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2018-05
版次: 1
ISBN: 9787105147472
定价: 6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5页
字数: 21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8人买过
  •   每年都要在横断山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藏彝走廊地区某一段走一阵,遇到有意思有感觉的地方,就多待一段时间。
      今年选了一南一北两个地方。一个,这条走廊北边的四川岷江上游的黑水县。然后,又南到了云南丽江。通常的地理与文字考察之外,自然听到许多不同的歌唱,看到不同的舞蹈。这就是横断山区让人入迷的地方:不止自然景观奇伟,更在于与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一样丰富绚烂的多样性的文化呈现。因此之故,我常常说,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就是我的课堂。体味人生的课堂,学习文化的课堂。那些民间口传文学的讲述者,那些民间的歌者与舞者,都是我的老师,更不要说,那些对这些口传材料与歌舞进行整理与研究、继而推陈出新的有成就者了。他们常常都是我请教的对象。
      今年5月到丽江,就有当地一位普米族朋友和一位纳西族朋友带领我,深入民间。参加了普米族、纳西族和彝族民间文化整理和研究者们的聚集,使我受益良多。纳西族朋友聚集那一次,本说宣科先生也会来出席,我想听他说说纳西古乐。但他因为年高,最终没有出席我们热闹的聚会,但托人带来了他的书、他的音乐。遇到雨天不能出门时,我就静下来,在古乐声中,读他的书。
      前次去黑水也是一样。在达古冰川管理局所设民俗博物馆中看到一袭古老的皮制铠甲,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动问几句,当地朋友马上找来一些相关的资料,当夜,就放在了我的床头。灯下展读,知道过去的蛮荒时代,不同部落间彼此征战时,出征的武士们就身穿这样的铠甲。当战争渐渐成为记忆,这皮制铠甲便成为舞蹈的道具。人们通过舞蹈重演历史。悲怆凝重,是整个部落的人们送武士出征的场景。高昂狂放,是整个部落迎接英雄归来的情形。未到现场观赏这个舞蹈之前,我便通过其中一篇文章详知了一切。或者说,这篇文章帮助我在实地观赏舞蹈前做了一次很好的功课。因为这篇文章还详解了这种舞蹈的音乐与舞蹈动作的特点。再看此文的作者之一,却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杨莉。   杨莉,生于1957年11月,土家族,原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在国家核心刊物与其他杂志中发表论文《发展中的四川民族舞蹈》等20余篇,合著有获全国第二届艺术科研成果二等奖的《巴蜀舞蹈史》及其他学术论著8部,主持国家科研项目有《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数据库》等4项:个人艺术创意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奖项,并在省部级文艺演出活动中多次担任总编导,1994年开创了九寨沟景区“藏、羌风情晚会”旅游文化演艺模式,为四川文化旅游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郝爽,生于1983年3月,土家族,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中西舞蹈比较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学学士,现就职于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艺术研究部。曾获“中央三台”奖学金,2009年编制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申报片(中英文版),参与编撰出版了《羌年》、《与天对话的人——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等学术成果4部,曾担任北京电视台跨年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专题栏目“魅力12”藏、羌民族文化活动专辑撰稿人。 引言

    第一章 古舞寻踪
    ——四川古代部族舞蹈文化遗迹
    第一节 氐羌部族舞蹈的根系形态
    第二节 万物有灵的原始舞风
    第三节 “虎”崇拜的图腾舞迹
    第四节 融合发展的蛮歌夷舞

    第二章 康藏舞风
    ——四川甘孜、阿坝等区域的藏族舞蹈文化
    第一节 独具风韵的康藏舞
    第二节 粗犷潇洒的“卓”
    第三节 抒情柔美的“谐”
    第四节 热情豪放的“雅卓”
    第五节 精湛绝技的“热巴”
    第六节 古朴神秘的“羌姆”
    第七节 天神之舞
    第八节 娱神“祭”舞
    第九节 “巫”与“武”风
    第十节 藏戏中的插入性舞蹈

    第三章 古羌舞韵
    ——四川岷江、涪江流域羌族舞蹈文化
    第一节 “释比”一羌族传统舞蹈的核心人物
    第二节 传统祭祀类舞蹈
    第三节 传统自娱性舞蹈

    第四章 火舞凉山
    ——四川大、小凉山地带的彝族舞蹈文化
    第一节 西南夷之“彝”舞
    第二节 彝族传统自娱性歌舞
    第三节 彝族传统祭祀性舞蹈

    第五章 五彩打跳
    ——四川纳西、傈僳族的舞蹈文化
    第一节 纳西族传统自娱性歌舞
    第二节 纳西族传统祭祀性舞蹈
    第三节 傈僳族传统自娱性歌舞

    第六章 苗山踏歌
    ——四川南部山地苗族舞蹈文化
    第一节 花山“跳月”
    第二节 “僚”舞铜鼓

    结语
    参考书目
    后续
  • 内容简介:
      每年都要在横断山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藏彝走廊地区某一段走一阵,遇到有意思有感觉的地方,就多待一段时间。
      今年选了一南一北两个地方。一个,这条走廊北边的四川岷江上游的黑水县。然后,又南到了云南丽江。通常的地理与文字考察之外,自然听到许多不同的歌唱,看到不同的舞蹈。这就是横断山区让人入迷的地方:不止自然景观奇伟,更在于与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一样丰富绚烂的多样性的文化呈现。因此之故,我常常说,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就是我的课堂。体味人生的课堂,学习文化的课堂。那些民间口传文学的讲述者,那些民间的歌者与舞者,都是我的老师,更不要说,那些对这些口传材料与歌舞进行整理与研究、继而推陈出新的有成就者了。他们常常都是我请教的对象。
      今年5月到丽江,就有当地一位普米族朋友和一位纳西族朋友带领我,深入民间。参加了普米族、纳西族和彝族民间文化整理和研究者们的聚集,使我受益良多。纳西族朋友聚集那一次,本说宣科先生也会来出席,我想听他说说纳西古乐。但他因为年高,最终没有出席我们热闹的聚会,但托人带来了他的书、他的音乐。遇到雨天不能出门时,我就静下来,在古乐声中,读他的书。
      前次去黑水也是一样。在达古冰川管理局所设民俗博物馆中看到一袭古老的皮制铠甲,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动问几句,当地朋友马上找来一些相关的资料,当夜,就放在了我的床头。灯下展读,知道过去的蛮荒时代,不同部落间彼此征战时,出征的武士们就身穿这样的铠甲。当战争渐渐成为记忆,这皮制铠甲便成为舞蹈的道具。人们通过舞蹈重演历史。悲怆凝重,是整个部落的人们送武士出征的场景。高昂狂放,是整个部落迎接英雄归来的情形。未到现场观赏这个舞蹈之前,我便通过其中一篇文章详知了一切。或者说,这篇文章帮助我在实地观赏舞蹈前做了一次很好的功课。因为这篇文章还详解了这种舞蹈的音乐与舞蹈动作的特点。再看此文的作者之一,却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杨莉。
  • 作者简介:
      杨莉,生于1957年11月,土家族,原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在国家核心刊物与其他杂志中发表论文《发展中的四川民族舞蹈》等20余篇,合著有获全国第二届艺术科研成果二等奖的《巴蜀舞蹈史》及其他学术论著8部,主持国家科研项目有《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数据库》等4项:个人艺术创意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奖项,并在省部级文艺演出活动中多次担任总编导,1994年开创了九寨沟景区“藏、羌风情晚会”旅游文化演艺模式,为四川文化旅游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郝爽,生于1983年3月,土家族,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中西舞蹈比较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学学士,现就职于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艺术研究部。曾获“中央三台”奖学金,2009年编制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申报片(中英文版),参与编撰出版了《羌年》、《与天对话的人——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等学术成果4部,曾担任北京电视台跨年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专题栏目“魅力12”藏、羌民族文化活动专辑撰稿人。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古舞寻踪
    ——四川古代部族舞蹈文化遗迹
    第一节 氐羌部族舞蹈的根系形态
    第二节 万物有灵的原始舞风
    第三节 “虎”崇拜的图腾舞迹
    第四节 融合发展的蛮歌夷舞

    第二章 康藏舞风
    ——四川甘孜、阿坝等区域的藏族舞蹈文化
    第一节 独具风韵的康藏舞
    第二节 粗犷潇洒的“卓”
    第三节 抒情柔美的“谐”
    第四节 热情豪放的“雅卓”
    第五节 精湛绝技的“热巴”
    第六节 古朴神秘的“羌姆”
    第七节 天神之舞
    第八节 娱神“祭”舞
    第九节 “巫”与“武”风
    第十节 藏戏中的插入性舞蹈

    第三章 古羌舞韵
    ——四川岷江、涪江流域羌族舞蹈文化
    第一节 “释比”一羌族传统舞蹈的核心人物
    第二节 传统祭祀类舞蹈
    第三节 传统自娱性舞蹈

    第四章 火舞凉山
    ——四川大、小凉山地带的彝族舞蹈文化
    第一节 西南夷之“彝”舞
    第二节 彝族传统自娱性歌舞
    第三节 彝族传统祭祀性舞蹈

    第五章 五彩打跳
    ——四川纳西、傈僳族的舞蹈文化
    第一节 纳西族传统自娱性歌舞
    第二节 纳西族传统祭祀性舞蹈
    第三节 傈僳族传统自娱性歌舞

    第六章 苗山踏歌
    ——四川南部山地苗族舞蹈文化
    第一节 花山“跳月”
    第二节 “僚”舞铜鼓

    结语
    参考书目
    后续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藏彝走廊中的独龙族社会历史考察
蔡家麒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立足田野 躬行探索:冯敏民族学民俗学论集
冯敏 著;袁晓文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凉山美姑九口乡社会历史调查
马长寿、李绍明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蟹螺藏族图录集
李星星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交融与互动-藏彝走廊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石硕、李锦、邹立波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雅砻江流域民族考察报告
李绍明、童恩正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杨曦帆 著;袁晓文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长江上游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研究
李星星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藏彝走廊研究丛书:汶川萝卜寨田野调查报告
耿静 著;袁晓文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藏彝走廊:文化多样性、族际互动与发展(上下册)
袁晓文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蟹螺藏族:民族学田野调查及研究
李星星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
李绍明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翻译通论
杨莉、王美华、马卫华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杨莉、王玉红、关娇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文学翻译多维研究
杨莉、李哲、姜宁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老年心血管疾病诊疗实践
杨莉、何燕、杨文慧、邓洁、岑梅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艺术类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杨莉、张云鹤、贾金祯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观中国国际中国研究动态精选集(2013-2015套装上下册)
杨莉、唐磊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数据库系统应用
杨莉、杨明、章可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儿科护理学/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护理专业创新特色系列教材
杨莉、季涛、常翠鸣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珠宝专业职业院校教材: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技术
杨莉、耿玉坤、孔元元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杨莉、郝保春 编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航空航天概论
杨莉、沈海军 著
秘境之舞:四川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
杨莉、刘鸿翔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