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10
版次: 1
ISBN: 9787520333580
定价: 46.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4页
字数: 18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47人买过
  •   时代在改变,新的时代,新的经济生活方式,新的技术条件,也促使人民大众的文艺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学艺术遇到了新情况,应该怎么办?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文学的终结”和“艺术的终结”的观点。这种“终结观”,实际上反映的是文艺与审美的关系,文艺与作为其载体的媒体间关系,以及文艺与所反映的观念间关系这三重关系的变化。因此,文艺要适应新情况,理解文艺也需要新的知识。让人民大众掌握关于文艺的知识,让人民大众了解当代文艺的新情况,这一任务的必要性,在当下显得越来越迫切。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文艺知识。将专家研究成果的结晶,化为人民大众的文艺常识,这种工作其实并不容易。要做到举重若轻,通俗而不浅薄,前沿而不浮躁,深刻而不晦涩,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我们组织这套书的原则是,请大家写小书。我们所邀请的作者,都是学术界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学养深厚,对学科的来龙去脉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学术上,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我们的目的是,用人民大众看得懂的语言,搭起一座座从专业学术通向人民大众之间的桥梁。 绪论 从当下实践出发,传承和发展中华美学精神
    一 发掘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
    二 发展美学是文艺出精品的需要
    三 美学研究与美学普及的关系
    四 中国美学自身迫切需要发展
    五 建立当代的、实践的中国美学

    第一章 和谐之美
    一 “和谐”观念起源于音乐
    二 乐与礼的互补
    三 声音之道与政通
    四 中国艺术的“和谐”追求

    第二章 温润与深情
    一 诗言志
    二 美在温润
    三 发乎情,止乎礼义
    四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五 兴观群怨与知人论世
    第三章生生之乐
    一 从性命之理看《周易》生生观
    二 立象以尽意的象思维
    三 对立统一的阴阳体系
    四 天人感应与五行生克
    第四章自然之道
    一 道法自然
    二 朴拙与大巧
    三 致虚极,守静笃
    四 齐生死
    第五章气韵风神
    一 魏晋风度与人物品鉴
    二 形与道
    三 造化与心源
    ……

    第六章 立言与载道
    第七章 意象与韵味
    第八章 意境与境界
    第九章 画者,画也
    第十章 世情与俗趣
    第十一章 走向现代

    后记
  • 内容简介:
      时代在改变,新的时代,新的经济生活方式,新的技术条件,也促使人民大众的文艺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学艺术遇到了新情况,应该怎么办?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文学的终结”和“艺术的终结”的观点。这种“终结观”,实际上反映的是文艺与审美的关系,文艺与作为其载体的媒体间关系,以及文艺与所反映的观念间关系这三重关系的变化。因此,文艺要适应新情况,理解文艺也需要新的知识。让人民大众掌握关于文艺的知识,让人民大众了解当代文艺的新情况,这一任务的必要性,在当下显得越来越迫切。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文艺知识。将专家研究成果的结晶,化为人民大众的文艺常识,这种工作其实并不容易。要做到举重若轻,通俗而不浅薄,前沿而不浮躁,深刻而不晦涩,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我们组织这套书的原则是,请大家写小书。我们所邀请的作者,都是学术界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学养深厚,对学科的来龙去脉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学术上,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我们的目的是,用人民大众看得懂的语言,搭起一座座从专业学术通向人民大众之间的桥梁。
  • 目录:
    绪论 从当下实践出发,传承和发展中华美学精神
    一 发掘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
    二 发展美学是文艺出精品的需要
    三 美学研究与美学普及的关系
    四 中国美学自身迫切需要发展
    五 建立当代的、实践的中国美学

    第一章 和谐之美
    一 “和谐”观念起源于音乐
    二 乐与礼的互补
    三 声音之道与政通
    四 中国艺术的“和谐”追求

    第二章 温润与深情
    一 诗言志
    二 美在温润
    三 发乎情,止乎礼义
    四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五 兴观群怨与知人论世
    第三章生生之乐
    一 从性命之理看《周易》生生观
    二 立象以尽意的象思维
    三 对立统一的阴阳体系
    四 天人感应与五行生克
    第四章自然之道
    一 道法自然
    二 朴拙与大巧
    三 致虚极,守静笃
    四 齐生死
    第五章气韵风神
    一 魏晋风度与人物品鉴
    二 形与道
    三 造化与心源
    ……

    第六章 立言与载道
    第七章 意象与韵味
    第八章 意境与境界
    第九章 画者,画也
    第十章 世情与俗趣
    第十一章 走向现代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文化公开课
光明日报社 编;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数字X线成像技术卷(第2版)
余建明,胡鹏志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眼科史
吴乐正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经典诗词:汉壮对照
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 主编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名医传世经典名著大系:马培之传世名著(全两册)
马培之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全书(含规章及相关政策)(2024年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新修正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附配套规定)(大字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最新修正版】
法律出版社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含发行监管问答)(2024年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理解与适用
李蕊、王园鑫、张彩彩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书画中看不见的身体
高建平
中华美学精神
新能源汽车概论 第2版
高建平
中华美学精神
西方文论经典精读
高建平
中华美学精神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精读
高建平
中华美学精神
美学核心素养
高建平
中华美学精神
西方美学经典精读
高建平
中华美学精神
特殊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高建平、耿东坤、宋明明 著
中华美学精神
中外文论2019年第2期
高建平;丁国旗
中华美学精神
外国美学(第33辑)
高建平 编
中华美学精神
外国美学(第32辑)
高建平 编
中华美学精神
美学的当代转型 : 文化、城市、艺术
高建平 著
中华美学精神
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
高建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