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碑帖名品(二编)·开母石阙铭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开母石阙铭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6
版次: 1
ISBN: 9787547930786
定价: 6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8开
纸张: 铜版纸
分类: 艺术
23人买过
  • 开母阙,原名启母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是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为东汉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所建。相传夏禹娶涂山氏为妻,封夏后,居太室山,生启,故涂山氏又称“启母”。后避汉景帝刘启讳,改称“开母”。祠庙早毁,阙身用七层长方形凿石垒砌而成,阙顶大部已失。分东西二阙,东阙高3.18米,西阙高3.17米,两阙相距6.8米。两阙结构相同,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构成。每阙又分正阙和子阙,正阙在内、子阙在外。阙的上部用巨石雕砌成四阿顶。阙身铭文间隙处及其他石上浮雕人物画像、幻术、骑马出行、斗鸡、驯象、吐火、进谒、倒立、饮宴、日御羲和、启母化石、夏禹化熊、郭巨埋儿、月宫、蛟龙穿环、犬逐兔、果下马、蹴鞠、鹤叨鱼、虎扑鹿、孔甲畜龙等画像七十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开母石阙铭》刻于西阙北面至东面的第二、三层。东汉延光二年刻,篆书,三十六行。分两部分,前十二行为题名,满行七字;后二十四,满行十二字,为四言颂辞。书法圆润丰腴、雄劲古雅。为汉代篆书石刻上品。《堂溪典嵩高庙请雨铭》,刻于西阙北面第四层,在《开母石阙铭》之下。东汉熹平四年(175)刻,隶书,十八行,行五字。前六行已泐毁,“其言惟何”后也不存,现存十一行,共五十五字。今选用之本为私人所藏清乾隆间拓本,刘喜海旧藏并有其题签。为首次原大影印。
  • 内容简介:
    开母阙,原名启母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是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为东汉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所建。相传夏禹娶涂山氏为妻,封夏后,居太室山,生启,故涂山氏又称“启母”。后避汉景帝刘启讳,改称“开母”。祠庙早毁,阙身用七层长方形凿石垒砌而成,阙顶大部已失。分东西二阙,东阙高3.18米,西阙高3.17米,两阙相距6.8米。两阙结构相同,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构成。每阙又分正阙和子阙,正阙在内、子阙在外。阙的上部用巨石雕砌成四阿顶。阙身铭文间隙处及其他石上浮雕人物画像、幻术、骑马出行、斗鸡、驯象、吐火、进谒、倒立、饮宴、日御羲和、启母化石、夏禹化熊、郭巨埋儿、月宫、蛟龙穿环、犬逐兔、果下马、蹴鞠、鹤叨鱼、虎扑鹿、孔甲畜龙等画像七十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开母石阙铭》刻于西阙北面至东面的第二、三层。东汉延光二年刻,篆书,三十六行。分两部分,前十二行为题名,满行七字;后二十四,满行十二字,为四言颂辞。书法圆润丰腴、雄劲古雅。为汉代篆书石刻上品。《堂溪典嵩高庙请雨铭》,刻于西阙北面第四层,在《开母石阙铭》之下。东汉熹平四年(175)刻,隶书,十八行,行五字。前六行已泐毁,“其言惟何”后也不存,现存十一行,共五十五字。今选用之本为私人所藏清乾隆间拓本,刘喜海旧藏并有其题签。为首次原大影印。
查看详情