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英] (Smith A.) ,
2008-08
版次: 1
ISBN: 9787802114302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7页
字数: 3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671人买过
  •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全译本)》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亚当·斯密(AdamSmith),18世纪英国知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人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
      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谢宗林,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常在《经济前瞻》、《东南亚经贸报道》等知名专业期刊发表论述,译著有《道德情操论》、《国富论》以及《不要命的自负》等。 译者序
    告读者
    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章 论合宜感
    第一节 同情感
    第二节 论彼此同情的快感
    第三节 论通过他人的情感与我们的是否相合来评论他人的情感合宜与否的方式
    第四节 续前节
    第五节 论可亲与可敬的美德

    第二章 论各种感情合宜的程度
    引言
    第一节 论源自身体的感情
    第二节 论源自特殊的想象偏向或习性的感情
    第三节 论不和乐的感情
    第四节 论和乐的感情
    第五节 论自爱的感情

    第三章 论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评论行为合宜与否的影响
    第一节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感通常比对快乐的同情感更为强烈,但悲伤的同情感通常远远不如主要当事人自然感觉到的悲伤那般强烈
    第二节 论雄心壮志的根源以及地位差别
    第三节 论钦佩富贵与藐视贫贱的心理倾向腐化我们的道德判断
    第二篇 论功劳与过失,即论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第一章 论功过感

    引言
    第一节 凡是看起来当受感激的对象,似乎都该受奖赏;同样的,凡是看起来当受怨恨的对象,似乎都该受惩罚
    第二节 论当受感激与怨恨的对象
    第三节 如果施惠者的行为未获赞许,则受惠者的感激便很少会有人同情;相反,如果加害者的动机未受谴责,则受害者的怨恨便不会有人同情
    第四节 前几节的要点重述
    第五节 功过感的分析

    第二章 论正义与仁慈
    第一节 这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节 论正义感、自责感,并论功劳感
    第三节 论自然女神赋予心灵这种构造的效用
    第三章 论运气如何影响人类对于行为功过的感觉

    引言
    第一节 论运气所以有这种影响的原因
    第二节 论运气的这种影响的程度
    第三节 论这种感觉出轨的终极原因

    第三篇 论我们品评自己情感与行为的基础,并论义务感
    第一节 论自许与自责的原理
    第二节 论喜欢受到赞美及喜欢值得赞美;并论害怕受到谴责及害怕应受谴责
    第三节 论良心的影响与权威
    第四节 论自欺的性质,并论概括性规则的起源与应用
    第五节 论概括性道德规则的影响与权威,以及这些规则应当被视为神的法律
    第六节 在哪些情况下,义务感应当是我们唯一的行为原则,以及在哪些情况下,它应当获得其他动机的赞许

    第四篇 论效用对赞许感的影响
    第一节 论合用的外表赋予所有工艺品的美,并论这种美的广泛影响
    第二节 论合用的外表赋予人的性格与行为的美,并论这种美在何等程度内可以被视为赞许该性格或行为的一个根本要素

    第五篇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赞许与谴责等情感的影响
    第一节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美丑概念的影响
    第二节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篇 论好品格
    引言
    第一章 论个人的性格中影响其自身幸福的那一面,或论审慎
    第二章 论个人的性格中影响他人幸福的那一
    引言
    第一节 论自然女神按何种顺序把哪些个人托付给我们照顾
    第二节 论自然女神按何种顺序把哪些社会团体托付给我们帮助
    第三节 论博爱

    第三章 论克己
    结论

    第七篇 论道德哲学体系
    第一章 论道德情感的理论应该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论各种说明美德之性质的学说
    引言
    第一节 论主张美德以合宜为本的学说
    第二节 论主张美德以审慎为本的学说
    第三节 论主张美德以慈善为本的学说
    第四节 论善恶不分的学说
    第三章 论各种关于赞许之原理的学说
    引言
    第一节 论主张赞许之原理本于自爱的学说
    第二节 论主张赞许之原理本于理性的学说
    第三节 论主张赞许之原理本于感觉的学说
    第四章 论不同的作者处理道德实务规则的方式
  •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全译本)》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Smith),18世纪英国知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人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
      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谢宗林,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常在《经济前瞻》、《东南亚经贸报道》等知名专业期刊发表论述,译著有《道德情操论》、《国富论》以及《不要命的自负》等。
  • 目录:
    译者序
    告读者
    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章 论合宜感
    第一节 同情感
    第二节 论彼此同情的快感
    第三节 论通过他人的情感与我们的是否相合来评论他人的情感合宜与否的方式
    第四节 续前节
    第五节 论可亲与可敬的美德

    第二章 论各种感情合宜的程度
    引言
    第一节 论源自身体的感情
    第二节 论源自特殊的想象偏向或习性的感情
    第三节 论不和乐的感情
    第四节 论和乐的感情
    第五节 论自爱的感情

    第三章 论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评论行为合宜与否的影响
    第一节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感通常比对快乐的同情感更为强烈,但悲伤的同情感通常远远不如主要当事人自然感觉到的悲伤那般强烈
    第二节 论雄心壮志的根源以及地位差别
    第三节 论钦佩富贵与藐视贫贱的心理倾向腐化我们的道德判断
    第二篇 论功劳与过失,即论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第一章 论功过感

    引言
    第一节 凡是看起来当受感激的对象,似乎都该受奖赏;同样的,凡是看起来当受怨恨的对象,似乎都该受惩罚
    第二节 论当受感激与怨恨的对象
    第三节 如果施惠者的行为未获赞许,则受惠者的感激便很少会有人同情;相反,如果加害者的动机未受谴责,则受害者的怨恨便不会有人同情
    第四节 前几节的要点重述
    第五节 功过感的分析

    第二章 论正义与仁慈
    第一节 这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节 论正义感、自责感,并论功劳感
    第三节 论自然女神赋予心灵这种构造的效用
    第三章 论运气如何影响人类对于行为功过的感觉

    引言
    第一节 论运气所以有这种影响的原因
    第二节 论运气的这种影响的程度
    第三节 论这种感觉出轨的终极原因

    第三篇 论我们品评自己情感与行为的基础,并论义务感
    第一节 论自许与自责的原理
    第二节 论喜欢受到赞美及喜欢值得赞美;并论害怕受到谴责及害怕应受谴责
    第三节 论良心的影响与权威
    第四节 论自欺的性质,并论概括性规则的起源与应用
    第五节 论概括性道德规则的影响与权威,以及这些规则应当被视为神的法律
    第六节 在哪些情况下,义务感应当是我们唯一的行为原则,以及在哪些情况下,它应当获得其他动机的赞许

    第四篇 论效用对赞许感的影响
    第一节 论合用的外表赋予所有工艺品的美,并论这种美的广泛影响
    第二节 论合用的外表赋予人的性格与行为的美,并论这种美在何等程度内可以被视为赞许该性格或行为的一个根本要素

    第五篇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赞许与谴责等情感的影响
    第一节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美丑概念的影响
    第二节 论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篇 论好品格
    引言
    第一章 论个人的性格中影响其自身幸福的那一面,或论审慎
    第二章 论个人的性格中影响他人幸福的那一
    引言
    第一节 论自然女神按何种顺序把哪些个人托付给我们照顾
    第二节 论自然女神按何种顺序把哪些社会团体托付给我们帮助
    第三节 论博爱

    第三章 论克己
    结论

    第七篇 论道德哲学体系
    第一章 论道德情感的理论应该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论各种说明美德之性质的学说
    引言
    第一节 论主张美德以合宜为本的学说
    第二节 论主张美德以审慎为本的学说
    第三节 论主张美德以慈善为本的学说
    第四节 论善恶不分的学说
    第三章 论各种关于赞许之原理的学说
    引言
    第一节 论主张赞许之原理本于自爱的学说
    第二节 论主张赞许之原理本于理性的学说
    第三节 论主张赞许之原理本于感觉的学说
    第四章 论不同的作者处理道德实务规则的方式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情操·风尚——青年信箱(二)
上海人民出版社 编辑;出版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与自然的统一:康德至善论研究
张晓明 著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经音诵
詹石窗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经帛书版马王堆德道经老子国学经典道家书籍哲学智慧善品堂
老子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经 全注全译本 中国哲学 [春秋]老子 新华正版
舒大刚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经帛书版老子德道经马王堆国学经典道家书籍哲学智慧
老子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科学初学集
李奇 著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经:全译本(中国人明道、修身、处世的智慧之书)
(春秋)老子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教育中的正义诗教研究
唐燕 著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经(全2册)
任犀然 著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故事集
(南非)J.M.库切 著,磨铁文化 出品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道德哲学
王秀敏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英语科普文选( 第一集)(英汉对照)
[英]G.C.索恩利著刘兆祥译易草木 注释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阿丽丝漫游奇境记(英汉对照)
[英]路易斯·凯洛尔原著欣若 译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一八五七———八六〇年俄国在远东的扩张
[英]R.K.I.奎斯特德著陈霞飞 译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
[英]斯拉法著巫宝三 译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情景对话(英语日常口语)(附句型练习和注释)
[英]迈·奥肯邓著梁正华 译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堡垒(简易英语注释读物)
[英]克罗宁著俞天民 改写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魔 犬(原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简写本)(英汉对照)
[英]柯南·道尔原著石岩山 译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
[英]约翰·希克斯著杨志信 译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越狱人(英语注释读物)
[英]奥尼尔等著阎振海 注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世界钢铁
[英]肯尼斯·沃伦著童慎耀 译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伽利略(英汉科普读物)
[英]A.G.艾尔著元钧 译注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二卷马尔萨斯 《政治经济学原理》评注)
[英]大卫·李嘉图著彼罗·斯拉法主编蔡受百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