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3-09
版次: 1
ISBN: 9787109079441
定价: 15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81页
字数: 102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30人买过
  •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是从亲本取材、组合选配和遗传资源利用的角度,按我国小麦区划分十大麦区阐明我国小麦品种改良所走过的历程,育成品种的生产利用及演变情况和品种系谱的组成与发展变化,并对我国小麦育种工作的主旋律即三大病害(条锈、赤霉、白粉)的抗病育种、品种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加工品质的改良这三大命题作了专题综述。在绪论中除概括分析1949-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改良品种在增产中的作用和育种技术的改进外,还对从上世纪20年代前后开始的我国早期小麦育种史略作了简略追溯,使读者对我国小麦品种改良事业的成长壮大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这些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与认识,对丰富我国小麦及其他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和更有成效地指导今后小麦育种实践以及生产品种的科学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可供中专以上从事农业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人员,特别是小麦品种工作者阅读、参考。 序
    Foreword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1949-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
    一、种植面积的变化
    二、总产量的增长
    三、单产水平的提高
    四、品种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中的贡献
    第二节改良品种在我国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一、大品种的数目
    二、大品种的地区来源
    三、大品种的生产使用年限
    第三节小麦育种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一、骨干亲本的作用
    二、中间亲本材料的刨制
    三、对一些育种程序与技术的商榷
    第四节早期小麦育种工作简况
    一、麦作改进机构史略
    二、改良品种举要
    三、改良品种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一、燕(山)太(行)山麓平原副区
    二、晋冀山地盆地副区
    三、黄土高原沟壑副区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一、品种更换
    二、不同时期品种性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以地方品种燕大1817与美国品种胜利麦杂交育成的农大183等品种
    二、以农大183等为基础亲本与引进或改良品种杂交育成的东方红3号、北京10号、农大139等品种
    三、以钱交麦为代表的引进推广品种与当地推广品种杂交育成的西峰号、平凉号等品种
    四、以黄淮冬麦区推广品种碧蚂4号与引进品种早洋麦杂交育成的北京8号及其衍生品种
    五、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育成的丰抗号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六、半矮秆高产品种的系谱
    七、优质麦品种的系谱
    八、轮回选择育成品种的系谱
    参考文献

    第三章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一、品种更换
    二、品种性状的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以地方品种为基础,用早期引入的国外品种作抗锈病亲本杂交选育的第一轮改良品种
    二、以第一轮改良品种为基础,与国外抗锈病品种或本国改良品种杂交选育的第二轮改良品种
    三、以第二轮改良品种作基础,与其他改良品种或外引品种杂交选育的第三轮改良品种
    四、以国外引进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选育的品种
    五、以“IB/1R”类品种为主要抗源杂交育成的品种
    六、利用前几轮育成品种(系)作材料,适当引入新血缘开展聚合杂交和综合改良育成的新一轮品种
    七、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一、品种更换
    二、品种性状的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早熟地方品种江东门、临浦早的衍生品种
    二、南大2419的衍生品种
    三、阿夫的衍生品种
    四、St1472/506等的衍生品种
    五、欧柔、阿勃、吉利的衍生品种
    六、墨西哥小麦的衍生品种
    七、以“1B/1R”类品种为亲本杂交育成的荆麦35等品种
    八、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西南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I四川盆地副区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一、品种更换
    二、品种性状豹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以合川光头和成都光头等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与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品种及其衍生种
    二、以南大2419、阿勃、玛拉等引进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三、以多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的繁6、繁7及其衍生品种
    四、由繁6杂交育成的绵阳11及其衍生品种
    五、小结
    Ⅱ贵州高原副区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Ⅲ云南高原副区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以南大2419及其系选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二、以弗兰尼等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早地品种或田麦品种
    三、以墨巴等墨西哥小麦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四、以绵阳号小麦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华南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参考文献

    第七章东北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参考文献
    第八章北部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九章西北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十章青藏春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十一章新疆冬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十二章小麦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第十三章小麦产品潜力和品质的改良
    附录11949-2000年我国年最大种植面积≥66.7万hm2(1000万亩)的小麦品种简介
    附录21979-2000年七个主要小麦生产国的小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
    附录3我国生产和育种应用的主要小麦品种与亲本简介(国内部分)
    附录4我国生产和育种应用的主要小麦品种与亲本简介(国外部分)
  • 内容简介: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是从亲本取材、组合选配和遗传资源利用的角度,按我国小麦区划分十大麦区阐明我国小麦品种改良所走过的历程,育成品种的生产利用及演变情况和品种系谱的组成与发展变化,并对我国小麦育种工作的主旋律即三大病害(条锈、赤霉、白粉)的抗病育种、品种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加工品质的改良这三大命题作了专题综述。在绪论中除概括分析1949-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改良品种在增产中的作用和育种技术的改进外,还对从上世纪20年代前后开始的我国早期小麦育种史略作了简略追溯,使读者对我国小麦品种改良事业的成长壮大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这些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与认识,对丰富我国小麦及其他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和更有成效地指导今后小麦育种实践以及生产品种的科学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可供中专以上从事农业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人员,特别是小麦品种工作者阅读、参考。
  • 目录:

    Foreword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1949-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
    一、种植面积的变化
    二、总产量的增长
    三、单产水平的提高
    四、品种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中的贡献
    第二节改良品种在我国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一、大品种的数目
    二、大品种的地区来源
    三、大品种的生产使用年限
    第三节小麦育种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一、骨干亲本的作用
    二、中间亲本材料的刨制
    三、对一些育种程序与技术的商榷
    第四节早期小麦育种工作简况
    一、麦作改进机构史略
    二、改良品种举要
    三、改良品种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一、燕(山)太(行)山麓平原副区
    二、晋冀山地盆地副区
    三、黄土高原沟壑副区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一、品种更换
    二、不同时期品种性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以地方品种燕大1817与美国品种胜利麦杂交育成的农大183等品种
    二、以农大183等为基础亲本与引进或改良品种杂交育成的东方红3号、北京10号、农大139等品种
    三、以钱交麦为代表的引进推广品种与当地推广品种杂交育成的西峰号、平凉号等品种
    四、以黄淮冬麦区推广品种碧蚂4号与引进品种早洋麦杂交育成的北京8号及其衍生品种
    五、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育成的丰抗号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六、半矮秆高产品种的系谱
    七、优质麦品种的系谱
    八、轮回选择育成品种的系谱
    参考文献

    第三章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一、品种更换
    二、品种性状的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以地方品种为基础,用早期引入的国外品种作抗锈病亲本杂交选育的第一轮改良品种
    二、以第一轮改良品种为基础,与国外抗锈病品种或本国改良品种杂交选育的第二轮改良品种
    三、以第二轮改良品种作基础,与其他改良品种或外引品种杂交选育的第三轮改良品种
    四、以国外引进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选育的品种
    五、以“IB/1R”类品种为主要抗源杂交育成的品种
    六、利用前几轮育成品种(系)作材料,适当引入新血缘开展聚合杂交和综合改良育成的新一轮品种
    七、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一、品种更换
    二、品种性状的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早熟地方品种江东门、临浦早的衍生品种
    二、南大2419的衍生品种
    三、阿夫的衍生品种
    四、St1472/506等的衍生品种
    五、欧柔、阿勃、吉利的衍生品种
    六、墨西哥小麦的衍生品种
    七、以“1B/1R”类品种为亲本杂交育成的荆麦35等品种
    八、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西南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I四川盆地副区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一、品种更换
    二、品种性状豹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以合川光头和成都光头等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与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品种及其衍生种
    二、以南大2419、阿勃、玛拉等引进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三、以多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的繁6、繁7及其衍生品种
    四、由繁6杂交育成的绵阳11及其衍生品种
    五、小结
    Ⅱ贵州高原副区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Ⅲ云南高原副区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一、以南大2419及其系选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二、以弗兰尼等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早地品种或田麦品种
    三、以墨巴等墨西哥小麦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四、以绵阳号小麦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华南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状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参考文献

    第七章东北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小麦生产概况
    第二节品种更换与性演变
    第三节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参考文献
    第八章北部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九章西北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十章青藏春冬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十一章新疆冬春麦区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第十二章小麦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第十三章小麦产品潜力和品质的改良
    附录11949-2000年我国年最大种植面积≥66.7万hm2(1000万亩)的小麦品种简介
    附录21979-2000年七个主要小麦生产国的小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
    附录3我国生产和育种应用的主要小麦品种与亲本简介(国内部分)
    附录4我国生产和育种应用的主要小麦品种与亲本简介(国外部分)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儿童游戏通论
刘焱 著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托尔斯泰研究
杨正先 著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肝胆相照:邓文钊与饶彰风合传
谭元亨、敖叶湘琼 著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搜索引擎:原理、技术与系统
李晓明 著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医学人文学导论
张大庆 著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枣疯病
刘孟军 著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中国:阻击腐败
邵道生 著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药物剂型与制剂设计
曹德英 编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神经系统疾病血管内介入诊疗学
杨华 编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厌氧生物技术. 2, 工程与实践
王凯军 编著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经济转型期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及其影响
邓翔、姜洋 著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研究
谢茹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