战略
阿拉伯剧变:西亚、北非大动荡深层观察
马晓霖 著
中国的全球战略
战后日本转型真相:对36个问题的思考
周颂伦、孙志鹏 著
中国的全球战略
军事经济学:力量与金钱的相互作用
[英]罗恩·史密斯 著;孙建中 译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美亚洲大博弈
[美]阿伦·佛里德伯格 著;洪漫 译
中国的全球战略
情感地缘政治学:恐惧、羞辱与希望的文化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
[法]莫伊西 著;姚芸竹 译
中国的全球战略
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原点
肖伟 著
中国的全球战略
欧债危机启示录
丁一凡 著
中国的全球战略
走出苏联: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孔寒冰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蜚蠊大图鉴
王宗庆 邱鹭 车艳丽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致公党史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研究
毛振华 等著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诗的精神:诗学独立宣言暨与经院式文学哲学研究的决裂 诗歌研究 经典诗歌 说诗
孙亚君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的全球战略
心悦读丛书·5分钟疗愈手册
[英]莎拉·克鲁斯比
中国的全球战略
人体简史(少儿彩绘版),随书附人体拼贴游戏卡,在趣味中掌握人体构造
[英]比尔·布莱森 著;苗德岁 译
中国的全球战略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英]理查德·泰普勒
[英]理查德·泰普勒
中国的全球战略
傲慢与偏见(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升级版六级)
[英]简·奥斯汀
中国的全球战略
甘地
[英]比库·帕雷赫(Bhikhu Parekh)
中国的全球战略
牛津妇产科学
[英]萨巴拉特南·阿鲁库马兰 主编
中国的全球战略
DK探索百科系列:地球+生命+文明(精装全3册)
[英]马特·特纳;[英]约翰·伍德沃德;[英]约翰·法恩登
中国的全球战略
社会营销手册
[英]杰勒德·黑斯廷斯(Gerard Hastings),[英]凯瑟琳·安格斯(Kathryn Angus),[美]卡罗尔·布莱恩特(Carol Bryant)
中国的全球战略
人体维护说明书
[英]格雷厄姆·劳顿 后浪
中国的全球战略
全新正版图书 有趣的:货币转转转英国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9787110102237
[英]英国DK出版社
中国的全球战略
国富论(精装典藏版上下册套装2册)
[英]亚当·斯密
中国的全球战略
肯尼斯·克拉克:生活、艺术和《文明》
[英]詹姆斯·斯托顿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