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301160350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5页
字数: 3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24人买过
  •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秉承“立体刑法学”的理念,提倡对刑法学研究采取“前瞻后望”、“左看右盼”、“上下兼顾”、“内外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刑法结构的考察,从应然角度提出将劳动教养和治安处罚纳入刑法视野的主张,并对保安处分之体系化与刑法化作了构想。又通过对刑法机制、刑法解释、刑法运作的论述,主张在传统的静态刑法之外打造一门动态的刑法学。刑事政策对刑法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刑法的结构与视野》对此给予关注自是题中之意。而过失危险犯、严格责任、期待可能性、敌人刑法、死刑等章节,则是立足比较刑法,对刑法学研究中的若干热点和前沿问题所进行的展开。作者还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刑法的相关问题作出了思考。全书体现了作者较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和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对传统的刑法结构观不失为一种冲击。 刘仁文,湖南隆回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
      曾任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马普研究所、国际刑事法院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员。
      个人独著《刑事政策初步》、《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等学术著作6部,《具体权利》、《法律行者》等随笔集3部,主持翻译《理论犯罪学》、《死刑的全球考察》等图书6部,另有论文及合著若干。 提倡“立体刑法学”
    一、前瞻犯罪学后望行刑学
    二、左看刑事诉讼法右盼其他部门法
    三、上对宪法和国际公约下对治安处罚和劳动教养
    四、对内加强对刑法的解释对外重视刑法的运作
    结语
    当代中国刑法的九个转向
    一、从革命刑法转向建设刑法
    二、从国家刑法转向公民刑法
    三、从严打刑法转向宽严相济刑法
    四、从政策刑法转向原则刑法
    五、从民法的刑法化转向刑法的民法化
    六、从身份刑法转向平等刑法
    七、从个人刑法转向个人与单位并列的刑法
    八、从刑罚之单轨制转向刑罚与保安处分之双轨制
    九、从封闭型刑法转向开放型刑法
    刑法机制:结构、适用与运作
    一、刑法机制概述
    二、刑法结构
    三、刑法适用
    四、刑法运作
    过失危险犯研究
    一、国外有关过失危险犯的理论与实践
    二、我国对待过失危险犯的基本态度
    三、过失危险犯的犯罪构成
    四、完善我国过失危险犯立法的构想
    严格责任论
    一、严格责任的由来与含义
    二、英美刑法学者对严格责任的态度
    三、严格责任的分类
    四、严格责任的运用
    五、严格责任的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展望
    奸淫幼女与严格责任——兼与苏力先生商榷
    引子
    一、是否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奸淫幼女实行严格责任
    二、我国刑法对奸淫幼女的规定是否属严格责任
    三、保护幼女是否一定要实行严格责任
    结语
    敌人刑法批判
    引言
    一、“敌人刑法”的基本主张
    二、“敌人刑法”有可能将刑法研究引入歧途
    三、我国应对“敌人刑法”说“不”
    结语
    期待可能性梳理
    一、基本含义
    二、思想溯源
    三、理论由来
    四、发展演变
    五、问题聚焦
    六、借鉴思路
    刑法溯及力新论
    一、刑法溯及力概述
    二、刑法溯及力应及于生效判决
    三、刑法溯及力中的“从轻”应理解为“最有利被告”
    死刑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视角
    一、死刑政策的全球考察
    二、中国死刑政策回顾
    三、严格限制死刑直至最后废除死刑
    结语1
    刑事政策的概念与范围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
    二、刑事政策的范围
    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
    一、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的一般考察
    二、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的模式
    三、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的价值
    四、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的功能
    五、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中的权力运作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研究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
    二、“宽严相济”的时代意义在于“以宽济严”
    三、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只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
    四、如何实现“以宽济严”
    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
    引言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变化过程
    二、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劳动教养的出路与改革方案
    结语
    刑法学30年:1978—2008
    一、30年来刑法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30年来我国刑法学取得的基本成绩
    三、当前我国刑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
    后记
  • 内容简介: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秉承“立体刑法学”的理念,提倡对刑法学研究采取“前瞻后望”、“左看右盼”、“上下兼顾”、“内外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刑法结构的考察,从应然角度提出将劳动教养和治安处罚纳入刑法视野的主张,并对保安处分之体系化与刑法化作了构想。又通过对刑法机制、刑法解释、刑法运作的论述,主张在传统的静态刑法之外打造一门动态的刑法学。刑事政策对刑法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刑法的结构与视野》对此给予关注自是题中之意。而过失危险犯、严格责任、期待可能性、敌人刑法、死刑等章节,则是立足比较刑法,对刑法学研究中的若干热点和前沿问题所进行的展开。作者还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刑法的相关问题作出了思考。全书体现了作者较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和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对传统的刑法结构观不失为一种冲击。
  • 作者简介:
    刘仁文,湖南隆回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
      曾任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马普研究所、国际刑事法院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员。
      个人独著《刑事政策初步》、《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等学术著作6部,《具体权利》、《法律行者》等随笔集3部,主持翻译《理论犯罪学》、《死刑的全球考察》等图书6部,另有论文及合著若干。
  • 目录:
    提倡“立体刑法学”
    一、前瞻犯罪学后望行刑学
    二、左看刑事诉讼法右盼其他部门法
    三、上对宪法和国际公约下对治安处罚和劳动教养
    四、对内加强对刑法的解释对外重视刑法的运作
    结语
    当代中国刑法的九个转向
    一、从革命刑法转向建设刑法
    二、从国家刑法转向公民刑法
    三、从严打刑法转向宽严相济刑法
    四、从政策刑法转向原则刑法
    五、从民法的刑法化转向刑法的民法化
    六、从身份刑法转向平等刑法
    七、从个人刑法转向个人与单位并列的刑法
    八、从刑罚之单轨制转向刑罚与保安处分之双轨制
    九、从封闭型刑法转向开放型刑法
    刑法机制:结构、适用与运作
    一、刑法机制概述
    二、刑法结构
    三、刑法适用
    四、刑法运作
    过失危险犯研究
    一、国外有关过失危险犯的理论与实践
    二、我国对待过失危险犯的基本态度
    三、过失危险犯的犯罪构成
    四、完善我国过失危险犯立法的构想
    严格责任论
    一、严格责任的由来与含义
    二、英美刑法学者对严格责任的态度
    三、严格责任的分类
    四、严格责任的运用
    五、严格责任的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展望
    奸淫幼女与严格责任——兼与苏力先生商榷
    引子
    一、是否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奸淫幼女实行严格责任
    二、我国刑法对奸淫幼女的规定是否属严格责任
    三、保护幼女是否一定要实行严格责任
    结语
    敌人刑法批判
    引言
    一、“敌人刑法”的基本主张
    二、“敌人刑法”有可能将刑法研究引入歧途
    三、我国应对“敌人刑法”说“不”
    结语
    期待可能性梳理
    一、基本含义
    二、思想溯源
    三、理论由来
    四、发展演变
    五、问题聚焦
    六、借鉴思路
    刑法溯及力新论
    一、刑法溯及力概述
    二、刑法溯及力应及于生效判决
    三、刑法溯及力中的“从轻”应理解为“最有利被告”
    死刑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视角
    一、死刑政策的全球考察
    二、中国死刑政策回顾
    三、严格限制死刑直至最后废除死刑
    结语1
    刑事政策的概念与范围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
    二、刑事政策的范围
    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
    一、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的一般考察
    二、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的模式
    三、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的价值
    四、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的功能
    五、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中的权力运作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研究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
    二、“宽严相济”的时代意义在于“以宽济严”
    三、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只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
    四、如何实现“以宽济严”
    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
    引言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变化过程
    二、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劳动教养的出路与改革方案
    结语
    刑法学30年:1978—2008
    一、30年来刑法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30年来我国刑法学取得的基本成绩
    三、当前我国刑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刑法的逻辑与经验
曲新久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刑事法治的基本立场
蔡道通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
梁根林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罪与刑立法规定模式
李洁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刑法基础的理论展开
劳东燕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刑法问题的规范理解
冯军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死刑的温度(增订版)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立体刑法学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网络时代的刑法面孔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反腐败的刑事法治保障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死刑改革与国家治理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法律的灯绳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法律行者:刘仁文法学随笔之3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博士文丛: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具体权利:刘仁文法学随笔续编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想到就说:刘仁文法学随笔选萃
刘仁文 著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
刑事政策初步
刘仁文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