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德] ,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2014-03
版次: 1
ISBN: 9787544713160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4页
字数: 33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78人买过
  •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围绕对19世纪到当代的德国历史观和德国民族史学思想传统的讨论,追溯了德国自由主义的悲剧性历史,考察了使德国民族主义的反民主特征得以合法化的历史观。当现代历史研究十九世纪首先在德国大学中被职业化的时候,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与正在上升的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因此,德国的历史研究绝非如德国历史学家们声称的那样科学和客观,而是受到了对德国民族性认同的深刻影响,其要旨在于拒斥启蒙运动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的观念。德国历史思想的最根本贡献,亦即对史料的批判性分析的强调,与一种试图将特定政治和社会现状合法化的、远非客观的“历史主义”结合在一起,这种“历史主义”虽不能说直接导向了纳粹主义,但在很重要的方面为1933年德国彻底抛弃民主制度和确立权威主义的恐怖统治扫清了道路。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1926— )史学家和史学理论领域著名德裔学者,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教授,著有《对权威的崇拜:圣西门的政治哲学》(1958)、《德国的历史观》(1968)、((欧洲史学的新方向》(1975)、《哥廷根大学,1760一1800;及历史研究的转变》(1980)、(《20世纪的历史学:国际视、野中的批判性概述》(1993)等。 中文版前言
    修订版序
    初版序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德国历史主义的起源
    第三章德国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一):威廉·冯·洪堡
    第四章德国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二):
    利奥波德·冯·兰克
    第五章历史乐观主义的顶峰:“普鲁士学派”
    第六章“历史主义的危机”(一):哲学批判:
    柯亨、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韦伯
    第七章“历史主义的危机”(二):
    恩斯特·特勒尔奇和弗里德里希·梅尼克
    第八章德国历史“观念”的衰落
    第九章尾声:最近十五年
    推荐阅读材料
    索引
  • 内容简介: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围绕对19世纪到当代的德国历史观和德国民族史学思想传统的讨论,追溯了德国自由主义的悲剧性历史,考察了使德国民族主义的反民主特征得以合法化的历史观。当现代历史研究十九世纪首先在德国大学中被职业化的时候,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与正在上升的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因此,德国的历史研究绝非如德国历史学家们声称的那样科学和客观,而是受到了对德国民族性认同的深刻影响,其要旨在于拒斥启蒙运动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的观念。德国历史思想的最根本贡献,亦即对史料的批判性分析的强调,与一种试图将特定政治和社会现状合法化的、远非客观的“历史主义”结合在一起,这种“历史主义”虽不能说直接导向了纳粹主义,但在很重要的方面为1933年德国彻底抛弃民主制度和确立权威主义的恐怖统治扫清了道路。
  •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1926— )史学家和史学理论领域著名德裔学者,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教授,著有《对权威的崇拜:圣西门的政治哲学》(1958)、《德国的历史观》(1968)、((欧洲史学的新方向》(1975)、《哥廷根大学,1760一1800;及历史研究的转变》(1980)、(《20世纪的历史学:国际视、野中的批判性概述》(1993)等。
  • 目录:
    中文版前言
    修订版序
    初版序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德国历史主义的起源
    第三章德国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一):威廉·冯·洪堡
    第四章德国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二):
    利奥波德·冯·兰克
    第五章历史乐观主义的顶峰:“普鲁士学派”
    第六章“历史主义的危机”(一):哲学批判:
    柯亨、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韦伯
    第七章“历史主义的危机”(二):
    恩斯特·特勒尔奇和弗里德里希·梅尼克
    第八章德国历史“观念”的衰落
    第九章尾声:最近十五年
    推荐阅读材料
    索引
查看详情
其他版本 / 全部 (1)
系列丛书 / 更多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过去与未来之间
[美]阿伦特 著;王寅丽、张立立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自由论
[英]伯林 著;胡传胜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现代性的后果
[英]吉登斯 著;田禾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人文与社会译丛:知识分子的鸦片
[法]雷蒙·德隆 著;刘东 编;吕一民、顾杭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现代性与大屠杀
齐格蒙·鲍曼 著;彭刚、刘东、杨渝东、史建华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
[英]伯林 著;[英]哈代 编;潘水强、刘北成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象征交换与死亡
[法]让·波德里亚 著;车槿山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人文与社会译丛:论革命
[美]汉娜·阿伦特 著;陈周旺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弱者的武器
斯科特 著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人文与社会译丛:民族认同
安东尼·D. 史密斯、王娟 著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
[英]保罗·威利斯 著;刘东、彭刚 编;秘舒、凌旻华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自由及其背叛
[英]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 著;赵国新 译
相关图书 / 更多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民法导论:总则(第十七版)(欧洲法与比较法前沿译丛)
(德) 欧根·克伦钦格 著,安晋城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民法导论:物权法(第十七版)(欧洲法与比较法前沿译丛)
(德)欧根·克伦钦格 著,安晋城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知识分子批判
(德) 胡果·巴尔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4辑):通信权与个人信息保护
张翔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比较法学研究:历史与方法论
朱淑丽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消费者保护法 法律人进阶译丛法学拓展系列
(德)克里斯蒂安·亚历山大博士(Prof. Dr. Christian Alexander) 著, 姜龙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的罪责问题(会饮)
雅斯贝尔斯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双系统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秦一禾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教育质量保障
本社编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政党体制的变迁(1990-2021)
伍慧萍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公法史导论(16—21世纪)(德国公法译丛)
(德)米歇尔·施托莱斯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德国民法导论:债法(欧洲法与比较法前沿译丛)
(德)欧根·克伦钦格 著,安晋城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德]奥拉夫·B. 拉德 后浪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娜斯佳的眼泪
[德]娜塔莎˙沃丁 著;庄亦男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莱布尼兹微积分 科学元典丛书
[德]莱布尼兹 著;李保滨 汉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卖遮阳篷的人【当当定制明信片x2】
[德]扬·魏勒 著;酷威文化 出品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宇航员说宇宙:疯狂的物理世界(有趣的现象和原理,上百个挑战常识的物理谜题,解密生活奇妙现象)
[德]乌尔里希·沃尔特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宇航员说宇宙:穿越地狱(太空神奇体验,违背常识的航天真相,脑洞大开的宇宙实验,德国《明镜》畅销作家)
[德] 乌尔里希·沃尔特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什么是现象学?(修订版)(西方思想文化译丛)
[德]亚历山大·席勒 著;李岱巍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露营万岁(一本帮助孩子了解露营,亲近自然的绘本故事)
[德]菲利普·韦希特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乐高幻影忍者视觉志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辩证法导论
[德]阿多诺 著 [德]克里斯托夫·齐尔曼 编 谢永康、彭晓涛 译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世界经典文学名著青少年儿童文学读物故事书名家名译原汁原味读原著
[德]歌德 著
德国的历史观:从赫尔德到当代历史思想的民族传统
乐高幻影忍者第59集(附乐高原装玩具)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