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2020-10
ISBN: 9787553113661
定价: 58.00
分类: 社会文化
4人买过
  •   新冠疫情冲击了全世界,也影响了全世界。在这个特殊时期编发本刊新一辑的稿件,自然有着特别的意义。
      本辑“特稿”中,日本学者山口守的文章《巴金在台湾》对巴金为何造访台湾进行了详细的勾勒,同时也对其访台的理由及意义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虽然巴金走访、观察了台湾,但毕竟是短暂逗留,没有像吴克刚、黎烈文、卫惠林、索非、毛一波那样对台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没有选择移居台湾,这对于作家巴金其后的人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虽然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但对于我们了解巴金还是提供了新的视角。
      “大文学”视野中,逄增玉的《艾芜与东北作家对异地抗战及社会的想象和书写》一文,对艾芜及东北籍作家李辉英、端木蕻良等抗战书写中的生活真实与理念错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诚然,这些作品的得失优劣、特别是他们走马观花式的异地异域想象和书写的浅与隔及其在他们创作中的地位和价值,或可另当别论。但如何结合历史语境和全面的史料予以评价,如何结合抗战史和抗战文学的诸多复杂问题,对抗战文学予以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我是深表认同的,也欢迎大家继续讨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青年学者廖海杰的《战时经济生活与抗战文学的国难财书写》一文值得关注。文章通过”文史对话”,初步勾勒了战时经济视野下的“国难财”书写,通过恢复其被过往的“暴露与讽刺”视野所遮蔽的丰富面貌,揭示出文学中的“国难财”不再仅仅指涉腐败和黑暗,而历史事实也不仅是文史互证的材料,更是对文学进行重新阐释的起点,为我们重新认识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视野。 特稿
    巴金在台湾

    新视界
    论川剧“冉本”里的高腔唱词艺术
    《时代》画报“都会小说”的整理与研究
    北美一南洋文物考古与华人国族观
    ――从《甲骨时光》、《鱼骸》、《刻背》的甲骨卜辞谈起
    再论凤鹤之争
    ――石凌鹤的文艺思想观念探源
    后人类主义与中国科幻文学的“刘慈欣问题”

    “大文学”视野
    艾芜与东北作家对异地抗战及社会的想象和书写
    战时经济生活与抗战文学的“国难财”书写
    后科举时代林纾的焦灼与自救
    ――从《爱国二童子传》谈起
    从“碰壁”到“破壁”:鲁迅独特的心理遭遇与体验
    青年剧社组织形态考论
    ――从“认同危机”出发
    光复后鲁迅及其思想在台湾的传播与承续研究
    ――以陈仪、许寿裳的文化活动为视角

    文学档案
    《消息》半周刊上的六通“作家书简”考释
    关于《强与弱》
    ――从艾芜的一封佚信谈起
    何其芳佚文六篇辑存
    档案视野下的渡台文人许寿裳的文化活动及其文化政治
    民国文学研究
    在“恋爱自由”与“自由恋爱”之间
    ――“五四”时期小说的恋爱伦理叙事之一
    延安时期张庚的戏剧理论
    抗战时期国统区“中华民族”言说之一种
    ――以国民政府的绥蒙言论为中心
    分歧与异质:茅盾视野下的战国策派
    从女性崇拜到领袖崇拜
    ――《蔡文姬》的创作流程与主题变迁
    “理直气壮”的“控诉状
    ――论黄宁婴的长诗《溃退》
    ……
    共和国文学研究
    著述・综述
    编后语
  • 内容简介:
      新冠疫情冲击了全世界,也影响了全世界。在这个特殊时期编发本刊新一辑的稿件,自然有着特别的意义。
      本辑“特稿”中,日本学者山口守的文章《巴金在台湾》对巴金为何造访台湾进行了详细的勾勒,同时也对其访台的理由及意义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虽然巴金走访、观察了台湾,但毕竟是短暂逗留,没有像吴克刚、黎烈文、卫惠林、索非、毛一波那样对台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没有选择移居台湾,这对于作家巴金其后的人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虽然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但对于我们了解巴金还是提供了新的视角。
      “大文学”视野中,逄增玉的《艾芜与东北作家对异地抗战及社会的想象和书写》一文,对艾芜及东北籍作家李辉英、端木蕻良等抗战书写中的生活真实与理念错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诚然,这些作品的得失优劣、特别是他们走马观花式的异地异域想象和书写的浅与隔及其在他们创作中的地位和价值,或可另当别论。但如何结合历史语境和全面的史料予以评价,如何结合抗战史和抗战文学的诸多复杂问题,对抗战文学予以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我是深表认同的,也欢迎大家继续讨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青年学者廖海杰的《战时经济生活与抗战文学的国难财书写》一文值得关注。文章通过”文史对话”,初步勾勒了战时经济视野下的“国难财”书写,通过恢复其被过往的“暴露与讽刺”视野所遮蔽的丰富面貌,揭示出文学中的“国难财”不再仅仅指涉腐败和黑暗,而历史事实也不仅是文史互证的材料,更是对文学进行重新阐释的起点,为我们重新认识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视野。
  • 目录:
    特稿
    巴金在台湾

    新视界
    论川剧“冉本”里的高腔唱词艺术
    《时代》画报“都会小说”的整理与研究
    北美一南洋文物考古与华人国族观
    ――从《甲骨时光》、《鱼骸》、《刻背》的甲骨卜辞谈起
    再论凤鹤之争
    ――石凌鹤的文艺思想观念探源
    后人类主义与中国科幻文学的“刘慈欣问题”

    “大文学”视野
    艾芜与东北作家对异地抗战及社会的想象和书写
    战时经济生活与抗战文学的“国难财”书写
    后科举时代林纾的焦灼与自救
    ――从《爱国二童子传》谈起
    从“碰壁”到“破壁”:鲁迅独特的心理遭遇与体验
    青年剧社组织形态考论
    ――从“认同危机”出发
    光复后鲁迅及其思想在台湾的传播与承续研究
    ――以陈仪、许寿裳的文化活动为视角

    文学档案
    《消息》半周刊上的六通“作家书简”考释
    关于《强与弱》
    ――从艾芜的一封佚信谈起
    何其芳佚文六篇辑存
    档案视野下的渡台文人许寿裳的文化活动及其文化政治
    民国文学研究
    在“恋爱自由”与“自由恋爱”之间
    ――“五四”时期小说的恋爱伦理叙事之一
    延安时期张庚的戏剧理论
    抗战时期国统区“中华民族”言说之一种
    ――以国民政府的绥蒙言论为中心
    分歧与异质:茅盾视野下的战国策派
    从女性崇拜到领袖崇拜
    ――《蔡文姬》的创作流程与主题变迁
    “理直气壮”的“控诉状
    ――论黄宁婴的长诗《溃退》
    ……
    共和国文学研究
    著述・综述
    编后语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秘书学教程(第六版)
范立荣 王守福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食品分析新技术
聂少平,陈奕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管理(第一辑)
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主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C++编程实战:132个核心技巧示例(原书第2版) [罗马尼亚]马里乌斯·班西拉
(罗马尼亚)马里乌斯·班西拉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与传统——中国现代文学浅思
贺仲明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欧洲史:1500—1815
(美)卡尔顿·海斯(Carlton Hayes)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儿童呼吸病学
李昌崇,王立波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城市管理导论 含配套教学课件及电子版案例 田艳平
田艳平 编著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生活美学——插花之道
刘惠芬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孙楠、刘佳欣、揭路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复合材料多尺度数值表征方法——代表性体元与单胞的概念、理论及应用
李曙光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
朱自强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40)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9)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6)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5)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2)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1)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0)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9)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3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19)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十六)
李怡、毛迅 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1辑)
李怡、毛迅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