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

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8
版次: 1
ISBN: 9787532573592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4页
字数: 44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21人买过
  •   《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为作者林晓光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分为“历史篇”和“文学篇”两大部分。正如书稿副标题所题示的,作者以“贵族社会”为理论基点,全书论述主要围绕“贵族”这一关键词展开。作者对南朝社会的这种认识,乃借鉴自日本史学界。“历史篇”部分,作者从南朝“贵族社会”及“贵族制度”出发,利用有限的史料,勾勒出王融的人生梗概,结论尚属客观。作者在“绪言”中将“中世贵族文学”分为三大类型——“宫廷文学”、“朝堂文学”、“贵族生活文学”,书稿“文学篇”部分,大致按照这种分类对王融文学创作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林晓光,1981年生,广东阳春人。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2008—2010年赴日本神户大学接受博士联合培养,2011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日本六朝学术学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出版说明

    绪言
    第一节永明时代概说
    ——南朝贵族社会的黄金期
    第二节一个年轻贵族的永明时代史
    ——王融生平及其文学
    第三节六朝贵族的研究立场
    ——时代史与个人史之间
    第四节贵族文学的研究方法
    ——被遗忘的另一种六朝文学
    第五节王融研究史综述
    ——边缘化与碎片化

    历史篇
    第一章家世盛衰
    ——从云端跌落的贵公子孙
    第一节七叶重光
    ——宋齐时代的琅邪王氏
    第二节贵公子王僧达
    ——皇权下的贵族悲剧命运
    一、王僧达、谢灵运比较论:南朝前期的典型贵族像
    二、贵公子的悲剧:在皇权与寒人阶层之间
    第三节王道琰与谢氏
    ——飘零坠落的名门之後
    一、王道琰
    二、谢氏

    第二章贵官仕途
    ——青云直上的贵族官僚生涯
    第一节落魄公孙的起家之路
    ——举秀才与王府参军
    一、少年王融的居住环境:北方边州
    二、举秀才:资格与必要性
    三、起家官:晋安王南中郎板行参军
    第二节特殊跳级的光明仕途
    ——从司徒法曹行参军到秘书丞
    一、人生转折点:竟陵王司徒法曹行参军
    二、青云直上:超迁秘书丞考论
    第三节稳步升进的中枢要职
    ——从丹阳丞到中书郎
    结语

    第三章性情形象
    ——高傲进取的少年天才
    第一节高门之傲
    ——贵族社会崩坏初期的贵族与寒门之争
    一、王融与沈昭略的冲突
    二、宋齐王氏对寒门的排斥
    三、宋齐时代寒门与高门的同化与对抗
    第二节少年天才
    ——作为永明时代偶像的王融
    一、声兰岱北的文化偶像
    二、“王融称字不称名”辩
    第三节外交表现
    ——北伐收复与文化政策
    一、“好功名”与北伐恢复
    二、《议给虏书疏》中的文化征服主义
    三、机锋辩捷的外交应对
    四、在北伐功名与文化征服主义之间

    第四章交际网络
    ——以王融为中心的永明时代群像
    第一节恩主尊长
    ——萧子良、王俭
    一、萧子良:贵族文化的供养人
    二、王俭:王氏族长眼中的後继者
    第二节同僚友好
    ——沈约与谢跳
    一、沈约:同途殊归的两代学士
    二、谢朓:铢两悉称的诗文对手
    第三节追随者
    ——范云及其他
    一、范云:年长的追随者
    二、部曲宾客

    第五章悲剧落幕
    ——从永明政局看拥立竟陵政变始末
    第一节时代背景
    ——长治久安後的急剧震荡
    一、南北朝史上转折性的一年
    二、深层透视政变舞台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萧齐前中期王朝核心构造
    ——世代传承与风气转变
    一、齐高帝、武帝朝务实尚俭的寒门家风
    二、第三代继承人的转变:文惠、竟陵的文雅奢侈倾向
    三、萧齐皇室四角稳定结构及其崩坏
    四、西昌侯萧鸾:贵族政治中的危险因素
    五、晋宋故事:萧子良登位的现实可能性
    第三节永明政局大势
    ——贵族集团与寒门集团的对峙
    一、贵族路线:王俭、文惠与竟陵
    二、寒人路线:萧鸾、寒门武将与武帝东宫亲信
    三、王俭与王晏及中书舍人群之争
    第四节政变始末
    ——文献谜团中隐藏的真相
    一、三种版本的政变物语
    二、政变中的王融
    结束语:在历史中浮沉变迁的王融像

    文学篇
    发端语:前人眼中的王融文学

    第六章宫廷礼仪中的王融文学(上)
    ——金缕玉衣式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第一节《曲水诗序》的时代文化背景
    第二节《曲水诗序》的文本分析
    一、典雅平正:文章的整体构成
    二、金缕玉衣般的手法:以典故推进叙述
    三、文脉的潜追暗转
    四、用典的各种特殊手法
    第三节《曲水诗序》的周边问题
    一、《曲水诗序》谱系的展开:与颜延之作的比较兼与森野繁夫氏商榷
    二、王融宫廷文学的特徵:与《齐明王歌辞》的比照
    结语

    第七章宫廷礼仪中的王融文学(下)
    ——《文惠太子哀策文》与贵族文学程式
    第一节文学的程式
    ——王融、谢跳《哀策文》合论
    一、短序部分
    二、哀辞部分
    第二节礼仪现场的功能
    ——哀策文和中世皇室葬礼
    第三节从哀策文发展史看南朝文学的仪式化演进
    结语:文学程式的意义

    第八章永明政治中的王融文学
    ——两届《策秀才文》中的时政书写
    第一节如何解读文学中的政治书写
    第二节《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解读
    ——农业、刑法、财政、历律
    一、问治道:形式性的总问
    二、问农耕:两难困境下的试题策略
    三、问刑法:王霸兼通之途
    四、闸钱货:社会问题与门阀政治
    五、问历律:盛世梦想
    第三节《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的转变
    一、从具体民生转向施政方针
    二、从内政转向外交

    第九章南朝宗教中的王融文学
    ——去信仰化的知识资源与文学话语
    第一节王融与佛教
    ——信仰抑或处世术?
    第二节《法门颂》
    ——序列性的南朝组颂
    一、《法门颂》的基本情形
    二、《法门颂》的序列性体式:从汉魏六朝颂体演变史出发
    三、字数组合中的世界秩序:与《佛菩萨赞》及《明堂歌辞》对看
    四、《法门颂》七言的文体参照:汉镜铭与《璇玑图》
    第三节《法乐辞》
    ——佛传的改造方式
    一、《法乐辞》的撰作与题名
    二、《法乐辞》的佛传来源:从马瑞志的失误出发
    三、异国题材与汉诗情调:相通元素的融合
    四、宗教文学的场合:当颂佛遇上修仙

    第十章王融文学总论:渊源。用典风貌
    ——兼窥南朝文学之一面相
    第一节熔铸古典、别裁新声
    ——知识结构与文学渊源
    第二节“竞须新事”
    ——繁密多变的用典技巧
    第三节烈士之英风
    ——王融生命烙印的文学原色
    结语
    终章南朝贵族社会与永明体运动
    ——方法论上的三种视角转换
    第一节《诗品》“贵公子孙”解
    ——王融在永明体运动中的定位
    第二节永明声律反思
    ——从无规律中寻求规律的运动
    第三节南朝贵族社会。贵族文学永明体运动
    徵引文献
    後记
    出版补记
  • 内容简介:
      《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为作者林晓光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分为“历史篇”和“文学篇”两大部分。正如书稿副标题所题示的,作者以“贵族社会”为理论基点,全书论述主要围绕“贵族”这一关键词展开。作者对南朝社会的这种认识,乃借鉴自日本史学界。“历史篇”部分,作者从南朝“贵族社会”及“贵族制度”出发,利用有限的史料,勾勒出王融的人生梗概,结论尚属客观。作者在“绪言”中将“中世贵族文学”分为三大类型——“宫廷文学”、“朝堂文学”、“贵族生活文学”,书稿“文学篇”部分,大致按照这种分类对王融文学创作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 作者简介:
      林晓光,1981年生,广东阳春人。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2008—2010年赴日本神户大学接受博士联合培养,2011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日本六朝学术学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目录:
    出版说明

    绪言
    第一节永明时代概说
    ——南朝贵族社会的黄金期
    第二节一个年轻贵族的永明时代史
    ——王融生平及其文学
    第三节六朝贵族的研究立场
    ——时代史与个人史之间
    第四节贵族文学的研究方法
    ——被遗忘的另一种六朝文学
    第五节王融研究史综述
    ——边缘化与碎片化

    历史篇
    第一章家世盛衰
    ——从云端跌落的贵公子孙
    第一节七叶重光
    ——宋齐时代的琅邪王氏
    第二节贵公子王僧达
    ——皇权下的贵族悲剧命运
    一、王僧达、谢灵运比较论:南朝前期的典型贵族像
    二、贵公子的悲剧:在皇权与寒人阶层之间
    第三节王道琰与谢氏
    ——飘零坠落的名门之後
    一、王道琰
    二、谢氏

    第二章贵官仕途
    ——青云直上的贵族官僚生涯
    第一节落魄公孙的起家之路
    ——举秀才与王府参军
    一、少年王融的居住环境:北方边州
    二、举秀才:资格与必要性
    三、起家官:晋安王南中郎板行参军
    第二节特殊跳级的光明仕途
    ——从司徒法曹行参军到秘书丞
    一、人生转折点:竟陵王司徒法曹行参军
    二、青云直上:超迁秘书丞考论
    第三节稳步升进的中枢要职
    ——从丹阳丞到中书郎
    结语

    第三章性情形象
    ——高傲进取的少年天才
    第一节高门之傲
    ——贵族社会崩坏初期的贵族与寒门之争
    一、王融与沈昭略的冲突
    二、宋齐王氏对寒门的排斥
    三、宋齐时代寒门与高门的同化与对抗
    第二节少年天才
    ——作为永明时代偶像的王融
    一、声兰岱北的文化偶像
    二、“王融称字不称名”辩
    第三节外交表现
    ——北伐收复与文化政策
    一、“好功名”与北伐恢复
    二、《议给虏书疏》中的文化征服主义
    三、机锋辩捷的外交应对
    四、在北伐功名与文化征服主义之间

    第四章交际网络
    ——以王融为中心的永明时代群像
    第一节恩主尊长
    ——萧子良、王俭
    一、萧子良:贵族文化的供养人
    二、王俭:王氏族长眼中的後继者
    第二节同僚友好
    ——沈约与谢跳
    一、沈约:同途殊归的两代学士
    二、谢朓:铢两悉称的诗文对手
    第三节追随者
    ——范云及其他
    一、范云:年长的追随者
    二、部曲宾客

    第五章悲剧落幕
    ——从永明政局看拥立竟陵政变始末
    第一节时代背景
    ——长治久安後的急剧震荡
    一、南北朝史上转折性的一年
    二、深层透视政变舞台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萧齐前中期王朝核心构造
    ——世代传承与风气转变
    一、齐高帝、武帝朝务实尚俭的寒门家风
    二、第三代继承人的转变:文惠、竟陵的文雅奢侈倾向
    三、萧齐皇室四角稳定结构及其崩坏
    四、西昌侯萧鸾:贵族政治中的危险因素
    五、晋宋故事:萧子良登位的现实可能性
    第三节永明政局大势
    ——贵族集团与寒门集团的对峙
    一、贵族路线:王俭、文惠与竟陵
    二、寒人路线:萧鸾、寒门武将与武帝东宫亲信
    三、王俭与王晏及中书舍人群之争
    第四节政变始末
    ——文献谜团中隐藏的真相
    一、三种版本的政变物语
    二、政变中的王融
    结束语:在历史中浮沉变迁的王融像

    文学篇
    发端语:前人眼中的王融文学

    第六章宫廷礼仪中的王融文学(上)
    ——金缕玉衣式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第一节《曲水诗序》的时代文化背景
    第二节《曲水诗序》的文本分析
    一、典雅平正:文章的整体构成
    二、金缕玉衣般的手法:以典故推进叙述
    三、文脉的潜追暗转
    四、用典的各种特殊手法
    第三节《曲水诗序》的周边问题
    一、《曲水诗序》谱系的展开:与颜延之作的比较兼与森野繁夫氏商榷
    二、王融宫廷文学的特徵:与《齐明王歌辞》的比照
    结语

    第七章宫廷礼仪中的王融文学(下)
    ——《文惠太子哀策文》与贵族文学程式
    第一节文学的程式
    ——王融、谢跳《哀策文》合论
    一、短序部分
    二、哀辞部分
    第二节礼仪现场的功能
    ——哀策文和中世皇室葬礼
    第三节从哀策文发展史看南朝文学的仪式化演进
    结语:文学程式的意义

    第八章永明政治中的王融文学
    ——两届《策秀才文》中的时政书写
    第一节如何解读文学中的政治书写
    第二节《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解读
    ——农业、刑法、财政、历律
    一、问治道:形式性的总问
    二、问农耕:两难困境下的试题策略
    三、问刑法:王霸兼通之途
    四、闸钱货:社会问题与门阀政治
    五、问历律:盛世梦想
    第三节《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的转变
    一、从具体民生转向施政方针
    二、从内政转向外交

    第九章南朝宗教中的王融文学
    ——去信仰化的知识资源与文学话语
    第一节王融与佛教
    ——信仰抑或处世术?
    第二节《法门颂》
    ——序列性的南朝组颂
    一、《法门颂》的基本情形
    二、《法门颂》的序列性体式:从汉魏六朝颂体演变史出发
    三、字数组合中的世界秩序:与《佛菩萨赞》及《明堂歌辞》对看
    四、《法门颂》七言的文体参照:汉镜铭与《璇玑图》
    第三节《法乐辞》
    ——佛传的改造方式
    一、《法乐辞》的撰作与题名
    二、《法乐辞》的佛传来源:从马瑞志的失误出发
    三、异国题材与汉诗情调:相通元素的融合
    四、宗教文学的场合:当颂佛遇上修仙

    第十章王融文学总论:渊源。用典风貌
    ——兼窥南朝文学之一面相
    第一节熔铸古典、别裁新声
    ——知识结构与文学渊源
    第二节“竞须新事”
    ——繁密多变的用典技巧
    第三节烈士之英风
    ——王融生命烙印的文学原色
    结语
    终章南朝贵族社会与永明体运动
    ——方法论上的三种视角转换
    第一节《诗品》“贵公子孙”解
    ——王融在永明体运动中的定位
    第二节永明声律反思
    ——从无规律中寻求规律的运动
    第三节南朝贵族社会。贵族文学永明体运动
    徵引文献
    後记
    出版补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
王融与永明时代:一个南朝贵族的贵族文学
林晓光 著
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
萧赜评传
林晓光
王融与永明文学时代: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
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
林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