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有机化学研究文集

海洋有机化学研究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2021-05
版次: 1
ISBN: 9787561582558
定价: 10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0页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海洋有机化学研究文集》收集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海洋有机化学组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大亚湾开放站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计划基金等的资助下,在海洋初级生产力及其环境因子效应,海洋微藻生物活性物质,海洋胶体与颗粒有机物,北冰洋氟氯烃水团示踪,海洋有机污染物化学,近岸海域重金属迁移过程及其与有机物的络合作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李文权教授,生于1946年7月,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学系海洋化学教授、博导。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83-1985年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法国巴黎第六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8-2006年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化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委会常委、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理事。从事海洋有机化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实验站科研基金和中国一加拿大科研合作项目等课题,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150多篇论文,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有机地球化学,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海洋有机污染物化学。
      代表性论文:
      (1)海水中氟氯烃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11月。
      (2)加拿大海盆氟氯烃的分布及其示踪研究,极地研究,2006年01月。
      (3)自养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ica)多糖提取纯化方法研究,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12月。
      (4)海洋微藻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初探,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06月。
      (5)小球藻饵料的研究进展,福建农业学报,2005年01月。
      (6)氟里昂化学示踪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海洋技术,2004年12月。
      (7)Study of chemical forms of phosphorus and their bioavailability in the sediments,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4年03月。
      (8)海洋微藻多糖提取纯化条件的研究,海洋技术,2004年01月。
      (9)海洋微藻多糖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10月。
      (10)两种大型海藻粉对重金属吸附热力学研究,台湾海峡,2003年10月。
      (11)海藻硫酸多糖及其抗HIV-1活性,海洋科学,2003年08月。
      (12)海水小球藻多糖的提取及其结构分析,台湾海峡,2003年01月。
      (13)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four species of marine microalgae, Mar. Sci. Bull.,2003年01月。
      (14)温度对四种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台湾海峡,2003年01月。
      (15)超声波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海洋学报,2002年07月。
      (16)三种海洋微藻生长期脂肪酸组成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2年03月。
      (17)光辐射对海洋微藻脂肪酸含量的效应,海洋技术,2002年01月。
      (18)超声辐射对牟氏角毛藻的生物效应研究,海洋科学,2001年10月。
      (19)超声辐射对海水小球藻的生物效应,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05月。
      (20)超声辐射提高亚心形扁藻脂肪酸不饱和度研究,台湾海峡,2001年01月。
      (21)超声波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组成的效应研究,海洋科学,2000年07月。
      (22)生态系物质循环的同位素示踪法,《当代海洋科学学科前沿》,苏纪兰、秦蕴珊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07月。
      (23)海洋生物标志物,《当代海洋科学学科前沿》,苏纪兰、秦蕴珊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07月。
      (24)营养盐对三角褐指藻脂肪酸含量与百分组成的影响,海洋环境科学,2000年04月。
      (25)海洋饵料动物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海洋技术,2000年01月。
      (26)海洋微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海洋通报,2000年01月。
      (27)超声波对三角褐指藻脂肪酸组成的效应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01月。
      (28)Study of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our species of marine single-celled algae.,Acta Oceanol. Sinica,2000年01月。
      专著发表:
      (1)海洋化学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2006年10月,学术专著。
      (2)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科学文献目录,海洋出版社,1995年01月,学术专著。
      (3)生产过程自动分析(陈国珍主编),海洋出版社,1991年08月,学术专著。
      (4)化学过程,海洋出版社,1985年05月,译著。
  • 内容简介:
      《海洋有机化学研究文集》收集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海洋有机化学组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大亚湾开放站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计划基金等的资助下,在海洋初级生产力及其环境因子效应,海洋微藻生物活性物质,海洋胶体与颗粒有机物,北冰洋氟氯烃水团示踪,海洋有机污染物化学,近岸海域重金属迁移过程及其与有机物的络合作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李文权教授,生于1946年7月,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学系海洋化学教授、博导。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83-1985年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法国巴黎第六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8-2006年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化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委会常委、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理事。从事海洋有机化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实验站科研基金和中国一加拿大科研合作项目等课题,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150多篇论文,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有机地球化学,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海洋有机污染物化学。
      代表性论文:
      (1)海水中氟氯烃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11月。
      (2)加拿大海盆氟氯烃的分布及其示踪研究,极地研究,2006年01月。
      (3)自养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ica)多糖提取纯化方法研究,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12月。
      (4)海洋微藻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初探,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06月。
      (5)小球藻饵料的研究进展,福建农业学报,2005年01月。
      (6)氟里昂化学示踪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海洋技术,2004年12月。
      (7)Study of chemical forms of phosphorus and their bioavailability in the sediments,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4年03月。
      (8)海洋微藻多糖提取纯化条件的研究,海洋技术,2004年01月。
      (9)海洋微藻多糖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10月。
      (10)两种大型海藻粉对重金属吸附热力学研究,台湾海峡,2003年10月。
      (11)海藻硫酸多糖及其抗HIV-1活性,海洋科学,2003年08月。
      (12)海水小球藻多糖的提取及其结构分析,台湾海峡,2003年01月。
      (13)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four species of marine microalgae, Mar. Sci. Bull.,2003年01月。
      (14)温度对四种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台湾海峡,2003年01月。
      (15)超声波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海洋学报,2002年07月。
      (16)三种海洋微藻生长期脂肪酸组成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2年03月。
      (17)光辐射对海洋微藻脂肪酸含量的效应,海洋技术,2002年01月。
      (18)超声辐射对牟氏角毛藻的生物效应研究,海洋科学,2001年10月。
      (19)超声辐射对海水小球藻的生物效应,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05月。
      (20)超声辐射提高亚心形扁藻脂肪酸不饱和度研究,台湾海峡,2001年01月。
      (21)超声波对球等鞭金藻脂肪酸组成的效应研究,海洋科学,2000年07月。
      (22)生态系物质循环的同位素示踪法,《当代海洋科学学科前沿》,苏纪兰、秦蕴珊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07月。
      (23)海洋生物标志物,《当代海洋科学学科前沿》,苏纪兰、秦蕴珊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07月。
      (24)营养盐对三角褐指藻脂肪酸含量与百分组成的影响,海洋环境科学,2000年04月。
      (25)海洋饵料动物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海洋技术,2000年01月。
      (26)海洋微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海洋通报,2000年01月。
      (27)超声波对三角褐指藻脂肪酸组成的效应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01月。
      (28)Study of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our species of marine single-celled algae.,Acta Oceanol. Sinica,2000年01月。
      专著发表:
      (1)海洋化学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2006年10月,学术专著。
      (2)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科学文献目录,海洋出版社,1995年01月,学术专著。
      (3)生产过程自动分析(陈国珍主编),海洋出版社,1991年08月,学术专著。
      (4)化学过程,海洋出版社,1985年05月,译著。
  • 目录: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