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1997-04
版次: 1
ISBN: 9787534720123
定价: 5.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6页
字数: 91千字
分类: 政治
48人买过
  •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加以区分不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曾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纵览古今、通观世界的眼光不行。我们抱着历史的态度、分析的态度、前瞻的态度、开放的态度,从事发掘与研究工作。这种态度也力求贯彻到本丛书中。然而,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选题只能侧重于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那些目前尚未充分注意的学科如法律思想史等,也适当予以注意。
      
      
      从选题和內容来看,这套丛书可分为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考古、法律、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若干系列,每个系列都由研究中心聘请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担任主编,每部书稿都经同行专家审阅。因此,中心不再对丛书作统一的审定工作。 绪论

    一  自古以来统治者“黜陟能否”的努力——唐以前课绩制度述略

    二  既系统又富于变化的唐代考课——唐代文官考核的内容与方式

      (一)唐代的课绩标准与内容

      (二)从标准化到程式化

    三  既务实又拘谨的宋代考课——考课法在宋代的施行

      (一)防弊之政与课绩之法

      (二)宋代考课法的尴尬地位

    四  无处不在的资格之法——与课绩制度交叉并行的资格制度之确立

      (一)从《停年格》到《循资格》

      (二)从“磨勘”到“磨勘法”

    五  考课与监察的结合——对于地方官员的多途考察方式之由来和发展

      (一)从“考课”到“考察”

      (二)宋代对于地方官员的多途考察

    六  “循名贵实”与“岁月序过”——唐宋课绩与资格制度再认识
  •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加以区分不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曾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纵览古今、通观世界的眼光不行。我们抱着历史的态度、分析的态度、前瞻的态度、开放的态度,从事发掘与研究工作。这种态度也力求贯彻到本丛书中。然而,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选题只能侧重于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那些目前尚未充分注意的学科如法律思想史等,也适当予以注意。
      
      
      从选题和內容来看,这套丛书可分为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考古、法律、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若干系列,每个系列都由研究中心聘请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担任主编,每部书稿都经同行专家审阅。因此,中心不再对丛书作统一的审定工作。
  • 目录:
    绪论

    一  自古以来统治者“黜陟能否”的努力——唐以前课绩制度述略

    二  既系统又富于变化的唐代考课——唐代文官考核的内容与方式

      (一)唐代的课绩标准与内容

      (二)从标准化到程式化

    三  既务实又拘谨的宋代考课——考课法在宋代的施行

      (一)防弊之政与课绩之法

      (二)宋代考课法的尴尬地位

    四  无处不在的资格之法——与课绩制度交叉并行的资格制度之确立

      (一)从《停年格》到《循资格》

      (二)从“磨勘”到“磨勘法”

    五  考课与监察的结合——对于地方官员的多途考察方式之由来和发展

      (一)从“考课”到“考察”

      (二)宋代对于地方官员的多途考察

    六  “循名贵实”与“岁月序过”——唐宋课绩与资格制度再认识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风雨飘摇
十年砍柴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
严飞 著;刘擎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不强势的妈妈
北京联合出版社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对开的列车(铁路版“人世间” 讲述几代铁路人拼搏进取的感人故事
力歌;漠然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帝国之翼:胡林翼的官场与战场
张彦明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逻辑学通识讲义
吴军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做田野
杨善华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史记的读法/阮芝生
阮芝生 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漫读中国文化1000问
木梓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焦虑的一代
[美]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 著;赵学坤 译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看见三星堆
岳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大学问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柯岚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邓小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中国是从哪里来的:通史篇3
邓小南 等 著,博集天卷 出品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追寻希望
邓小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邓广铭学术文化随笔
邓小南;刘隐霞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邓小南 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邓小南 杨立华 王连起 康震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宋史研究诸层面
邓小南、方诚峰 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长路:邓小南学术文化随笔
邓小南 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中国通史大师课.2: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
邓小南 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中国通史大师课
邓小南 著;博集天卷 出品;许宏;胡阿祥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邓小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宋史研究丛书
邓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