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

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5
版次: 1
ISBN: 9787548204404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文学
7人买过
  •   《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从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新市民小说的关系入手,结合“海派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两种研究范式提供的经验,对1942年至1945年的上海新市民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上篇为“总论”,对新市民小说产生的现实基础、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它的内在思想和美学旨趣等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现代大都会与市民群体的勃兴、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都市精神的新建构、新市民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趣、新市民小说创作的内在思想与生命体验等内容。下篇为“作家作品论”,主要从具体作家作品的研读来考察新市民小说的种种特性,重点论述了苏青、潘柳黛、予且、周天籁、丁谛、周楞伽、谭惟翰及“东吴系”女作家群等人的创作情况和艺术风格。 引言

    上篇 新市民小说总论:历史渊源、艺术旨趣与内在思想

    第一章 现代大都会与市民群体的勃兴

    第二章 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都是精神的新建构

    第三章 从“宋话本”到“白话青楼小说”

    第四章 新旧融合与跨越雅俗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与生命意义的再认识

    下篇 新市民小说代表作家论

    第六章 都市女性的快意言说:苏青与潘柳黛

    第七章 日常生活意识的现实认同:予且、周天籁

    第八章 现代商业社会认知的二重性:丁谛、周楞伽

    第九章 爱与青春年少的世界:谭惟翰及“东吴系”女作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从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新市民小说的关系入手,结合“海派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两种研究范式提供的经验,对1942年至1945年的上海新市民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上篇为“总论”,对新市民小说产生的现实基础、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它的内在思想和美学旨趣等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现代大都会与市民群体的勃兴、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都市精神的新建构、新市民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趣、新市民小说创作的内在思想与生命体验等内容。下篇为“作家作品论”,主要从具体作家作品的研读来考察新市民小说的种种特性,重点论述了苏青、潘柳黛、予且、周天籁、丁谛、周楞伽、谭惟翰及“东吴系”女作家群等人的创作情况和艺术风格。
  • 目录:
    引言

    上篇 新市民小说总论:历史渊源、艺术旨趣与内在思想

    第一章 现代大都会与市民群体的勃兴

    第二章 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都是精神的新建构

    第三章 从“宋话本”到“白话青楼小说”

    第四章 新旧融合与跨越雅俗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与生命意义的再认识

    下篇 新市民小说代表作家论

    第六章 都市女性的快意言说:苏青与潘柳黛

    第七章 日常生活意识的现实认同:予且、周天籁

    第八章 现代商业社会认知的二重性:丁谛、周楞伽

    第九章 爱与青春年少的世界:谭惟翰及“东吴系”女作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