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501241941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9页
字数: 28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9人买过
  • 为什么中国人会在山上写字?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是很怪诞的举动,与涂鸦无异,比如,你能否想象,《本·布尔本山下》的诗文真的就是刻在本·布尔本山上的?对于我们这些西方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破坏公物的行为,是对山本身纯粹“野性”的一种毁损。 王展鹏,法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欧洲一体化研究和英国/爱尔兰问题研究,讲授英汉翻译实践、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欧洲一体化、英国宪法、爱尔兰外交等课程。在《欧洲研究》、《教学与研究》、《国际论坛》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篇;著有《跨国民主及其限度》、《认识爱尔兰:历史遗产与当代经验》(主编之一)、《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译著)、《关贸总协定法律及实务指南》(合译)、《爱尔兰人与中国》(合译),主编、参编英语教材及工具书十余部。 导论跨文化研究视野下的中爱关系:一项研究议程

    第一章共性与差异:中国爱尔兰研究与爱尔兰中国研究的比较
    第一节爱尔兰研究在中国
    第二节爱尔兰的中国研究(1979-2009)

    第二章中爱政治经济关系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文化与软力量:简析爱尔兰对华政策
    第二节爱尔兰与中国的关系:爱尔兰视角
    第三节中爱关系--基于政治话语的分析
    第四节中爱经贸关系:历史与观念
    第五节爱尔兰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中爱文化交流
    第一节以中国眼光审视爱尔兰
    第二节戏剧中的跨文化对话:我在中国实践项目的体验
    第三节开启通往都柏林的丝绸之路
    第四节包柏德的中国之旅

    第四章中爱文学关系研究(一):从王尔德到希尼
    第一节爱尔兰文学在中国--世纪回眸
    第二节从莎乐美之吻到母亲的泪水--爱尔兰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映射
    第三节贝克特在中国的译介
    第四节希尼在中国大陆的传播

    第五章中爱文学关系研究(二):《尤利西斯》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尤利西斯》在中国
    第二节《尤利西斯》翻译研究在中国(19412010):现状与展望

    第六章中爱文学关系研究(三):叶芝与中国
    第一节中国叶芝译介与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叶芝在中国以及我在中国一爱尔兰文化交流中的个人经验
    第三节山上的诗:对叶芝《青金石》的中国式解读
    后记
  •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中国人会在山上写字?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是很怪诞的举动,与涂鸦无异,比如,你能否想象,《本·布尔本山下》的诗文真的就是刻在本·布尔本山上的?对于我们这些西方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破坏公物的行为,是对山本身纯粹“野性”的一种毁损。
  • 作者简介:
    王展鹏,法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欧洲一体化研究和英国/爱尔兰问题研究,讲授英汉翻译实践、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欧洲一体化、英国宪法、爱尔兰外交等课程。在《欧洲研究》、《教学与研究》、《国际论坛》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篇;著有《跨国民主及其限度》、《认识爱尔兰:历史遗产与当代经验》(主编之一)、《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译著)、《关贸总协定法律及实务指南》(合译)、《爱尔兰人与中国》(合译),主编、参编英语教材及工具书十余部。
  • 目录:
    导论跨文化研究视野下的中爱关系:一项研究议程

    第一章共性与差异:中国爱尔兰研究与爱尔兰中国研究的比较
    第一节爱尔兰研究在中国
    第二节爱尔兰的中国研究(1979-2009)

    第二章中爱政治经济关系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文化与软力量:简析爱尔兰对华政策
    第二节爱尔兰与中国的关系:爱尔兰视角
    第三节中爱关系--基于政治话语的分析
    第四节中爱经贸关系:历史与观念
    第五节爱尔兰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中爱文化交流
    第一节以中国眼光审视爱尔兰
    第二节戏剧中的跨文化对话:我在中国实践项目的体验
    第三节开启通往都柏林的丝绸之路
    第四节包柏德的中国之旅

    第四章中爱文学关系研究(一):从王尔德到希尼
    第一节爱尔兰文学在中国--世纪回眸
    第二节从莎乐美之吻到母亲的泪水--爱尔兰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映射
    第三节贝克特在中国的译介
    第四节希尼在中国大陆的传播

    第五章中爱文学关系研究(二):《尤利西斯》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尤利西斯》在中国
    第二节《尤利西斯》翻译研究在中国(19412010):现状与展望

    第六章中爱文学关系研究(三):叶芝与中国
    第一节中国叶芝译介与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叶芝在中国以及我在中国一爱尔兰文化交流中的个人经验
    第三节山上的诗:对叶芝《青金石》的中国式解读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足不出户看国博古代饮食文化展,感受跨越万年的烟火气)
王辉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著;宋明炜 译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许钦松 编著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鼓楼新悦.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
[法]多米尼克·罗克(Dominique Roques) 著;王祎慈 译;乔溪 审校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