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
2009-03
版次: 1
ISBN: 9787560950785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73人买过
  • 环境与行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本书在阐述环境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及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该领域在建筑学及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中的应用。本书理论结合实际,文字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设计及科研人员使用。 1  绪论

      1.1  环境行为学的解释

      1.2  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1.2.1  国外环境行为学发展简述

        1.2.2  我国环境行为学发展简述

      1.3  环境行为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1.3.1  环境行为学的特点

        1.3.2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2  建筑空间的发展

      2.1  建筑空间发展概述

        2.1.1  中国建筑空间的发展

        2.1.2  西方建筑空间的发展  

      2.2  建筑空间的类型

        2.2.1  从空问行为层次划分  

        2.2.2  从边界形态行为划分  

        2.2.3  从使用行为划分  

        2.2.4  从空间行为态势上划分  

        2.2.5  从构成行为方式上划分  

        2.2.6  从分隔手段行为上划分  

        2.2.7  从空间结构行为特征上划分  

        2.2.8  从空间行为确定性上划分  

      2.3  行为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2.3.1  需求行为与空间  

        2.3.2  心理行为与空间  

        2.3.3  文化行为与空间  

    3  建筑空间尺度与人体功效学

      3.1  人体功效学概述

      3.2  人体尺度概述

        3.2.1  人体功效学的基础数据及应用原则  

        3.2.2  人体生理计测  

        3.2.3  人体心理计测  

      3.3  空间尺度设计

        3.3.1  家居空间的人体功效学  

        3.3.2  办公空间的人体功效学  

    4  环境认知

      4.1  感觉

      4.2  知觉与认知

        4.2.1  感觉与知觉  

        4.2.2  知觉定势  

        4.2.3  适应  

        4.2.4  对变化的知觉  

        4.2.5  认知  

      4.3  感觉、知觉、认知与空间环境设计

        4.3.1  视觉  

        4.3.2  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  

        4.3.3  不同感觉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  环境知觉理论与建筑设计

      5.1  格式塔知觉理论

        5.1.1  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5.1.2  格式塔的含义  

        5.1.3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5.2  生态知觉理论

        5.2.1  生态知觉理论简述  

        5.2.2  生态知觉的意义  

      5.3  概率知觉理论

        5.3.1  概率知觉理论简述  

        5.3.2  概率知觉理论的意义  

      5.4  环境知觉理论在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5.4.1  格式塔知觉理论在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5.4.2  生态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6  空间环境认知及其应用

      6.1  认知地图理论

        6.1.1  认知地图概述

        6.1.2  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6.1.3  认知地图的特点及功能  

      6.2  城市环境认知研究

        6.2.1  城市公共意象图

        6.2.2  环境调研方法

        6.2.3  认知地图研究实例——以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环境为例

    7  空间的使用方式研究

      7.1  个人空间

        7.1.1  个人空间的概念

        7.1.2  个人空间的度量

        7.1.3  人际距离的大小与分类

        7.1.4  个人空间的功能

        7.1.5  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

        7.1.6  接触中的空间定位关系

      7.2  私密性

        7.2.1  私密性的概念

        7.2.2  私密性的功能

        7.2.3  最优私密性水平

        7.2.4  私密性空间与环境设计

      7.3  领域性

        7.3.1  领域性的概念

        7.3.2  领域的类型

        7.3.3  领域的功能

        7.3.4  领域的空间层次

    8  外部公共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8.1  外部公共空间活动概述

        8.1.1  基本概念

        8.1.2  外部空间活动的类型

        8.1.3  研究现状

        8.1.4  研究方法

      8.2  外部公共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8.2.1  行为模式

        8.2.2  影响行为模式的因素

      8.3  基于行为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以商业步行街和城市广场为例

        8.3.1  商业步行街

        8.3.2  城市广场

    9  建筑空间环境与使用后评价

      9.1  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概述

        9.1.1  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9.1.2  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发展过程

        9.1.3  使用后评价研究目的及性质

        9.1.4  使用后评价的过程及考察因素

        9.1.5  使用后评价的检验

      9.2  使用后评价的操作程序及方法

        9.2.1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

        9.2.2  使用后评价的操作程序

        9.2.3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9.3  使用后评价(POE)在建成环境中的应用

        9.3.1  使用后评价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以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使用后评价为例

        9.3.2  使用后评价在建成建筑中的应用——以西安交通大学康桥苑食堂使用后评价为例

    10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

      10.1  环境-行为研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0.1.1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过程  

        10.1.2  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

        10.1.3  环境行为学科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方向  

      10.2  两种设计模式

        10.2.1  设计者与使用者  

        10.2.2  “直线型”设计模式  

        10.2.3  “环型”设计模式  

      10.3  使用后评价(POE)与建筑设计

        10.3.1  使用后评价(POE)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10.3.2全新的设计过程  

        10.3.3  POE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框架

      10.4  建筑计划与建筑设计

        10.4.1  建筑计划学概述  

        10.4.2  建筑计划学的理念  

        10.4.3  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环境与行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本书在阐述环境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及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该领域在建筑学及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中的应用。本书理论结合实际,文字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设计及科研人员使用。
  • 目录:
    1  绪论

      1.1  环境行为学的解释

      1.2  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1.2.1  国外环境行为学发展简述

        1.2.2  我国环境行为学发展简述

      1.3  环境行为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1.3.1  环境行为学的特点

        1.3.2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2  建筑空间的发展

      2.1  建筑空间发展概述

        2.1.1  中国建筑空间的发展

        2.1.2  西方建筑空间的发展  

      2.2  建筑空间的类型

        2.2.1  从空问行为层次划分  

        2.2.2  从边界形态行为划分  

        2.2.3  从使用行为划分  

        2.2.4  从空间行为态势上划分  

        2.2.5  从构成行为方式上划分  

        2.2.6  从分隔手段行为上划分  

        2.2.7  从空间结构行为特征上划分  

        2.2.8  从空间行为确定性上划分  

      2.3  行为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2.3.1  需求行为与空间  

        2.3.2  心理行为与空间  

        2.3.3  文化行为与空间  

    3  建筑空间尺度与人体功效学

      3.1  人体功效学概述

      3.2  人体尺度概述

        3.2.1  人体功效学的基础数据及应用原则  

        3.2.2  人体生理计测  

        3.2.3  人体心理计测  

      3.3  空间尺度设计

        3.3.1  家居空间的人体功效学  

        3.3.2  办公空间的人体功效学  

    4  环境认知

      4.1  感觉

      4.2  知觉与认知

        4.2.1  感觉与知觉  

        4.2.2  知觉定势  

        4.2.3  适应  

        4.2.4  对变化的知觉  

        4.2.5  认知  

      4.3  感觉、知觉、认知与空间环境设计

        4.3.1  视觉  

        4.3.2  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  

        4.3.3  不同感觉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  环境知觉理论与建筑设计

      5.1  格式塔知觉理论

        5.1.1  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5.1.2  格式塔的含义  

        5.1.3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5.2  生态知觉理论

        5.2.1  生态知觉理论简述  

        5.2.2  生态知觉的意义  

      5.3  概率知觉理论

        5.3.1  概率知觉理论简述  

        5.3.2  概率知觉理论的意义  

      5.4  环境知觉理论在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5.4.1  格式塔知觉理论在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5.4.2  生态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6  空间环境认知及其应用

      6.1  认知地图理论

        6.1.1  认知地图概述

        6.1.2  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6.1.3  认知地图的特点及功能  

      6.2  城市环境认知研究

        6.2.1  城市公共意象图

        6.2.2  环境调研方法

        6.2.3  认知地图研究实例——以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环境为例

    7  空间的使用方式研究

      7.1  个人空间

        7.1.1  个人空间的概念

        7.1.2  个人空间的度量

        7.1.3  人际距离的大小与分类

        7.1.4  个人空间的功能

        7.1.5  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

        7.1.6  接触中的空间定位关系

      7.2  私密性

        7.2.1  私密性的概念

        7.2.2  私密性的功能

        7.2.3  最优私密性水平

        7.2.4  私密性空间与环境设计

      7.3  领域性

        7.3.1  领域性的概念

        7.3.2  领域的类型

        7.3.3  领域的功能

        7.3.4  领域的空间层次

    8  外部公共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8.1  外部公共空间活动概述

        8.1.1  基本概念

        8.1.2  外部空间活动的类型

        8.1.3  研究现状

        8.1.4  研究方法

      8.2  外部公共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8.2.1  行为模式

        8.2.2  影响行为模式的因素

      8.3  基于行为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以商业步行街和城市广场为例

        8.3.1  商业步行街

        8.3.2  城市广场

    9  建筑空间环境与使用后评价

      9.1  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概述

        9.1.1  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9.1.2  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发展过程

        9.1.3  使用后评价研究目的及性质

        9.1.4  使用后评价的过程及考察因素

        9.1.5  使用后评价的检验

      9.2  使用后评价的操作程序及方法

        9.2.1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

        9.2.2  使用后评价的操作程序

        9.2.3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9.3  使用后评价(POE)在建成环境中的应用

        9.3.1  使用后评价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以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使用后评价为例

        9.3.2  使用后评价在建成建筑中的应用——以西安交通大学康桥苑食堂使用后评价为例

    10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

      10.1  环境-行为研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0.1.1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过程  

        10.1.2  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

        10.1.3  环境行为学科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方向  

      10.2  两种设计模式

        10.2.1  设计者与使用者  

        10.2.2  “直线型”设计模式  

        10.2.3  “环型”设计模式  

      10.3  使用后评价(POE)与建筑设计

        10.3.1  使用后评价(POE)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10.3.2全新的设计过程  

        10.3.3  POE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框架

      10.4  建筑计划与建筑设计

        10.4.1  建筑计划学概述  

        10.4.2  建筑计划学的理念  

        10.4.3  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工程技术英语注释读物)
清华大学外语教研组英语读物注释小 组编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工人技术学习丛书:石工
福建省基本建设委员会《石工》 编写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与安装经验谈:推土机的操作和山区作业
沈震东 编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与安装经验谈:冷拔低碳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 用
陈惠玲 编写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工人技术学习丛书:防水施工技术(增订版)
陕西省第九建筑工程公司 编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工人技术学习丛书:木工(增订版)
陕西省第八建筑工程公司 编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结构基本知识丛书:钢结构构件计算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钢结构构件计算》 编写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结构基本知识丛书:砖石结构构件计算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砖石结构构件计算》 编写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安装企业生产核算和工程成本计算
俞文青 编著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安装企业班组经济核算
江苏省建筑工程局 编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业主要指标计划与统计
徐衡 编写
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李志民)
建筑材料工业企业财务会计
上海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