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东方文库: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

清华东方文库: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3-11
版次: 1
ISBN: 9787509744499
定价: 9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4页
字数: 37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3人买过
  •   《清华东方文库: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在上海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刊。会议时间为2010年11月8日至9日。此次会议设有理论专题、政治专题、历史专题、文化专题等诸多分领域,主要研究东亚区域文化交流、东亚区域合作的历史基础,及东亚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等,并试图从学理上对之进行阐发。   李廷江,1954年生于沈阳,1977年清华大学毕业,东京大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和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现任日本中央大学法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代表著作有《日本财界和辛亥革命》、《近代中日关系源流》等。
      
      石源华,现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朝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韩国韩中文化协会名誉理事、韩国国会图书馆咨询委员等。著有《中华民国外交史》、《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论集》(上下卷)、《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编年史》(三卷本)等,主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辞典》、《中外关系三百题》等,五次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主要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中国周边外交史、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等。 前言
    东亚共同体的逻辑与形态
    功能性合作、区域性公共产品与日本的东亚合作战略
    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地缘政治分析
    东亚“开放性”地区主义的成因、特点及发展趋势
    走向一体化时代的东亚民族主义问题
    中日韩东亚共同体构想指导思想的异同比较
    论中国“东亚共同体”构想的背景、理念及主要特点
    “东亚知识共同体”的思想与创造
    ——白永瑞和“韩半岛视角”的意义
    东亚共同体与中国
    试析东亚一体化之大国主导
    如何填平面临的鸿沟
    ——关于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思考
    日本东亚共同体理论基本构想评析
    日本“东亚共同体”战略及其面临的挑战
    论中日关系变化与东亚共同体的实现
    东亚区域合作领导权模式构想:东盟机制下的中美日合作领导模式
    利益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的博弈
    ——东亚共同体机制的建构与美国因素
    多极化趋势下的中日美三国关系与朝鲜半岛形势
    疏离与融合:略论朝鲜与未来“东亚共同体”的关系和走向
    论中朝关系的重构
    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全球史研究
    东亚区域体系的历史演变与东亚共同体的构想
    中国与朝鲜半岛文明圈形成的历史和特点
    儒学东传与朝鲜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关于东亚实现真正和解的文化思考
    东北亚文化认同的构建
    实现东亚共同体构想的主要障碍论纲
    ——兼论东亚三国的国民情绪和历史文化情结
    中日韩说唱文学交流与东亚共同体文化建构
    ——以朝鲜半岛“盘索里”史料记载为例
    韩国公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态度分析
    ——基于问卷调查和焦点集团访谈的研究报告
    董向荣王晓玲
    中国当代大学生对日韩的认识
    ——以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周口师范学院部分
    学生的问卷调查为例
    China'sRise.USandEastAsia
    附录: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
  • 内容简介:
      《清华东方文库: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在上海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刊。会议时间为2010年11月8日至9日。此次会议设有理论专题、政治专题、历史专题、文化专题等诸多分领域,主要研究东亚区域文化交流、东亚区域合作的历史基础,及东亚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等,并试图从学理上对之进行阐发。
  • 作者简介:
      李廷江,1954年生于沈阳,1977年清华大学毕业,东京大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和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现任日本中央大学法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代表著作有《日本财界和辛亥革命》、《近代中日关系源流》等。
      
      石源华,现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朝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韩国韩中文化协会名誉理事、韩国国会图书馆咨询委员等。著有《中华民国外交史》、《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论集》(上下卷)、《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编年史》(三卷本)等,主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辞典》、《中外关系三百题》等,五次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主要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中国周边外交史、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等。
  • 目录:
    前言
    东亚共同体的逻辑与形态
    功能性合作、区域性公共产品与日本的东亚合作战略
    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地缘政治分析
    东亚“开放性”地区主义的成因、特点及发展趋势
    走向一体化时代的东亚民族主义问题
    中日韩东亚共同体构想指导思想的异同比较
    论中国“东亚共同体”构想的背景、理念及主要特点
    “东亚知识共同体”的思想与创造
    ——白永瑞和“韩半岛视角”的意义
    东亚共同体与中国
    试析东亚一体化之大国主导
    如何填平面临的鸿沟
    ——关于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思考
    日本东亚共同体理论基本构想评析
    日本“东亚共同体”战略及其面临的挑战
    论中日关系变化与东亚共同体的实现
    东亚区域合作领导权模式构想:东盟机制下的中美日合作领导模式
    利益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的博弈
    ——东亚共同体机制的建构与美国因素
    多极化趋势下的中日美三国关系与朝鲜半岛形势
    疏离与融合:略论朝鲜与未来“东亚共同体”的关系和走向
    论中朝关系的重构
    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全球史研究
    东亚区域体系的历史演变与东亚共同体的构想
    中国与朝鲜半岛文明圈形成的历史和特点
    儒学东传与朝鲜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关于东亚实现真正和解的文化思考
    东北亚文化认同的构建
    实现东亚共同体构想的主要障碍论纲
    ——兼论东亚三国的国民情绪和历史文化情结
    中日韩说唱文学交流与东亚共同体文化建构
    ——以朝鲜半岛“盘索里”史料记载为例
    韩国公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态度分析
    ——基于问卷调查和焦点集团访谈的研究报告
    董向荣王晓玲
    中国当代大学生对日韩的认识
    ——以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周口师范学院部分
    学生的问卷调查为例
    China'sRise.USandEastAsia
    附录: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清华东方文库: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
辛亥革命与亚洲: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李廷江、大里浩秋 编
清华东方文库: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
晚清中国社会变革与日本
李廷江、王中忱 编
清华东方文库: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
清华东方文库:清华日本研究(第一辑)
李廷江 著;李廷江、王中忱 编
清华东方文库: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
近代中日关系源流:晚清中国名人致近卫笃麿书简
李廷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