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2017-06
版次: 1
ISBN: 9787508660776
定价: 6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分类: 生活
411人买过
  • 自从人类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饮食之道就与文化而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数百万年来,人类已经整合汇编了明智的饮食之道,包括饮食的禁忌、仪式和烹调方式。让我们避开有害的食物,摄取有益的食物,身为杂食者的人类便无须餐餐面对吃与不吃的两难。 
    然而,20世纪后半期,在工业化食品和不成熟营养学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创造了新的食物链。餐桌上的食物与它的源头越来越远,而人类则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丧失了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更无从判断哪些食物该吃,哪些不该吃。于是我们发现自己在的卖场与餐桌前面临杂食者的两难:要吃有机苹果还是普通苹果?如果要吃有机苹果,那要吃本地的还是进口的?要吃野生鱼还是养殖鱼?应该吃肉还是吃素? 
    如果吃素,要吃纯素还是乳素食? 
    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迈克尔· 波伦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在本书中,他以田园调查的方式走访农场、研发室、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如侦探般地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追寻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作家,其作品多次获得具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 
    2009年获选《新闻周刊》十大思想领袖,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2013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食物之神”。代表作《杂食者的两难》《烹》《为食物辩护》《吃的法则》至今仍是饮食写作的典范。 
    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闻学教授及科学和环境新闻学奈特项目的主任,但迈克尔·波伦更像是一位热爱田野调查的美食侦探,从农场到超市,再到制作出各种美食的厨房,研究食物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同时对饮食文化背后的人类社会困境进行思考。他也是自然爱好者,他将走访田园的体验化作优美而幽默的文字,为工业化食物链下的人类,指出一条古朴、美好且真实可行的路。 

    推荐序 饭桌的宽度 III 
    引 言 全国性饮食失调 V 
    *部分 产业化的玉米 
    01 植物:玉米的领地 003 
    02 农场:一个农民养活129 个人 023 
    03 大谷仓:粮食玉米和原材料玉米 051 
    04 饲养场:制造肉类 061 
    05 加工处理厂:制造合成食物 083 
    06 消费者:脂肪共和国 101 
    07 一顿餐点:快餐 113 
    第二部分 田园牧草 
    08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 129 
    09 大型有机:超市中的田园诗 143 
    10 牧草:看待草地的13 种方式 195 
    11 动物:体验复杂性 221 
    12 屠宰:在透明的屠宰场中 241 
    13 市场:来自拒绝条形码者的问候 255 
    14 餐点:牧草喂养的食物 281 
    第三部分 个人森林 
    15 采集者:自然是一家巨大的餐厅 297 
    16 杂食者的两难 309 
    17 吃动物合乎道德吗? 327 
    18 狩猎:肉类 359 
    19 采集:真菌 389 
    20 完美的一餐 417 

  • 内容简介:
    自从人类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饮食之道就与文化而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数百万年来,人类已经整合汇编了明智的饮食之道,包括饮食的禁忌、仪式和烹调方式。让我们避开有害的食物,摄取有益的食物,身为杂食者的人类便无须餐餐面对吃与不吃的两难。 
    然而,20世纪后半期,在工业化食品和不成熟营养学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创造了新的食物链。餐桌上的食物与它的源头越来越远,而人类则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丧失了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更无从判断哪些食物该吃,哪些不该吃。于是我们发现自己在的卖场与餐桌前面临杂食者的两难:要吃有机苹果还是普通苹果?如果要吃有机苹果,那要吃本地的还是进口的?要吃野生鱼还是养殖鱼?应该吃肉还是吃素? 
    如果吃素,要吃纯素还是乳素食? 
    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迈克尔· 波伦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在本书中,他以田园调查的方式走访农场、研发室、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如侦探般地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追寻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 作者简介:
    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作家,其作品多次获得具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 
    2009年获选《新闻周刊》十大思想领袖,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2013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食物之神”。代表作《杂食者的两难》《烹》《为食物辩护》《吃的法则》至今仍是饮食写作的典范。 
    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闻学教授及科学和环境新闻学奈特项目的主任,但迈克尔·波伦更像是一位热爱田野调查的美食侦探,从农场到超市,再到制作出各种美食的厨房,研究食物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同时对饮食文化背后的人类社会困境进行思考。他也是自然爱好者,他将走访田园的体验化作优美而幽默的文字,为工业化食物链下的人类,指出一条古朴、美好且真实可行的路。 

  • 目录:
    推荐序 饭桌的宽度 III 
    引 言 全国性饮食失调 V 
    *部分 产业化的玉米 
    01 植物:玉米的领地 003 
    02 农场:一个农民养活129 个人 023 
    03 大谷仓:粮食玉米和原材料玉米 051 
    04 饲养场:制造肉类 061 
    05 加工处理厂:制造合成食物 083 
    06 消费者:脂肪共和国 101 
    07 一顿餐点:快餐 113 
    第二部分 田园牧草 
    08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 129 
    09 大型有机:超市中的田园诗 143 
    10 牧草:看待草地的13 种方式 195 
    11 动物:体验复杂性 221 
    12 屠宰:在透明的屠宰场中 241 
    13 市场:来自拒绝条形码者的问候 255 
    14 餐点:牧草喂养的食物 281 
    第三部分 个人森林 
    15 采集者:自然是一家巨大的餐厅 297 
    16 杂食者的两难 309 
    17 吃动物合乎道德吗? 327 
    18 狩猎:肉类 359 
    19 采集:真菌 389 
    20 完美的一餐 417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杂食动物
曲成松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语言恶女:女性如何夺回语言
[美]阿曼达·蒙特尔/著李辛/译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
[美]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 著;侯深 译;汉唐阳光 出品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哈利·波特解析生物设定
[美]乔迪·雷文森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海外中国研究·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美]杜赞奇 著;王福明 译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大学技术转移与学术创业:芝加哥手册(精装典藏版)
[美]艾伯特·N. 林克(Albert N. Link);[美]唐纳德·S. 西格尔(Donald S. Siegel);[英]麦克·赖特(Mike Wright)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了不起的建筑师扎哈 传奇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绘本传记 4-9岁
[美]维多利亚·滕特勒-克 雷洛夫 著绘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全新正版图书 改变世界的6种力亨利·波卓斯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73910929
[美] 亨利·波卓斯基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加勒比之梦:旅游、帝国扩张与全球流动
[美]布莱克·C. 斯科特 (Blake C. Scott)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加缪
[美]奥利弗·格洛格(Oliver Gloag)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十大经济学家
[美]约瑟夫·熊彼特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数学侦探 神秘路线上的连环追踪
[美]丹尼尔·肯尼 艾米丽·博艾尔 著 刘玙婧、王婧 译;小博集出品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陶瓷创意造型新技法(陶艺学习系列丛书)
[美]黛布·施瓦茨科夫 著,张靖靖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