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

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2
版次: 1
ISBN: 9787802309760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3页
字数: 30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38人买过
  •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切国家和社会制度不可避免的现象。新时期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凸现,如何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权利,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正的实现。《弱者的权利》通过探究有关弱势群体产生根源、弱势群体现象、各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等问题,全面系统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本书也是我国从人权角度研究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第一本专著。
    保护弱势群体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弘扬社会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城。本书从权利角度研究弱势群体问题,指出:弱势群体不仅缘自经济贫困,也缘自因制度、法律、政策排斥而导致的权利贫困。弱势群体保护是倾斜保护而非平等保护,是基于现实的不平等而追求平等的权利诉求,即人民不因其弱势排斥在法律保障之外。 余少祥,男,法学博士,安徽省宿松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教授,培训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青少年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法治新闻》副总编辑等职,编辑作品100余万字,参加过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出版专著《我给牟其中当律师》、《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及文学作品若干,在《法学评论》、《司法研究》、《律师文摘》等发表《社会弱势群体保护法哲学论纲》、《法治探源》、《论律师职业价值与商业限制》、《新闻自由与舆论监督权》等学术论文十余篇,专业方向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 上篇社会弱势群体的解释理论——如何认知弱势群体?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
    第一节概念特征
    一经济贫困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
    二权利贫困是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特征

    第二节定义解析
    一应区别“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
    二应区别“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
    三弱势群体概念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四如何理解弱势群体是一个虚拟“群体”

    第三节构成分类
    一“特殊群体”论与“四种人”论
    二边缘化个体论

    第二章认知社会弱势群体的方法论
    第一节阶级斗争论
    一阶级斗争论的产生
    二阶级斗争论与三维分析论
    三阶级斗争论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社会变迁论
    一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
    二社会分化及其影响
    三群体分化的形成

    第三节社会分层论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结构
    二社会分层与社会控制
    三社会分层的理论阐释

    第三章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三大根源
    第一节制度性根源
    一制度的概念特征
    二制度与利益的联系
    三制度如何造成贫困
    四政治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法律根源
    一权利不平等的法律根源
    二经济不平等的法律根源
    三实例研究:我国户籍法律制度

    第三节公共政策根源
    一公共政策概念本质
    二公共政策对贫困的影响

    第四章我国当代弱势群体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一节弱势群体问题国际现状
    一国家间贫富分化
    二国家内部贫富分化

    第二节我国当代弱势群体的产生
    一社会变迁:发生及影响
    二群体分化:形成与危机

    第三节我国当代弱势群体的主要特点
    一物质生活极其贫困
    二制度和政策法律是重要成因
    三数量规模十分庞大

    中篇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正当性理论——一个权利角度的评述
    第五章政治学理论
    第一节秩序与安全权论
    一必要性分析
    二正当性分析

    第二节权利与人权理论
    一权利理论的诠释
    二人权理论的诠释

    第三节平等权的理论视角
    一政治法律平等的含义
    二近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现代:平等权与平等主义
    四我国的经济平等思想

    第六章社会学理论
    第一节权利社会学的阐释
    一权利的社会基础
    二权利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社会救助权理论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权
    二社会救助权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福利权与弱势群体
    一社会福利是一项权利
    二社会福利模式类型

    第七章伦理学理论
    第一节人本主义的解读
    一人本主义思想源流
    二近代人本主义简论
    三现代人本主义的诠释
    四后现代主义理论

    第二节“仁爱”学说
    一我国古代“人贵论”
    二“仁爱”学说
    三康有为的“博爱”学说
    四“仁爱”思想简评

    第三节关于“正义”理论
    一词义考略
    二正义观念起源
    三现代正义理论的诠释

    第四节关于“公正”、“公平”理论
    一概念辨析
    二主要理论观点
    三公平的实现形式

    下篇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基本方略——从理论到实践
    第八章构建弱势群体立法保护体系
    第一节弱势群体立法保护原理
    一立法保护原理论略
    二是平等保护还是特别保护

    第二节弱势群体立法保护新维度
    一经济活动的法律规制
    二人权立法与弱势群体权利保护

    第九章弱势群体公共政策与行政保护——法治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公共政策与行政保护原理概析
    一公共政策保护原理简论
    二行政法律保护原理简论
    三“第三部门”与弱势群体保护

    第二节弱势群体行政法律保护新思维
    一社会贫困与反贫困实践
    二贫困文化与人力资本战略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构

    第十章司法正义:弱势群体的最后屏障
    第一节司法保护之性质原理论略
    一司法保护的性质作用
    二平等保护与倾斜保护
    三我国弱势群体司法保护主要缺陷

    第二节弱势群体司法保护制度构造
    一宪法诉讼与弱势群体权利救济
    二法律援助与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切国家和社会制度不可避免的现象。新时期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凸现,如何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权利,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正的实现。《弱者的权利》通过探究有关弱势群体产生根源、弱势群体现象、各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等问题,全面系统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本书也是我国从人权角度研究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第一本专著。
    保护弱势群体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弘扬社会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城。本书从权利角度研究弱势群体问题,指出:弱势群体不仅缘自经济贫困,也缘自因制度、法律、政策排斥而导致的权利贫困。弱势群体保护是倾斜保护而非平等保护,是基于现实的不平等而追求平等的权利诉求,即人民不因其弱势排斥在法律保障之外。
  • 作者简介:
    余少祥,男,法学博士,安徽省宿松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教授,培训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青少年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法治新闻》副总编辑等职,编辑作品100余万字,参加过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出版专著《我给牟其中当律师》、《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及文学作品若干,在《法学评论》、《司法研究》、《律师文摘》等发表《社会弱势群体保护法哲学论纲》、《法治探源》、《论律师职业价值与商业限制》、《新闻自由与舆论监督权》等学术论文十余篇,专业方向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
  • 目录:
    上篇社会弱势群体的解释理论——如何认知弱势群体?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
    第一节概念特征
    一经济贫困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
    二权利贫困是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特征

    第二节定义解析
    一应区别“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
    二应区别“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
    三弱势群体概念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四如何理解弱势群体是一个虚拟“群体”

    第三节构成分类
    一“特殊群体”论与“四种人”论
    二边缘化个体论

    第二章认知社会弱势群体的方法论
    第一节阶级斗争论
    一阶级斗争论的产生
    二阶级斗争论与三维分析论
    三阶级斗争论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社会变迁论
    一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
    二社会分化及其影响
    三群体分化的形成

    第三节社会分层论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结构
    二社会分层与社会控制
    三社会分层的理论阐释

    第三章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三大根源
    第一节制度性根源
    一制度的概念特征
    二制度与利益的联系
    三制度如何造成贫困
    四政治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法律根源
    一权利不平等的法律根源
    二经济不平等的法律根源
    三实例研究:我国户籍法律制度

    第三节公共政策根源
    一公共政策概念本质
    二公共政策对贫困的影响

    第四章我国当代弱势群体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一节弱势群体问题国际现状
    一国家间贫富分化
    二国家内部贫富分化

    第二节我国当代弱势群体的产生
    一社会变迁:发生及影响
    二群体分化:形成与危机

    第三节我国当代弱势群体的主要特点
    一物质生活极其贫困
    二制度和政策法律是重要成因
    三数量规模十分庞大

    中篇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正当性理论——一个权利角度的评述
    第五章政治学理论
    第一节秩序与安全权论
    一必要性分析
    二正当性分析

    第二节权利与人权理论
    一权利理论的诠释
    二人权理论的诠释

    第三节平等权的理论视角
    一政治法律平等的含义
    二近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现代:平等权与平等主义
    四我国的经济平等思想

    第六章社会学理论
    第一节权利社会学的阐释
    一权利的社会基础
    二权利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社会救助权理论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权
    二社会救助权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福利权与弱势群体
    一社会福利是一项权利
    二社会福利模式类型

    第七章伦理学理论
    第一节人本主义的解读
    一人本主义思想源流
    二近代人本主义简论
    三现代人本主义的诠释
    四后现代主义理论

    第二节“仁爱”学说
    一我国古代“人贵论”
    二“仁爱”学说
    三康有为的“博爱”学说
    四“仁爱”思想简评

    第三节关于“正义”理论
    一词义考略
    二正义观念起源
    三现代正义理论的诠释

    第四节关于“公正”、“公平”理论
    一概念辨析
    二主要理论观点
    三公平的实现形式

    下篇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基本方略——从理论到实践
    第八章构建弱势群体立法保护体系
    第一节弱势群体立法保护原理
    一立法保护原理论略
    二是平等保护还是特别保护

    第二节弱势群体立法保护新维度
    一经济活动的法律规制
    二人权立法与弱势群体权利保护

    第九章弱势群体公共政策与行政保护——法治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公共政策与行政保护原理概析
    一公共政策保护原理简论
    二行政法律保护原理简论
    三“第三部门”与弱势群体保护

    第二节弱势群体行政法律保护新思维
    一社会贫困与反贫困实践
    二贫困文化与人力资本战略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构

    第十章司法正义:弱势群体的最后屏障
    第一节司法保护之性质原理论略
    一司法保护的性质作用
    二平等保护与倾斜保护
    三我国弱势群体司法保护主要缺陷

    第二节弱势群体司法保护制度构造
    一宪法诉讼与弱势群体权利救济
    二法律援助与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
社会法总论
余少祥
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
余少祥 编
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
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
余少祥 编
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
弱者的救助:中国农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
余少祥 著
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
弱者的正义:转型社会与社会法问题研究
余少祥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